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衡会战的经过

长衡会战的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76 更新时间:2024/3/14 4:14:15

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设在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战役主要阶段的湘桂作战。

1944年5月,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8个师、1个飞行团海军一部,共20万人,以攻占湘桂铁路(衡阳—来宾)为目标,长沙、衡阳地区进攻。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2个军共约40万人,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27日,日军以5个师由湖南华容、岳阳、湖北崇阳沿湘江两岸和湘赣边山区分三路发起攻击,以3个师集结于湖北监利、蒲圻待机。另以1个团又5个营进至江陵以南松滋河沿岸进行牵制,以掩护军右翼。防守新墙河的第20军日军中路第68、第116师以持续抗击后,转至湖南平江以东山区待机。

防守崇阳东南山区的第72军、挺进纵队对日军左路第3、第13师逐次阻击,迟滞其行动。防守益阳的第73军抗击日军右路第40师。1944年6月1日,日军中、左路强渡汨罗江,突破河防阵地后,分路向捞刀河、浏阳河进攻。守军第37军采取边抵抗边后撤的战法,撤至浏阳附近山区待机。

至14日,日军相继攻占沅江、益阳、浏阳。16日,日军第34、第58师、第68师一部攻击长沙城区。第4军坚守至18日下午,伤亡殆尽,长沙失陷。第九战区为阻敌深入,保卫衡阳,从20日起向日军发起反击,至27日,将日军左、右路分别阻滞于醴陵、湘乡;对日军中路在渌口、衡山间虽给以打击,但未能阻止其南进。

28日,日军第68、第116师攻击衡阳。守军第10军(4个师,但实际只有4个团的兵力)依托工事以正面和侧面火力掩护,连续实施反冲击,战至1944年7月2日,予敌以重创,迫其停止攻击。11日,日军第68、第116师得到增补后,以15个步兵营、12个炮兵营第二次攻击衡阳。守军以固守阵地与机动防御相结合,加强阵地间的互相支援,实施短促近战和反冲击,战至20日,迫敌再次停止攻击。

其间,被阻滞于湘东山区的日军第3师先后在醴陵、茶陵、安仁遭重创。后在第27、第34师和第13师一部支援下,战至月底,始突破围阻。8月4日,日军第11集团军集中4个师第三次攻击衡阳。守军抗击至8日,伤亡惨重,且孤军无援,被迫放下武器,衡阳陷落,长衡会战结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玉树琼花是什么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玉树琼花,在洗象池以上高寒地区的原始林带,从暮秋到初春,每年有150多天,在冷杉、箭竹和岩石上,雨雾凝结为冰层、冰柱、宛如玉树凌空、琼花烂漫,玲珑剔透,气象学家称之为雨凇、雾凇。比喻,多用来比喻白色的物体,晶莹剔透,就像用玉雕刻出来的一样;形容多而且美。雾凇:水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自然景观雾凇,俗称树挂

  • 江夏之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江夏之战是208年中国军阀孙权和刘表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附近驻守的部将黄祖的最后决战。江夏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春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孙权军25000战黄祖军3万左右。最后孙权胜利,黄祖遭斩首,孙权军俘虏数万黄祖军。背景208年春,背叛黄祖投靠孙权的甘宁建议新主全面袭击江夏

  • 董卓讨伐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

  • 董卓讨伐战的准备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董卓把持朝政,于是各路诸侯集结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建立会盟,但是由于都有自己的想法,导致前期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曹操有心杀贼却没有办法。诸侯会盟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

  • 讨伐董卓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控制朝廷。董卓引起群怒,于是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纷纷起兵反抗。188年汉灵帝驾崩,戚宦之争又起。宦官蹇硕等意图杀害外戚大将军何进,改立太子刘辩弟陈留王刘协。汉少帝刘辩顺利继立后,何进又与袁绍等士大夫企图去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进还令凉州董卓

  • 董卓讨伐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关东各地方群雄见董卓把持朝政,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相持阶段孙坚由长沙北上,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终于与袁术会合,被表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

  • 不知火现象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不知火,是日本九州地区传说中的一种怪火,也是古代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妖怪。现代研究认为不知火是古代日本海一带经常发生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现象,海面仿佛燃起了熊熊大火,人们以为是神灵的无名怒火,因此得名。民间传说百鬼夜行排行十一不知火是日本九州地区传说中的一种怪火,也是古代日本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妖怪。在旧

  • 历史上真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政治动荡,权臣董卓把持朝政。于是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反董卓,据说是有十八路诸侯。但是,真的有十八路诸侯吗?聚集在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

  • 千斤顶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工作原理千斤顶分为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

  • 历史上真实的讨伐董卓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讨伐董卓是东汉末年的重大事件,也是三国的开端之一。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那些后来三国的建立者都还是不出名的人物,令人感叹。不过,常见的文学作品描绘的讨伐董卓还是与历史有什么差别的。首先,历史上号召诸侯共讨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桥瑁(《演义》中作“乔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英雄记》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