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鼎下落之谜

九鼎下落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1/23 7:31:41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九鼎也是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然而,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九鼎却不见了踪迹。九鼎究竟去哪了?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虽然在最早记录九鼎的《左传》中没有找到关于大禹熔青铜的记载,但是有提到说:在鼎上刻画有九州图,其实就是象征天下九州都是夏朝的,如此雄心豪迈的气魄也成就了"九鼎"成为夏朝的镇国之宝。

综合两个故事我们都会发现,无论是熔铜还是刻九州,最后的鼎指的都是一座鼎。但是九鼎到底是一鼎还是九尊鼎还有待考证。

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

关于九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坛,不一而足。

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前后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但在《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那么,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从雒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费解!

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说,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泗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后代史家只能随意加以揣测了。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无力量保护自己。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周而代之。

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加之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王光谦的说法虽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因此,是使人难以置信的。

后世帝王亦曾屡次重铸九鼎,以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宁三年两次最为有名。

纵观中国历代史籍,关于九鼎下落的材料虽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据,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还存在?在历史上,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它确实曾作为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传承了二千年;并且,从未发现过古人关于它已销毁的历史记载。

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或许,今后会有揭破这个千载之谜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见天日之时。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东方白鹳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东方白鹳(学名:Ciconia boyciana)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在东北中

  • 世界三大梯田是哪三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梯田是在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梯田,但最著名的只有三个。哀牢山红河哈尼梯田蒸腾的云雾,渺渺的山岚,婆纱的树影,是哈尼梯田带给人的震撼和感动。从空中俯瞰层叠错落,整齐划一的梯田在逆着光

  • 胃疼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胃部保暖我们的胃部作为既脆弱又敏感的一个部位,在平时做好胃部保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缓解胃痛

  • 水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水排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建武七年(公元三十一年),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引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最初的鼓风设备叫人排,用人力鼓动。继而用畜力鼓动,因多用马,所以也叫马排。直到杜诗时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背景和原理水排是我

  • 连弩是谁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连弩又称“诸葛弩”,相传为诸葛亮所制,可连续发射弩箭。但由于连弩用箭没有箭羽,使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且木制箭杆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人工制作难度大,不易大量制造使用。明朝以后,由于火器迅速发展,弩便不再受重视。介绍连弩又称“诸葛弩",相传为诸葛亮所制"元戎",商周时期,人们在弓的基础上发

  • 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重点名篇,也被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人物宴饮的座次安排,颇有看头。我们看原文:“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代人喝酒吃饭时的座位安排颇有讲究。按古代礼仪,君臣相对,君面南,臣面北;宾主相对,宾面东

  • 历史上真实的鸿门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许多人印象中的鸿门宴,是一个充满杀机、布满陷阱的一个局,是项羽为了在饭桌上解决刘邦而设的一个圈套。更有甚者,还危言耸听,称其为史上最危险的一次饭局。其实,真正的鸿门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险。这顿饭基本上还是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只是范增在其间增添了一个“项庄舞剑”的助兴节目,让气氛变得略显紧张而

  • 鸿门宴上吃的是什么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鸿门宴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饭局,鸿门宴可以说成了后世两千多年来一个非常著名的代名词了。不过鸿门宴名义上是一场宴会,实际上却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刺杀行动,虽然刺杀没有成功,但其实还是有不少人对于鸿门宴很好奇,而好奇的并不是人们之间的行动,而是这毕竟是一场宴会,那么他们

  • 项羽为何设鸿门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鸿门宴,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那么,鸿门宴仅仅是因为曹无伤告密,说刘邦的军队想占据关中,不让项羽入关项羽才要兴师问罪吗?不不不,小编觉得,之所以有鸿门宴,只因刘邦入关后做的这三件事,让范增很是忌惮。首先,刘邦听从手下建议封闭了宫门,没有贪财。在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刘邦率领的大军到达

  • 鸿门宴前后发生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2200年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楚汉之争,无论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还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都已化作历史的尘埃湮没在岁月浩淼的时空中。风逐流年,汉史不时涤荡心扉;残阳似血,楚歌依然哀婉动人。时至今日,每每读起太史公的《鸿门宴》,总是思绪万千,感慨良多。一、宴前,沛公情知危难,为何执意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