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丈原之战的背景

五丈原之战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15 更新时间:2024/1/18 20:02:14

五丈原之战是中国的三国时期发生的一场战役。魏蜀两方在五丈原发生,交战双方为曹魏及蜀汉,时为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

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六次北伐,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在此,蜀军与魏军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

231年(曹魏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蜀汉的第四次北伐,蜀军粮尽退军。撤退时,魏方车骑将军张郃被射伤,其后伤重病死。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位于今陕西宝鸡),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遂渡渭水背水扎营。

当时,司马懿屯兵渭南,郭淮估计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主张先去占领北原,郭淮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震慑我朝臣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司马懿认为如此,让郭淮屯兵北原。不久,诸葛亮率大军西行,诸将都认为诸葛亮想攻西围。郭淮则认为,诸葛亮虚张声势是要让魏军大举回应,而他的目标是阳遂。夜里,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城中早有防备,诸葛亮没能成功。

五月,十万吴军攻魏,配合蜀军作战,被满宠所拒。七月,魏明帝曹叡率兵亲征,吴军撤兵。群臣认为司马懿正还在西边和诸葛亮重兵对峙,车驾可西幸长安,魏明帝则说:“孙权大军已经撤回,诸葛亮孤军无援、难成气候,大将军司马懿足以抵挡,我没有什么忧虑了。”诸葛亮东进的道路受阻于司马懿,从渭水前进,又有郭淮阻挡,于是移军攻取大散关、陇城等地,回师进攻司马懿。

从蜀方第一次北伐开始,由于连年派出数万规模的军队出征,而每次均为兵粮不足而要退兵,所以诸葛亮在其后的三年里,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粮到斜谷口集积,又住在斜谷邸阁,与民休息,准备再次北伐。

为确保将来作战中的军粮供应,诸葛亮在斜谷建立了邸阁,又发明了流马。这样,诸葛亮一方面在预定战场可以储备相当数量的粮食,又有了“木牛”、“流马”这些先进的运输工具,为其尔后作战,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供应保障。

233年(青龙元年、蜀汉建兴十一年),蜀汉床降都督张翼,由于立法严苛 ,引起南夷豪帅刘胄的反叛,诸葛亮便派参军马忠去接替张翼,马忠率军打败并斩杀了刘胄。蜀汉3年之内无战事,诸葛亮经过养士训卒三年备战,北伐曹魏的条件日渐成熟,遂遣使入吴,与东吴商定共同攻魏。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五丈原之战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五丈原之战是魏蜀双方在五丈原进行的战争,也是诸葛亮病逝的战争。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一百余天,最终司马懿获得胜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北原之战234年(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攻魏,并派遣使节前往吴国相约同时大举出兵。诸葛亮到达县,大军驻扎在渭水的南面。司马懿率领军队渡

  • 1998年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每年的10月8日即为全国高血压日,是在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而设立的日子。而在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出现广泛化,低龄化的今天,高血压日的活动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高血压日来历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疾病。它涉

  • 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北洋政府期间支持袁世凯称帝

  • 五丈原之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五丈原之战是晋室夸耀先祖功业的事件之一,诸葛亮病死,司马懿大获成功,后把持政局,凌驾曹氏后人之上,间接种下后来三国归晋的基础。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位于今陕西宝鸡),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

  • 魏灭燕之战是什么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魏明帝震怒。魏明帝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毌丘俭讨伐受阻,使公孙渊更加得意。景初元年(237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

  • 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家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立陶宛国家日,每年的7月6日,立陶宛共和国重要节日。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重要节日,每年的7月6日为立陶宛国家日。该节日源自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

  • 魏灭燕之战的背景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魏灭燕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国政权勾结。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

  •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恢复独立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立陶宛恢复独立日是1990年3月11日,立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作出决定,恢复立陶宛独立,改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立陶宛共和国,并且选出了苏联七十多年、立陶宛四十多年以来第一位非共产党领导人——兰茨贝吉斯。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记者集中在

  • 足球红牌判罚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红牌,是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当一名球员在比赛中严重犯规,在场球证(裁判)会举起红牌(Red card),以下令球员离场。还有,如果该球员本场比赛已经领取到一张黄牌,后来的比赛中又因为犯规领取到一张黄牌,此时裁判会按照“两张黄牌等于一张红牌”的规定将其罚出场。第一种情况俗称“直接红牌罚下”,第二种情况俗

  • 魏灭燕之战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魏灭燕之战共进行三场战役,前两次燕在东吴帮助下打破魏军,魏明帝震怒。司马懿带兵前往作战,破城而入,平定辽东,困扰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彻底解决。一次战役公孙渊频繁的以扶余名马助孙吴军资的情报被曹魏捕获,东莱太守及幽州刺史上奏(怕公孙渊吞并他们),魏怒又欲伐之,遣大将田豫、王雄从海陆两路攻燕国,蒋济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