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长平之战开始不用白起

为什么长平之战开始不用白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74 更新时间:2024/1/24 11:37:21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一场最大的围歼战,最终以赵军被坑杀40万惨败,并被史学界认为是秦统一六国的转折点。

长平之战先期的双方将领为秦王龁、赵廉颇,后期为秦白起、赵赵括,当时的白起和廉颇都是当世名将,那么这么一场重大的战役为什么秦国不一开始就派上白起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式,赵军丢失上党退守长平后,秦将王龁向长平发动进攻,赵国派廉颇出战,廉颇对秦军发动进攻。结果被秦军侦察兵斩杀赵军的裨将;之后秦军猛攻赵军阵地,攻占赵军两处重要据点,俘虏四名尉官。赵国自此固垒不出,构筑三道防线。秦军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和第一道防线。廉颇大惊,恐于秦军勇猛,退守后两道防线,以逸待劳,消耗秦军士气。秦军趁胜利之威虽拿下第一道防线,也损失惨重,之后便不再强攻,之后秦赵虽有小战,但一直没有发现大的战机。

由此可以看出,秦国一开始不派出白起的理由有以下几条:

第一:没有必胜的把握。当时的赵军事力量雄厚,不是短时间能够决定胜负的。何况仅仅是一个王龁凭胜利之威都能将廉颇打的坚壁不出,如果真是秦国一开始就派上白起,恐怕赵国会直接放弃攻击的念头,直接就构筑防线,和秦军对垒消耗秦军。

第二:外交恐吓。当时虽然秦赵在和谈,但是赵国外交上也在联系魏、韩、楚攻秦,尤其是楚国一直想拿回鄢郢旧都,甚至当时信陵君和春申君以集结魏韩楚联军,准备攻秦,为什么后来没有攻秦呢?秦国知道魏韩楚最害怕的人是谁战神白起,鄢郢之战楚国被斩杀10万,伊阙之战魏韩被斩杀24万,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15万,可以说白起就是他们的噩梦。也正是因为此,秦国利用三国害怕白起的心理在外交上利用白起对三国进行恐吓,导致三国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白起围住40万赵军时各诸侯才知道,此时为时晚矣。

第三:阻止外交联盟。如果秦国一开始就派上白起,赵国势必深沟高垒,放弃和秦国和谈的年头,直接联盟其他五国抗秦。再一个如果秦国一开始派出白起,白起和廉颇在长平打消耗战,一时无法分身,信陵君和春申君都是有识之士,绝不会放过这攻秦的好机会,如此秦国三线作战,虽说以往五国攻秦也被秦国打败了,但那是一个方向函谷关进攻秦国。此时若从三个方向进攻秦国,楚国攻击旧都鄢郢,魏韩国攻击函谷关外秦地,秦军主力又在长平,必败无疑,而且会迫使秦军从长平撤退,如此也易被廉颇偷袭。

由此看出,长平之战秦国一开始不派出白起,即使战略上的需要,也是外交上的需要,白起已经成为战国时很多人心中的一个噩梦,仅仅是他的存在就可以抵挡百万雄师。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8年11月18日:琼斯镇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1978年11月18日,美国邪教组织“人民圣殿教”的信徒在教主吉姆·琼斯的胁迫下,在南美洲圭亚那琼斯镇(Jonestown)集体自杀。共有913人喝氰化物中毒身亡,其中包括276个儿童,那些拒绝自杀的人被强行灌下氰化物,或枪杀、勒死,吉姆·琼斯开枪自尽。整个营地只有四人幸免于难,其中两人是冒死逃跑的

  • 澶渊之盟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

  • 澶渊之盟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宋与辽的关系一向不好,等到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即位,宋辽关系是越发恶劣。在宋真宗统治初期,辽国不断骚扰宋朝边境,意在掠夺幽云十六州。终于,在多番战争后,辽意图讲和,和宋真宗畏惧辽国,双方签订澶渊之盟。自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

  • 澶渊之盟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与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签订的条约,在签订条约之前双方交战多次,未分胜负。辽国像议和,而宋真宗畏惧辽国便同意和解。要不是有寇准暗地里威胁曹利用,宋真宗甚至觉得给辽国百万钱财也无所谓。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

  • 神龙政变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背景晚年的武则天沉湎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插手朝政,男宠的介

  • 澶渊之盟是在哪里签订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签订的合约。澶州,又称开德府,一度成为北辅,是北宋时地名。公元997年,宋真宗赵恒以皇太子嗣位,曾经几次御驾亲征,定澶渊之盟(即澶州),给国家创造了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宋代澶州澶州属唐河北路为澶州澶渊郡镇宁军节

  • 东封西祀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东封西祀是指在北宋时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在全国掀起了一场长达十余年轰轰烈烈的“天书”封祀运动。宋真宗在庞大仪卫扈从下东封泰山,四年,又以隆重仪式抵山西汾阴(今山西万荣县)祭祀后土地抵。大赦天下,一时轰动。封禅传统据《史记》等先秦至两汉典籍就曾记载,上古先秦有七十二王赴泰山封禅,祭天祀

  • 中华白海豚的主要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很多市民及渔民均以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鱼类,其实它们和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中国的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

  • 黑天鹅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黑天鹅(学名:Cygnus atratus):是鸭科天鹅属的一种大型游禽,体长110-140厘米;翼展160-200厘米;体重3.7-8.75千克。具有天鹅种类中最长的脖子。这个细长的脖子通常呈“S”形拱起或直立。全身羽毛卷曲,体羽斑点闪烁,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为灰白色,飞羽为白色。尾长而分叉

  • 黑天鹅事件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黑天鹅事件(英文:"Black swan"incidents)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一般来说,“黑天鹅”事件是指满足以下三个特点的事件:它具有意外性;它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