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大都督与史实有何区别

东吴大都督与史实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22 更新时间:2024/3/23 23:55:39

孙吴是三国中的一国,拥有众多名称武将,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四大都督”。四大都督的正式名称应该是“东吴四英杰”,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个人都是吴大帝孙权的心腹近臣和孙吴政权的股肱之臣,先后为孙吴政权的建立立下了功勋大业。

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先后被拜为吴国大都督,因此也产生了将“四英杰”称呼为“四大都督”的说法。四大都督只是演义小说的说法,与正史还是有许多区别的。此四人能力办事得力,又与主君吴主关系甚为亲密,因此更得重用,发挥各自所长。在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周瑜鲁肃吕蒙三人合为一传,陆逊单独一传。

大都督是什么?演义与史实中的大都督的异同?

大都督实际指某场战争的主要指挥官,并不是正式的官位,属于临时军职。《三国演义》对大都督的定义更偏近整个孙吴的军事负责人,是长期性的官位。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中担任过大都督的有且只有周瑜、吕蒙、陆逊三人,并没有提及鲁肃。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出现,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赤壁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予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周瑜去世后,鲁肃代周瑜成为水军都督,数年后病逝。

史实中,四人到底当没当过大都督?

在陈寿著《三国志》中,翻阅四人的传记,“大都督”的称呼仅在陆逊传被提及过。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七年,权使鄱阳太守周鲂谲魏大司马曹休。休果举众入皖,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逆休。”

从以上看来,四人中曾提及是大都督的唯有陆逊,并曾经担任过两次,分别领导了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说周瑜,鲁肃,吕蒙在正史中担任过大都督的说法视为谬误。

史实中其他的大都督?

除陆逊外,被提及担任吴国大都督在正史中仅能找到三人:

《三国志·吴志·张顾诸葛步传》:“先是,谭弟承与张休俱北征寿春,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淩战于芍陂。”

《三国志·吴志·吴主五子传》载裴注引《殷基通语》:“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

《三国志·吴志·朱然朱治吕范朱桓传》:”太平二年,假节,为大都督,救寿春围,不解。“

曾经担任过吴国的大都督唯有陆逊、全琮、施绩、朱异这四人。顺便一提,也有人将担任过大督这一职位的朱然、吕蒙这二人也视为大都督,然而从狭义说,“大督”与“大都督”实际在概念上是不同的,不能一并混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美国的反锡安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在美国,反锡安主义(一译反犹太复国主义)是个敏感词。如果名人与这个词连在一起,铁定是个大新闻。梅吉森7月28日因醉酒开车,被警察截停检查,不知怎的扯上战争和犹太人,梅吉森口无遮拦,说什么战争都是犹太人开始的,他说犹太人应为战争负责。梅吉森随后向犹太人社区道歉,表示那是酒后乱性所致,当不得真。一般而言

  • 犹太复国主义的历史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16世纪时,唐·约瑟夫·纳西就已经有借奥斯曼帝国之力恢复犹太国家的尝试。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惟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

  • 二宫之争的背景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是三国时期东吴太子孙和(孙权第三子)与鲁王孙霸(孙权第四子)之间争夺储君之位而引发的党争。东吴东宫称为“南宫”,是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吴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二宫之争源于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

  • 2009年11月12日:世界肺炎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肺炎日(World Pneumonia Day)于2009年11月2日由全球近百个组织和机构组成的联盟——全球消灭儿童肺炎联盟(The Global Coalition against Child Pneumonia)发起。并确定与每年的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以督促政府加强对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 二宫之争的开端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二宫之争源于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而生的矛盾,及后引发起朝中大臣因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而分裂。最终孙和被废而孙霸被赐死,孙权改立第七子孙亮为太子。开端赤乌五年(242)正月,孙和正式被立为太子。百官同时上奏要求立皇后及令四子为王,孙权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宠妃妾皇子为由拒绝了。早在229年的

  • 二宫之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孙权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但是在选继承人上他确实不行,甚至引发了二宫之争。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是三国时期东吴太子孙和(孙权第三子)与鲁王孙霸(孙权第四子)之间争夺储君之位而引发的党争。赤乌五年(242)正月,孙和正式被立为太子。百官同时上奏要求立皇后及令四子为王,孙权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宠妃妾皇

  • 东兴之战详细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东兴之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公元252年,魏吴两国之间的一场战斗,孙吴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战前孙权令作濡须坞,又于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水上筑堤,以阻挡魏军。四征献策镇东将军诸葛诞对司马师说:“如今趁着吴国深入内地侵略,可以派王昶逼取江陵,派丘俭攻向武昌,以羁绊住吴国上游的兵力,然后挑选精锐兵力进攻

  • 东兴之战的背景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东兴之战,发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背景

  • 我国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2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1月12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天通一号02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是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天通一号02星入轨后,

  • 新月抱旧月是什么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新月抱旧月又叫地照,全称地球反照,为世界10大罕见天文奇观之一。其景象为天体摄影家Laurent Laveder从Pic du Midi天文台拍摄到的。一弯新月怀抱中隐约可见的暗灰色光实际是地球反射的太阳光照到月面上又反射回来的光。现象仔细看看娥眉月就会发现:月亮除被照亮的月牙部分外,其余部分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