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莫高窟第220窟是什么样子的

莫高窟第220窟是什么样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4/3/14 8:21:28

莫高窟第220窟是初唐的代表性洞窟,是敦煌少数有明确建窟年代的洞窟,为敦煌望族翟氏所建,故又称为「翟家窟」。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

洞窟历史

此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创建于初唐(中唐、晚唐、五代、宋、清重修)。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是唐代的代表窟之一。宋或西夏时,此窟壁画全被覆盖,绘以满壁千佛。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剥去四壁之上层壁画,初唐艺术杰作赫然重晖。

建筑布局

此窟属覆斗顶形殿堂窟。正壁(即西壁)开一长方形敞口大龛,内有五尊塑像。南壁绘西方净土变,北壁绘药师经变,东壁窟门两侧绘维摩诘经变。

左壁的阿弥陀经变,是莫高窟出现最早、场面最大的净土变。碧波荡漾的七宝池水平台上,西方三圣——阿弥陀佛端坐莲台,观音、大势至菩萨侍立左右,背后经幢凌云,梵宫高耸,色彩鲜丽。“西方三圣”周围圣众眷属环绕,共150余身,严密而有主次有疏密地组织在一起,下段的地面,七宝栏楯,楼阁相对,金沙铺地,琉璃合成。

中部的舞乐场面,乐工奏乐,歌伎起舞,鹦鹉、孔雀展翅踏节应弦而舞,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右壁的药师经变,东方药师净土七佛为主体,八大菩萨侍立左右。水池中央的宝台,以红蓝两色琉璃铺成,富丽繁华。宝台的栏边,有侧身倚栏而坐的菩萨,手捧莲花,合掌礼佛,水池中碧波荡漾,莲花盛开。宝台两侧是神将和圣众,神将上方是赤身三面六臂的阿修罗,下方是裸体忿怒相的力士。画中的神将,身着甲胄,头戴宝冠,宝冠上饰以动物肖像,现在可辨的有蛇、兔、虎等动物,这是以十二动物生肖对应十二神将。

七佛上空飞天翱翔,前临曲池流泉。药师佛前中原式灯楼和西域式灯轮并出,在“灯山火木”照耀下,展现出规模巨大的舞乐场面。两侧乐队共有28人,分坐在两块方毯下,乐人肤色各有不同,演奏着中原汉民族的乐器、西域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吹奏乐和从外国传入的弹拨乐等共15种。

前壁的维摩诘经变,是根据《维摩诘所说经》绘成。右侧是维摩诘示疾、左侧是文殊问疾及门上的三佛说法。帐下画前来听法的各国子,面貌各异,肌色和服饰均不同,神采风貌各有特点,实为唐代以前所未见的各族人物图。图中的文殊菩萨受佛嘱托,率众前来问疾,从容就坐一面,举止庄重,神态自如,与慷慨激昂的维摩诘形成对比。

主窟佛龛

佛龛内现存五尊塑像,以释迦牟尼佛居中,两侧分列迦叶及阿难二弟子及两尊胁侍菩萨,这些塑像都经后代重修,失去了原来的风采,只有弟子迦叶像基本保留了初唐时的风貌。五尊塑像的背后绘有佛陀的其余八个弟子,加上迦叶像及阿难像,正好组成佛陀十大弟子。

洞窟文物

主室西壁一龛,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清重修),龛沿下画初唐供养人虽已模糊。龛外两侧画文殊、普贤变各一铺。南壁为通壁大画:南为无量寿经变,北壁为药师经变。药师变中之两幅“对舞”(不少学者目之为“胡旋舞”)。东壁门上画说法图一铺,男女供养人各一身,贞观十六年(642)题记一方;门两侧画维摩诘经变。197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对此窟重层甬道进行了整体搬迁,底层壁画完好如初。

计有: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画新样文殊变一铺,翟奉达等供养人画像七身,题记一方(以上北壁);中唐画小龛一,晚唐画一佛、一比丘、七供养人,五代翟奉达书“检家谱”题记一方(以上南壁)。此窟壁画,每幅皆为上乘之作,其中之维摩诘像乃人物画之精品;前来问疾于维摩之帝王、大臣,可与阎立本“帝王图”媲美。药师变中之两幅“对舞”(不少学者目之为“胡旋舞”)及其乐队,是研究乐舞的宝贵资料。

第220窟的壁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恢宏的场面,瑰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反映出大唐开国的博大胸怀和繁华富丽的景象,揭开了盛世唐风的帷幕。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归义军衙府酒破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归义军衙府酒破历》简称《酒帐》,也被叫做《归义军衙府酒账单》。《酒帐》并没有标注年份,但可以知道其为归义军政府的公费支出。同时《酒账》还介绍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包括民俗、计数单位等。《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虽只是记录账单的流水账,却为我们了解历史详情提供了确切的资料。该文物的部分保存于敦煌研究院,为

  • 敦煌遗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指敦煌所出2至14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总数约6万卷,其中佛经约占90%,目前分散在全世界,如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等。1910年入藏京师图书馆时,只余8000余

  • 田窦之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元光四年(前131年)的春天,田蚡向汉武帝说灌夫家住颍川,十分横行,百姓都受其苦。请求汉武帝查办。汉武帝说:“这是丞相的职责,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田蚡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钱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宾客们从中调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同年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

  • 跪射武士俑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跪射武士俑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典型代表。跪射武士俑是陶制,高130厘米,秦俑,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一号兵马俑坑。跪射武士俑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出土跪射武士俑出土于一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他右膝跪地,左腿

  • 秦始皇陵的青铜仙鹤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仙鹤就叫做秦始皇陵青铜鹤。秦始皇陵青铜鹤是秦代青铜器,于2000年7月(一说2001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陵青铜鹤的出土使人们对秦代青铜制造工艺造型装饰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集多种铸造技术于一身,又表现了秦代工匠的多种艺术塑造技巧;

  • 秦始皇陵青铜鹤有什么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秦始皇陵青铜鹤是出土于始皇陵墓的青铜仙鹤,造型精美,造型逼真。青铜仙鹤作为工艺形象,秦始皇陵青铜鹤的造型和装饰有重大的美学价值。艺术的目的不像科学实验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他的功能又是潜移默化的,不像科学那样直截了当所以艺术创造中的“虚”和艺术性质的“空灵”,在运用反映论于艺术创造时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 秦始皇陵的铜车马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秦铜车马,秦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1980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封土西侧出土,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简介秦铜车马一组两乘,因年代久远,两乘车出土时破碎成3000多片,经过近8年精心修复,1989年

  • 耳鸣分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耳鸣是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耳鸣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些疾病的症状。人可以出现生理性耳鸣,当耳鸣超过了生理限度,就成为症状性耳鸣。听力下降的患者常伴发耳鸣,耳鸣往往是听力系统出现障碍或者紊乱

  • 耳鸣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听、说、读、写,是人最基本的能力,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些人出现耳鸣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耳鸣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可说起神经性耳鸣很多人就要挠挠头了,难不成神经性耳鸣是神经受损引起的耳鸣,危害更大?对于耳聋耳鸣的患者来说,最令他们的身心和情绪上有着严重的打击。因为严重的患者会及其影响到情绪上的变化

  • 合纵连横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近现代欧洲所奉行的“大陆均势”有着相似之处。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秦国和齐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即为随从强国进攻其他弱国。就是秦国或齐国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其他的一些弱国。主要过程第一次合纵和第一次连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