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吗

历史上真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4/3/14 4:13:21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政治动荡,权臣董卓把持朝政。于是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反董卓,据说是有十八路诸侯。但是,真的有十八路诸侯吗?

聚集在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但其实并没有这么多,只有十三家。

历史上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并无“十八路”之多。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除了曹操于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时起兵的有十个州郡长官: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另据《后汉书·袁绍传》,参与讨董的有十一家(未算曹操),比《武帝纪》所记多出广陵太守张超(张邈之弟)。

此外,《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明确记载了长沙太守孙坚参与讨董之役的经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后汉书·袁绍传》之所以未提孙坚,可能是因为孙坚当时对袁术有某种依附关系,《后汉书·献帝纪》就有“袁术遣将孙坚与董卓将胡轸战于阳人”,“袁术遣将孙坚攻刘表于襄阳”的记载)。综合以上资料可知,历史上联合讨伐董卓的诸侯,总共有十三家。

《三国演义》在这十三家之外,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按:当作“北海相”)孔融、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按:当作“凉州刺史”)马腾、北平太守(按:当作“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其实,历史上的孔融此时虽任北海相,但因忙于对付黄巾军,并未参与讨董之役(见《后汉书·孔融传》);历史上的陶谦此时虽任徐州刺史,但当“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都长安”时,陶谦却“遣使间行致贡献”,并因此得到犒赏:“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见《三国志·魏书·陶谦传》),自然也与讨董无关。

历史上的马腾早在汉灵帝末年便与边章、韩遂等起事于凉州,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招安,任征西将军,根本不可能参与讨董(见《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历史上的公孙瓒此时以奋武将军身份领兵屯驻右北平郡,对付乌桓、鲜卑武装,也不可能参与讨董(见《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历史上的张杨,此时仅率一支数千人的兵力,流动不定,尚未成为一镇诸侯,后来才被董卓任命为河内太守(见《三国志·魏书·张杨传》),当然更不算讨董联军中的一家。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千斤顶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工作原理千斤顶分为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

  • 历史上真实的讨伐董卓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讨伐董卓是东汉末年的重大事件,也是三国的开端之一。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那些后来三国的建立者都还是不出名的人物,令人感叹。不过,常见的文学作品描绘的讨伐董卓还是与历史有什么差别的。首先,历史上号召诸侯共讨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桥瑁(《演义》中作“乔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英雄记》说得

  • 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944年初,当第一战区发现豫东北的日军大量集结并修复时,判断其可能南进,遂以4个集团军沿黄河南岸,由汜水经柴桥,再改沿新黄河西岸,经中牟以西尉氏、林沟、周家口及其以东河防,面对黄河铁桥、中牟方面部署防御,准备由正面迎击沿平汉路南进的日军。第一战区其他4个集团军及第40军,则由战区直接指挥,沿黄河南

  • 丹顶鹤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形态特征丹顶鹤体长约160厘米,

  • 兖州之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公元192年,曹操与青州黄巾军在兖州(治昌邑,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东南

  • 易京之战是什么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易京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背景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

  • 宛城之战是什么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战宛城”成为京剧、豫剧、粤剧等著名传统戏曲。背景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了许县,改名为许昌,又叫许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袁术在淮南将要称帝;孙策脱

  • 自行车不倒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对于一般人来说,骑自行车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早期的研究大多集中注意于如何加速的问题。事实已经证明,它是一种最省力最优秀的非机动交通工具。不过要讲清楚行进中的自行车为什么不倒的问题,即自行车的控制的问题,可不那么简单。这就是所谓的“自行车稳定性”的问题,即有两个轮子支起来的自行车,在行进时为什么居然非常

  • 东汉末年哪场战役是中原与少数民族打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平阳之战是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司隶校尉钟繇联合关中将领马超击破并州刺史高干和匈奴呼厨泉的战争。南匈奴单于在平阳公开起兵反叛东汉,曹操派遣钟繇去征讨,久战不胜,双方僵持。并州刺史高干和河东郡太守郭援率数万人马,呼应南匈奴夹攻钟繇。马超临危受命,奉诏讨贼。最终凭借马超的骁勇善战大破匈奴、高干联军

  • 平阳之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并州刺史高干和河东郡太守郭援率数万人马,呼应南匈奴夹攻钟繇。马超临危受命,奉诏讨贼。最终凭借马超的骁勇善战大破匈奴、高干联军,斩杀郭援,平息这场叛乱。为朝廷(曹操)收复河北、平定辽东解决后顾之忧。平阳之战是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司隶校尉钟繇联合关中将领马超击破并州刺史高干和匈奴呼厨泉的战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