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井陉之战胜利的原因

井陉之战胜利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57 更新时间:2024/1/21 8:21:17

井陉之战的胜利已经证明韩信的军事水平之高超,战役时间不长,但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了错,韩信就得死无葬身之地。井陉之战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赌局,韩信的能耐就是他经过慎密的思考后,将这些赌博式的万一变成了不可能的一万。用明代的散文集茅坤的一句话,来给他个评价吧:韩信,兵仙也,然哉!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史记·淮阴侯列传》)。关键出来了,很多后世研究者都把此段忽略,偏偏这点才是韩信的制胜之道。优势的将领是不把胜利寄托在对方的愚蠢上的(实际上大多名将都是成就于对方的愚蠢)。

韩信是名将中的名将,自然不会把胜利寄托在陈余的愚蠢,他早以掌握局势。李左车的计策应该是军事机密,想陈余也不会四处宣传自己的“义举”。但是韩信立刻就知道“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这句话可以理解韩信派人探地形,发现没有奇兵断自己后路,才敢进攻。我们如果联系下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这可以证明韩信是早知道李左车的计策,才会在追击的时候发此令。

这里就有疑问了,韩信何以知道的如此清楚?把这个搞清楚,胜利的关键就得出一半了。这时我们重要的人物出场:陈余刎颈之交张耳

井陉之战的胜利,很多人把他完全归功于韩信,虽然韩信的谋划布局成就此战无疑为最大功臣,但是张耳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张耳的儿子张敖名列汉初18功臣,当时张耳已死无疑是继承其父功劳,而张耳几乎除井陉之战外没有参与各个战争,想必此战功劳不小,是此战的关键人物。

张耳和陈余曾经是好朋友,共伺一主,后来才闹翻,但是人脉不会一下俱断,想必赵军中必有其高级将领被张耳策反或则本就是张耳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此战出击,有高级间谍通风报信加上里应外合,使韩信完全可以知己知彼,从容布局!

知道陈余的计划和用心后,韩信对症下药,布置一个完美的陷阱等着陈余跳下去。第一步韩信派两千轻骑持赤帜,埋伏在山道中,韩信授予锦囊:明天作战的时候,我诱敌撤退,赵军肯定空壁追我,你们快速冲到大营拔掉赵帜还上汉赤帜。这里我们可以推测:韩信为何这么肯定赵大营空壁?是早就清楚赵军的布置还是深信自己的诱敌政策可以让赵军全部追击?我想以韩信的名将风格必然不会把胜利寄托对方的愚蠢上,而陈余出战连大营都不顾亦觉得过分愚蠢。我以为是韩信早有安排,或则大营中有其内应,奇兵到赵营后,立即里应外合。

第二天,韩信胸有成竹的告诉手下:“今日破赵会食!”属下不知道其奥妙,半信半疑,详应曰:“诺。”。韩信和张耳带士兵亲自诱敌(知道陈余要一战而击溃之,非自己亲自出面不可)。而派万余人至水东岸背水而阵,背水成阵可以保护自己的后翼和侧翼不受攻击,全力正面抵抗敌军的进攻,而且使对方的军队无法展开,优势数量无用武之地。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新兵军心不齐,而背水则无法逃跑,惟有奋力做战,才可死里求生,这样极大的激励士气。

背水之战让人想起不久前项羽的巨鹿之战,同样是军心不齐,而破釜沉舟。都是属于“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不过项羽是激发求战欲主动进攻,而韩信则是激发士气拖住敌人。韩信早年曾经投靠项梁为兵,项梁死后归属项羽,项羽提拔为郎中,作为近臣,随在项羽左右。韩信在霸上亡楚归汉,按行踪应该参加了巨鹿之战!想必其破釜沉舟的效用使韩信身有体会,韩信把他拿来活学活用可见高明;而另一个也经历巨鹿之战的陈余见此却没有任何警觉,以为韩信不会用兵而轻视之,如此无长进乎,亦让人感叹!

待赵军出战后,韩信先是佯作迎敌,后主动撤退,把旗鼓丢在地上,退之背水阵中。赵军一面抢旗鼓,一面进攻背水阵,而汉军无路可退,死战当场。而韩信的两千骑兵迂回到赵军大营,拔赵旗帜,换上汉军赤色旗帜。

赵军一时击败不了汉军就想回营(可见素质之差,没有老兵的坚韧性,全凭一时之气作战,典型的没有训练的新兵),此时发现大营的旗帜变成汉军旗帜,立刻军心崩溃,四处逃散,主将连杀数人都无法维持纪律,汉军趁机反攻一举破赵军,接着追杀陈余残军,张苍追杀陈余于汦水上,汉军又擒拿赵王歇,赵国被韩信一举平定。

此战让人想起后世的淝水之战,秦军退兵的时候因为军中高级间谍高喊战败,而军中各个势力早想搞垮苻坚,带兵逃跑,而不知道情况指挥又混乱的士兵四处逃散,全军崩溃!而此战有不少相似之处,赵军也是在退后的时候全军崩溃,不知道是不是韩信的间谍起了混乱军心的作用?或则骑兵从大营杀来高喊赵军被围了,使军心混乱而崩溃?由于史料没有记载而无从考证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天理教起义攻进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谁也想不到,一个小商贩出身的林清,居然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林清本来就是一个做生意的小商贩,不知道他从哪儿捡来了一本传教书籍,估摸着是跟洪秀全一样,自己吸收转化了一番,便拿出去传教了。可能是当时的老百姓日子都不太好过,所以导致在短时间内,林清就聚集了数万人的教徒。林清便是天理教的教主,而教徒大部分都是

  • 医圣祠是纪念谁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医圣祠,坐落在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城市、位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它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中华"医圣"的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1988年南阳医圣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医圣张仲景祭祀”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

  • 2020年12月28日:傅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傅聪(1934年3月10日-2020年12月28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

  • PUA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PUA,全称“Pick-up Artist”,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其原本是指男性接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并不断更新提升、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来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和其相关行为。目前以组织的形式快速发展,以网络课程、线下培训等的方式来教唆人进行诈骗,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会成为PUA的受害

  • PUA是如何骗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PUA原本只是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而在后来逐渐变成了刻意使用手段引诱异性骗财骗色甚至谋害性命。PUA的手段通常都是固定的,使用五步陷阱法,将受害者牢牢抓住。“好奇—探索—着迷—摧毁—情感虐待”,这是PUA最常见的“五步陷阱”。通过心理控制,让对方感情崩溃,失去理性。好奇陷阱为五步陷阱法中的第一步,不

  • 乡约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乡约本指在乡里中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后来也指奉官命在乡里中管事的人,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乡约”是邻里乡人互相劝勉共同遵守,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的一种制度。通过乡民受约、自约和互约来保障乡土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和共同进步是一个理想。回顾乡规禁约理想的历史起源,最

  • 木铎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木铎是一种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木铎同时也比喻宣扬教化的人。铎大约起源于夏商,在周时就有明确记载。木铎是铎的一种,中国古代用以警众的响器。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也可以说就是一种铜质的铃铛,形如铙、钲,体腔内有舌可摇

  • 哮天犬是什么品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哮天犬原型是中国细犬,又称山东小细犬,原产山东省。北方称为“疾犬”,南方称为“快犬”。细犬之“细”,顾名思义,就是腰细、腿细、脖子细、嘴尖,形状似小鹿。山东细犬别名细狗或跳狗。原产山东省,在黄河下游山东省及河北靠近山东的一部分平原地区广有分布。在中国历史上,山东细犬是两千多年前就存在的古老犬种,以狩

  • 漏刻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漏刻[lòu kè]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不仅古代中国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漏刻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前者称泄水型漏壶,后者称受水型漏壶。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

  • 魔封波为什么用电饭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魔封波,为龟仙人和鹤仙人的师傅武泰斗为了打败比克大魔王而创立的招数,可将无法打败的邪恶力量封印起来的强大招数。当年,武泰斗成功地将比克大魔王转移进了电饭锅,并且将之封印住,可能是因为消耗太多能量的缘故,用了魔封波后,使用者亦会死亡。(注意:战斗力(“气”)非常强大的人不会死亡,封印怪物战斗力不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