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强的和稀泥高手,皇帝芝麻官都靠他协调,为什么最后却身败名裂?

明朝最强的和稀泥高手,皇帝芝麻官都靠他协调,为什么最后却身败名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78 更新时间:2023/12/12 17:56:00

著名首辅张居正去世以后,万历和继任首辅张四维对其进行了血腥的政治清算。而这位张阁老运气也不好,没干多久他老爹就去找张居正了。张四维只能去守孝,结果守完父亲的孝他自己也一命呜呼,而内阁中其他阁员也都死得差不多了,首辅的位置就给了申时行。

申时行正是一个顶尖的老好人、和稀泥高手。他本是一个弃儿,被好心人收留后取名为徐时行,直到养弥留之际才知道自己身世的他在老人的劝说下改回自己本来的姓氏,即为申时行。

这位身世坎坷的青年在考场和官场倒是极其来得,具体表现就是高中状元,而且在十几年功夫就从一个状元郎历任翰林编修、翰林院掌院、礼部侍郎。而在其任上,他也表现出极其优秀的才干,为当时执政的张居正所赏识,提拔进内阁。

在张居正秉政期间,国家大政基本他一人说了算,而阁臣不过是装点门面的傀儡。但是申时行不但有能力有想法,在某些事件上还可以保持超然的地位,这一点很让张居正欣赏。而在张居正去世以后,张四维全面否定张居正执政期间的所有举措时,又是申时行主动站出来为张居正鸣不平,还在张四维迫害张居正家属时力保,让朝野内外对其一片赞誉。

张四维

申时行担任首辅以后,一方面检讨了张居正执政期间的过失,比如擅权,又比如阻塞言路等;另一方面,又将张在执政期间所制定的德政全部保存下来,并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修改。比如张居正力推的考成法,在施行一段时间后被证明是很难推广的:各地官员为了达到考成的标准,勒索起百姓比以前还要变本加厉,因此兴起的各色加派、交不上税而引发的各类民事案件甚至是大狱变得越来越多。申时行在考察各地之后,决定将其废除并改用其他方法来对官员进行考评。

申时行不仅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更有着相当的执政功底,办起事情来大多都能做到上下皆准。为了解决北京人民的吃饭问题,他鼓励京畿附近开垦水田;为了让皇宫用度减少以免伤民,他奏请皇帝批准减少江南织造数目。在他执政期间,还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为日后的万历三大征储备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如平哱拜的叶梦熊、抗倭援朝的邓子龙、入朝参战还平播州的刘綎等人都是在申时行任上得以展现才华的。

但是申时行的名气远没有张居正大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执政能力虽然不凡,但到底比不了张居正。更关键的是,由于当时已经和平了很多年,举国上下都失去了进取之心,张居正锐意进取的改革措施得不到人们的支持。而申时行吸取他的教训以后,所做的只是调和上下,两边和稀泥,在其任上并没有提出太多创新性的举措。

作为明神宗的老师,申时行没有像张居正那样做到一个严师该做的,反倒是神宗皇帝不想干什么,他就顺着他的意思:皇帝不想上朝,他没出声;皇帝不想听讲课(经筵),他就不讲。皇帝喜欢听别人骂张居正,他就开放言路。这些做法都顺着皇帝的意思,结果就把万历惯得越来越调。尤其是他打开了张居正曾禁闭的言官之路,这也就为他日后的下台埋下了祸根。

万历虽然喜欢别人上书骂张居正,但他更讨厌言官借古讽今、捎带手嘲讽自己一波,可偏偏这就是言官们最喜欢干的事情。万历对这类人都不手软,罢官的罢官贬谪的贬谪,而其中申时行往往都会保护那些言官。可那些明明是申时行保下来的言官不但不念及他的恩德,反而觉得是他坑的自己,长此以往下去,申时行在言官们的心目中的形象一跌再跌;再拿他和张居正再一比较,就更让人觉得申时行不过尔尔了。

骂万历的著名奏折《酒色财气疏》

历代皇帝对于储君之位这个问题都不大能解决得好,朱翊钧更是如此。出于对皇长子朱常洛出身的厌恶和对皇三子母亲郑贵妃的宠爱,他一直不太想立皇长子为储君。而外朝的大臣们则一再坚持非立朱常洛不可,这就让君臣之间的关系非常尴尬。申时行作为首辅,只能奔走于上下之间调和关系。而官集团中却又偏偏体谅不了他的苦衷,在皇帝已经承诺“只要你们一年不拿这事烦我,明年我就立储”的情况下,还要逼着皇帝早日立储,这一下就让皇帝抓住把柄,宣布立储期间再推一年。此时申时行在家守孝,为了平复皇帝的心情他给皇帝上了密折,表示:“册立之事,您已经下定决心立皇长子了。那些小官不懂您的心思,您不用因为他们生气,乾纲独断就好。”

由于保密工作不到位,申时行的密折还没送到万历手里面就被人发现,朝野哗然。这位首辅大人敢骂别人是小官,那你自己是大臣?这样,本来是为了调和上下关系的一封奏折被视作申时行蔑视同僚的证据,弹劾他的奏折从全国各地飞向北京。

迫于压力的申时行只好宣布退休,皇帝再三请求也不出山。二十多年后,他在家中以八十高龄仙逝。那些自以为自己成功了的言官并没有吃什么好果子,“争国本”一案此后又持续了十年,换了好几任首辅才得以落实。

申时行的能力虽然相对张居正还有所不足,却也是相当厉害的。但他在执政期间无所创新,一味和稀泥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上下都对他有所误解。在各类问题已经积攒了两百余年的万历年间,必须要有一剂猛药才能革除弊端,申时行做不到,这也是他最后退休的原因。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若得天下,关羽、张飞二人会善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纵观千年历史,为各朝君主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其中不乏义兄弟、发小、同乡,但是这些人大多都没有好结局。如为大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初汉三杰。其中韩信就被刘邦所杀,而萧何呢?若不是他及时认清自己的处境,故作恶名,怕也会落得个韩信般的结局。而在三国时期,刘关张三兄弟的感情可谓是

  • 黄巢:读书不中举,贩私盐不赚钱,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巢,唐朝,历史解密

    他正是我们的黄巢。他曾经是个失败的知识分子,可现在却是一个成功的盗。他武艺高强,善挽强弓百步穿杨。他好召亡命,仁似宋公明,义比小旋风。加之领导能力很强,手下左右护法堂主香主之类的是一大堆,简直十足的帮主胚子。这么一个人,加上会文化,懂谋略,迟早会让大唐政府吃尽苦头。说到这里,了解一下大唐盐政,其实也

  • 成吉思汗屠戮无数,唯独不杀这类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现在的军队,基本上没有骑兵的存在。但是在冷兵器时期,骑兵具有绝对的优势,也可以这么说,谁能掌握骑兵,谁就能占尽先机。骑兵当然需要优良的战马,而一般战马掌握在游牧民族的手中,所以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胁都是来自北方。而到了成吉思汗时期,他让游牧民族走上了巅峰。成吉思汗一生横扫欧亚大陆,屠戮无数,但

  • 盘点历史上五位名将,他们死后国家也跟着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崇焕,明朝,历史解密

    回顾历史,有许多名将,他们一心为国,用生命捍卫领土。而国家安定的时候,他们被统治者认为功高震主,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而丢了性命。历史上有这么五位将军,他们被杀后,国家就面临着灭亡。而如果他们在的话,就可以带兵保卫国家。他们都是谁呢?下面来详细分析一下。第一位:战国李牧。他是一代战神,白起比他都稍有

  • 揭秘:吴王寿梦的四个儿子为何不愿继承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寿梦,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56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在吴国都城的王宫中,吴王寿梦躺在寝宫中的病榻上望着身边的王子和朝臣们,目光落在小儿子季扎的身上。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嫡长子是诸樊,老二是余祭,老三是夷昧,老四就是季扎,在春秋战国时代关于公族之家权力争夺的战争数不胜数,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而兄弟相残更是数不胜

  • 俯身葬是什么?商朝为什么流行而周朝不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俯身葬,商朝,历史解密

    所谓“俯身葬”,顾名思义,就是对死者采用扑倒的姿势进行埋葬。考古发现表明,这是史前时代就存在的一种葬式。例如,在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中,就非常流行俯身葬。马家浜文化距今约6000~7000年,说明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此外,在仰韶文化等其他文化类型的墓葬中,也有不少俯身葬现象。对此,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

  • 永嘉四灵是哪四个人?流派概述及诗歌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永嘉四灵,是指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永嘉四灵是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形成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因彼此旨趣相投,诗格相类,工为唐律,专以晚唐贾岛、姚合为法,谓之唐体,字号中都带有“灵

  • 长平一战赵国实力大减 为什么燕国还是打不过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燕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出镜率和戏份一直都比较少,简直像是电影院中拿着汽水、爆米花的观众,默默的看着中原各国的互相竞逐。然而,燕王喜似乎并不甘寂寞,竟然主动给自己加戏。但是现实毕竟很残酷,一顿胖揍下来,燕王喜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四年,赵王主动派军队接管了从韩国归

  • 西夏梁太后是慈禧式的人物?其实梁太后的才能要在慈禧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后专权的不少,今天就来说说西夏梁太后。梁太后是西夏惠宗李秉常的生母。惠宗之父毅宗在壮年时就死了,年仅七岁的惠宗继承了父位,由其母梁太后代管国事。梁太后掌权的时候,独断专行,铲除异己,软禁惠宗;当宋军大兵压境之时,她从容指挥,击败宋军,体现了过人的才智。后来面对摇摇欲坠的政权,她出于无

  • 她是被养在宫外的四春娘娘之一,最后由宫女升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四春娘娘,清朝,历史解密

    她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四春娘娘之一,出身低微,原是长春宫某妃位下使用的一名宫女,长相漂亮,有幸入了咸丰帝的眼,成为后宫中的一员,还算得宠,同治时期被封嫔,光绪时期被封妃。咸丰帝是一位比较荒唐的帝王,吸鸦片,迷戏曲,养美人,什么荒唐的事情都干过。在避暑山庄,他不问窗外风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自己逍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