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脂肪液化是什么意思

脂肪液化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12 更新时间:2023/12/26 16:21:18

脂肪液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

同时脂肪组织内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原则

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多发生在术后5~7d,大部分病人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

发生的原因

推测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有一定的关系。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处理原则

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根缝线,内置以盐水纱条引流,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顺利愈合,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病人住院时间,从而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及时敞开切口,充分引流并以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及时行Ⅱ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治疗

以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后,填塞康复新液纱布条引流,再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即可,每日1次。直至切口肉芽组织长满后行Ⅱ期缝合,在治疗期间口服或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康复新液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提取物,内含多元醇、黏糖氨酸、黏氨酸多种氨基酸,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血管新生,具有修复溃疡创面、使创面迅速愈合的功效,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微循环。同时能有效激活创面的免疫、活性细胞,抑菌消炎,通过抑制蛋白质及RNA的合成,达到抑菌抗感染的目的,使局部炎性反应轻、渗出力强的特点。

预防

除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外,作者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

(1)慎用电刀。对于肥胖病人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图快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破坏。(2)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

(3)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打结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切割脂肪组织造成死腔形成。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于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渗液,24~48h后拔除。(4)对于肥胖病人,术后以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的干燥有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形成。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郫县豆瓣有什么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郫县豆瓣是成都市郫都区(旧称郫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是中国顶尖调味料之一,其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郫县豆瓣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

  • 邯郸之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秦昭襄王见赵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遂于公元前259年10月,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军十万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王陵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秦国增兵十万支援王陵,秦军五校(每“校”8000—10

  • 邯郸之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前259年2月,即邯郸之战前的9个月,嬴政在赵国邯郸出生了。11月,秦国派王陵带领秦军进攻赵国邯郸城。邯郸之战开始。公元前258年2月,形势对王陵稍微有利,秦国于是给王陵增加兵力,王陵继续围攻邯郸城。几个月后,王陵围攻邯郸城损失了五个校的兵力,形势对秦军不利。11月,秦国派王龁、郑安平到达邯郸城

  • CG是什么的缩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CG,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所绘制的一切图形的总称,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印刷

  • 溶洞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形成原理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空洞的通称。CaCO3碳酸钙有这样一种性质:当它遇到溶有CO2的水时就会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CaCO3+CO2+H2O=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如果受热或遇压强突然变小时溶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

  • 溶洞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地貌特征洞里宽的地方像广场,窄

  • 渑池之会的起因经过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28年、赵惠文王20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为免除后顾之忧,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

  • 语言暴力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简介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

  •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是什么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是明永乐年间的明代宫廷御用瓷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它出自大名鼎鼎的景德镇御窑厂,是当年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时作为祭祀用的国之重器。形态永乐青花江崖海水纹三足炉,通高60厘米,两耳间宽58.5厘米,腹径48.4厘米,口径39厘米。束颈、鼓腹,颈部饰以鼓钉,双耳呈“S”形,耳

  • 道德绑架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补充内容:其实不是圣人的标准,圣人也不一定掏钱救助所有有困难的人,应该说用是超乎人类和说话人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