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巴比伦之囚是什么事件

巴比伦之囚是什么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88 更新时间:2024/3/14 4:14:41

巴比伦之囚是指公元前597~前538年期间,新巴比伦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两次征服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祭司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这个事件被称为巴比伦之囚。

基本简介

巴比伦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

公元前597~前538年,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并且将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掳往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不战而胜,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千古名城巴比伦。他发布告,释放犹太人回归故国,并让他们在耶路撒重建圣殿。这次共有42000多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居鲁士还把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从耶路撒冷耶和华圣殿里掠夺来放在巴比伦神庙中的金银器皿5400件交给犹太人的首领带回。

犹大国(或称犹太国)先后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掳掠了三次人口,第一次是在前606年,第二次是前597年,第三次是前586年。直到波斯王居鲁士(也称古列)杀了新巴比伦王朝的摄政王——伯沙撒,并占取了新巴比伦之后,居鲁士下令允许这些犹大人回耶路撒冷重新建造圣殿。之后犹大人分三批陆续回到耶路撒冷。

第一批由所罗巴伯于前538年率领回国,人数为42,360。第二批由以斯拉于前458年率领回国,人数约为1500。第三批由尼希米于前432年率领回国。

事件

在叙利亚与埃及之间,有一条狭长的丘陵地带。它东边是约旦河与死海,西边是地中海。这个地方最初的名称叫迦南。后来,有一支海上民族(地中海沿岸各部族)腓力斯丁人攻占了这块地方,并在这里定居下来。古代希腊人称腓力斯丁人的居住地为“巴勒斯坦”,意即“腓力斯丁人的国家”。于是这块地方被改称为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原先住着说塞姆语的迦南人和其他部族。后来有一支说塞姆语的游牧部族希伯莱人,即后来所称的犹太人,从东边逐渐迁入巴勒斯坦,在与迦南人长期冲突后,逐渐混合杂居。其中以色列部落居住在北方,犹太部落居住在南方。

公元前12世纪、11世纪这200年中,腓力斯丁人受到希腊人的攻击,渡海迁移到迦南来居住。希伯莱人同腓力斯丁人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战争。公元前11世纪,犹太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落,建立以色列·犹太王国。后来,赶走腓力斯丁人,又从迦南人手中夺取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犹太王国的首都。从此,耶路撒冷成了以色列犹太人的圣城。

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即位。这时,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实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从大卫时代开始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造的豪华宫殿和耶和华神庙,这时已经完成。犹太教徒把锡安山视为圣山,号召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集中在锡安山周围”。这就是“锡安主义”(意为“犹太复国主义”)一词的来源。不过,这一时期王国内部的矛盾也在发展。

犹太王国

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死后不久,以色列·犹太王国分裂。北部为以色列王国,建都撒马利亚;南部为犹太王国,仍旧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了以色列王国首都撒马利亚,俘虏走27000多人,并把其他地区的居民迁移到以色列。存在了200年左右的以色列王国,便从历史上消失了。

面对亚述帝国的进攻,犹太王国的国王十分惊慌。于是,卑词厚礼,以24吨黄金的代价,保住了国王的宝座,成为亚述帝国的附庸。这之后,希伯莱人的王国就只剩下了1个犹太,于是,希伯莱人也就被称为犹太人。

犹太王国继继续续地存在到罗马人统治之初。其间也是多灾多难,古埃及、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西罗马都曾征服过它。尤其是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97、586年,两次攻占耶路撒冷,灭亡了犹太王国。他下令把犹太人中所有的贵族、祭司、商贾、工匠一律作为俘虏,被成群结队地押解到巴比伦城,只剩下一些极贫苦的人留在耶路撒冷,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这就是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

犹太人

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之后,耶路撒冷成为一片废墟,四周的城墙被摧毁,圣殿和王宫被放火焚烧,城中所有金银铜器皿全都带到了巴比伦。几十年之后,居鲁士灭亡了新巴比伦王国,才把他们放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园。

犹太人自从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历经苦难。据说,他们曾定居埃及数百年,吃尽了苦头,在一位名叫摩西的领袖的率领下逃出埃及。又在西奈半岛的沙漠地区漂泊了许多年。后来又同迦南人、腓力斯丁人长期作战,并遭受了几十年国破家亡、任人宰割的囚徒之苦。受到艰苦生活磨练的犹太人,祈求上帝把他们从水火中拯救出来,帮助犹太人复国。他们信奉耶和华为唯一真神,主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这就是犹太教。

犹太人相信恶人一定会受到耶和华(上帝)的惩治,救世主一定会降临。他们把有关的神话、传说、诗歌、历史、摩西的《十诫》,以及那些“先知”(把神的话告诉民众和国王的一类人)的语录记载下来,编纂为《圣经》。《圣经》是犹太教徒崇拜的经典。后来,基督教兴起后,接受了这部《圣经》,称之为《旧约圣经》(即《旧约》)。同时将基督教的新说教称为《新约圣经》(即《新约》)。

犹太人在宗教方面有重要的影响,散在世界各地的以色列犹太人都把坚信犹太教作为民族认同的根据。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地,也是基督教的圣地,后来又成了伊斯兰教的圣地。这3种宗教的信徒各自按照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传说,都把耶路撒冷看做是他们的圣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北水镇有什么特色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坐落在司马台长城脚下。古北口自古以雄险著称,有着优越的军事地理位置,《密云县志》上描述古北口“京师北控边塞,顺天所属以松亭、古北口、居庸三关为总要,而古北为尤冲”。古北口以其独特的军事文化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苏辙、刘敞、纳兰性德等文词大家在此留下了许多名文佳句,更有

  • HPV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HPV一般指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随着性病中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急速上升和宫颈癌、肛门癌等的增多,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流行病学皮肤型的

  • HPV疫苗有必要打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宫颈癌疫苗,又称为HPV疫苗,是一种预防宫颈癌发病的疫苗。宫颈癌主要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该疫苗通过预防HPV病毒感染,进而有效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病,可防止人体感染疫苗所涵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变异。研究发现99.7%的子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HPV也可以引发其他相对少见的癌症,如

  • 法海的人物形象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法海”这一形象大致经历过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唐代。这时确有一位法海法师,而且他所住持的金山寺,确实有一座山洞,还有一条害人的蟒蛇。因为法海法师有德行和道行,最后蟒蛇就退避,离开了这里。这相当于为民除害。在此阶段,不论如何描写,法海法师都是正面形象,一定会受到尊重。而且在唐朝的背景下

  • 双重人格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双重人格具体指一个人具有两个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人格,并以原/初始人格(未分裂出其他人格时的患者)为主人格,分裂/衍生人格为亚人格的一种精神变态现象。正常人在相同时刻存在两种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不受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完全独立运行。主要特征双重人格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

  • 多重人格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多重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为一个人身上显示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角色”的人格特点。这些不同的“角色”各自有着自己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对自己的认知,轮番主导一个人的行为,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几个灵魂”。多重人格障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归类于第一轴的解离症的一种。在中国

  • 古代厕纸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厕纸,上厕所用纸的总称,包括:卫生纸、餐巾纸、草纸等等。在中国没有先进的造纸术的时候,古代人用厕筹来解决这一问题。称“厕简”。古代上厕,不用纸而用厕筹。筹为木或竹削成的小片。用毕后以水涤净,以备下次再用。贵族之家,以锦襄盛筹,以备取用。纸张发明后,因价格较昂,仍用竹木筹。或曰此俗传自古代印度,故中国

  • 长衡会战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设在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战役主要阶段的湘桂作战。1944年5月,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8个师、1个飞行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以攻占湘桂铁路(衡阳—来宾)为目标,向长沙、衡阳地区进攻。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4个集团

  • 玉树琼花是什么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玉树琼花,在洗象池以上高寒地区的原始林带,从暮秋到初春,每年有150多天,在冷杉、箭竹和岩石上,雨雾凝结为冰层、冰柱、宛如玉树凌空、琼花烂漫,玲珑剔透,气象学家称之为雨凇、雾凇。比喻,多用来比喻白色的物体,晶莹剔透,就像用玉雕刻出来的一样;形容多而且美。雾凇:水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自然景观雾凇,俗称树挂

  • 江夏之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江夏之战是208年中国军阀孙权和刘表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附近驻守的部将黄祖的最后决战。江夏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春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孙权军25000战黄祖军3万左右。最后孙权胜利,黄祖遭斩首,孙权军俘虏数万黄祖军。背景208年春,背叛黄祖投靠孙权的甘宁建议新主全面袭击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