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嵌珍珠天球仪为什么会被制造

金嵌珍珠天球仪为什么会被制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07 更新时间:2024/1/11 10:54:09

金嵌珍珠天球仪一般指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天球仪,又名浑天仪、天体仪,是古代用于观测天体运行的仪器。天球仪的球径约30厘米,由金叶锤打的两个半圆合为一体,接缝处为赤道,球的两端中心为南北极。

北极有时辰盘,距赤道23度左右。赤道与黄道相交,相交点为春分、秋分。球外正立的圈为子午圈,球体上饰列星辰,位置分布得十分科学。

物简介

年代:清乾隆时期(公元1711—公元1799年)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古代,黄金一直是皇室和贵族才能享用的奢华之物,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而珍宝馆展出的这件金嵌珍珠天球仪,更是乾隆皇帝命令清宫造办处用纯金打造而成,通高82厘米,工艺精湛,极具奢华。

中国古人很早就会制造这种仪器,用它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以及运动规律。据乾隆年间的《仪象考成》记载,天球仪有3垣、28宿、300个星座,3242颗星。采用赤金点翠法,以大小不同的珍珠为星,镶嵌于球面之上并刻有星座的名称。比例恰当,位置准确,反映出中国清代高超的天文科技水平。

制造背景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可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在中国,到了清代,统治者对西方天文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接受这种文化的清朝皇帝是康熙。天文数学的精确与神奇,激发了康熙皇帝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法国传教士白晋在他所著的《康熙大帝》一书中这样写道:在五、六个月的时间里,康熙已经掌握了几何学,能够随时说出他所画的几何图形的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他说,《几何原本》他至少读了二十遍。

乾隆朝是清代鼎盛时期,同时期欧洲的科学技术也进入大发展阶段。在康熙皇帝的影响下,乾隆也对这种新奇的西方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他更热衷的是繁复华贵的钟表与灵活奇巧的机械玩具。乾隆皇帝还将科技仪器礼制化,著录在册。

文物结构

天球仪的支架成高脚酒杯状,用9条不同姿态的行龙支撑球体,上为4条头上尾下的腾龙擎住球体,下为头下尾上的倒海翻江的降龙,形成支架稳固球体,中间一龙连结上下部分,成游龙抱柱状。9条行龙采用锤牒法,形成中空的圆雕,龙的表面则以抽丝法形成龙鳞、龙髯、龙睛的纹饰。行龙吞云吐雾,形态生动,细部錾雕精细,栩栩如生。

球仪的基座为圆形珐琅盘底座,通体以细丝盘出缠技花纹,嵌以烧蓝和淡蓝的珐琅釉,以丰富多彩的色调改变了纯金的单调。景泰蓝座足又以四个龙首为形,采用高浮雕法,极富装饰性。底座盘上是奔腾的海水波浪,托盘中心则是指南针。支架的9龙与底盘4龙浑然一体,顾盼有神,与底座内奔涌的海水形成群龙共舞,翻江倒海的宏伟气势,科学的严谨和工艺的浪漫和谐集于一体,珠联璧合,是一件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

主要特点

这件天球仪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

一个是上面的星象应该说引进了西方的星等,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珍珠有大有小,我们可以说上面最大的珍珠象征着天上最亮的1等星。然后依次的往下降,最小的是天上的6等星。由西方引进来的。从这个仪器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特点。

再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外面看是一个天球仪。但是天球仪的球壳里面实际是钟表的机心,在天球仪顶端南部有三个孔。这三个孔放进钥匙之后经过悬拧,天球仪就可以漫漫的旋转。这样就不仅可以看到天球仪是一个天文仪器,还能够生动的看到它不断的旋转,演示出天球仪星象活动的景观。这也是乾隆时期做天球仪的一个新的发展。

如今,这件精美绝伦的金嵌珍珠天球仪,完好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一直接受着世人好奇和赞叹的目光。

中国清朝,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皇帝们对西方知识的兴趣从未减弱,体现出清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精美的金嵌珍珠天球仪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什么叫垃圾人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垃圾人定律,衍生于大卫·波莱所著《垃圾车法则》,形容本身存在很多负面垃圾缠身,需要找个地方倾倒垃圾的人。世界上存在很多负面情绪缠身的人,他们需要找个地方倾倒,有时候被人刚好碰上了,垃圾就往人身上丢。词语来源2013年5月,某资深爆料人发出一条长微博“扒一扒这些年被范冰冰工作室往死里整的明星”,在文中

  • 冷暴力有哪些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冷暴力,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冷暴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家庭冷暴力,二是职场冷暴力,实际上都是一种精神虐待。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表现

  • 北京故宫午门在历史上有什么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午门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正门,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与南京故宫午门一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简介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城楼在明代也称之为五凤楼。《春明梦余录》上说:“

  • 《石台孝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书,太子李亨(唐肃宗)篆额,镌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碑文隶书,十八行,行五十五字,书法工整,丰腴华丽,结体庄严恢弘。原石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长方柱体,四面刻字,高620厘米,宽120厘米。碑顶雕刻着灵芝云纹簇拥的双层花冠,碑座底下有三层石台,所以被称

  • 真珠舍利宝幢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真珠舍利宝幢一般指宋真珠舍利宝幢。此展品为宋代的文物,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真珠舍利宝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制作的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形态宝幢通高122.6厘米,发现之初被放置于两层木函之中。

  • 古代吸杯的灵感来自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吸杯是中国古代雅文化中的饮用工具,来源于传统的碧筒杯。碧筒杯是用荷叶的梗当做吸管,吸杯以此为灵感,将杯具把手做成中空状连接杯底,把手就又有吸管功能,算是古代的吸管了。饮用方式杯身外壁一侧有一吸管斜伸出来,吸管底部与杯底相连,内有一圆孔,吸管顶部刻画有线条。既是杯把手,也是吸管。碧筒杯吸杯在中国雅文化

  • 龙骨水车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结构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

  • 冬天手为什么会脱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许多人在冬天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手部经常会脱皮,而且每次一脱就会非常的严重,面积也非常的广,这种情况对于男生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大的事情。但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手部的脱皮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想和男朋友牵个手都会觉得不好意思。那么你知道手部脱皮的原因有哪些吗?我们又应该如何来解

  • 明末三大案之移宫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光宗去世后,西李据守乾清宫,与心腹太监魏忠贤要挟皇太子。李氏还要求官员要先将奏章给她看,再给朱由校看,导致强烈反弹。群臣也因此联合要求西李移宫。在群臣催促下,西李不得不移出乾清宫。结果四年后,熹宗又封西李为康妃,次年更颁布《三朝要典》,颠倒三大案的黑白。案件始末弄明白移宫案的前前后后,还要从光宗的宠

  • 明朝大礼议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大礼议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即对明武宗遗诏如何诠释的问题,是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继嗣、继统之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