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20年9月7日:高文彬逝世

2020年9月7日:高文彬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4/2/22 4:55:25

彬(1922年-2020年9月7日),上海人,是原“东京审判”检察官秘书兼翻译、上海海事大学退休教授。

1941年,高文彬进入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1945年,高文彬从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毕业,进入上海市黄浦区政府任户政股主任,后来又到上海地方法院刑事法庭当书记员。经老师举荐,高文彬成为了中国代表团派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首席检察官哲浚的秘书。

高文彬是全程参与“1946-1948东京审判”的亲历者。高文彬说:“我这一生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一件是二战后参加东京审判,另一件是参与编纂《英美法大词典》。”

2020年9月7日,高文彬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9岁。

发现“百人斩”资料

作为检察官秘书,高文彬每天早晨都要整理前一天的庭审记录,贴好标签,放好;同时每天上午国际检察处也会有文件送来,他要接收这些文件。另外,还要帮向哲浚准备开庭的资料。

空闲时,高文彬到国际法庭的图书馆去翻译资料。一个偶然的机会,高文彬在一份日本报纸上发现了两名日本军官在中国南京进行杀人比赛的报道,他怒火中烧,立即让相关部门复印了三份,拿回去,经向哲浚倪征燠(中国检察署首席顾问,也是东吴校友)研究决定,送两份到南京,办公室留下一份。资料中描述的就是日本军队从上海向南京进攻途中,两名日本军官(野田毅和向井明敏)所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杀人罪行。

高文彬在《东京日日新闻》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日本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南京大屠杀中,以军刀砍掉中国人的头颅数量作为比赛内容,最终以向井杀死106人“获胜”,而野田失败的原因,是军刀的刀刃“卷”了。那拍摄于1937年的照片上,两个人并肩站着,用军刀撑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高文彬立刻将这份报纸复印了3份,一份留在国际检察局办公室,另两份通过倪征燠转寄给了南京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石美瑜收到报纸后,立即向盟军总部提出抓捕向井敏明和野田毅。

当时,日本战败后,这两人混迹于被遣返的日军当中,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国内,隐匿于市井之间。由于重名者很多,搜寻持续了将近半年时间,最终在两人的家乡日本崎玉县发现了他们。昔日的刽子手已经脱掉军装,头裹白布,在街边做起了小生意。最终两人被押解回南京接受审判。根据后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记载:尽管两人在法庭上极力推诿,但因证据确凿,最终被判处死刑。1948年1月28日,两人被带到南京雨花台刑场执行了枪决。

人物评价

各方面都在积极努力,追寻和还原那段历史。时间赛跑,找回来的,不止是一段历史、一次反思、一种纪念,还有中国人在饱经伤痛之后,从未失掉的夺回正义与尊严的勇气、骨气和爱国之心。正如当年担任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生前在日记中所言:“我无意去做一个复仇主义者,但是如果我们忘记历史,那一定会招来更大的灾难。”

高老先生是个平易近人、乐观豁达的人。他是民国时期、旧大学体制下的人才,参与过重大历史事件东京审判。”1921年出生的高文彬现已94岁高龄,他是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的教授,担任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中方翻译,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健在的参加过东京审判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作为东京审判的亲历者,他和其他中国代表一起,历经艰辛,亲手把日本战犯送上了审判台。

年轻时的高文彬,眉目俊朗,英气非凡,带着一副金丝镶边眼镜……当一张张照片翻过去,最后又合上的那一刻,感觉仿佛又品读了一遍高老先生历尽沧桑的人生。再望着眼前如此儒雅安祥的老人,不由感慨万千,心生无限敬意。

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东京审判,也不会忘记在东京审判中,为祖国伸张正义,惩奸除恶的这些英雄中国人的名字。高文彬先生一生传奇,为中华民族贡献甚巨,他的名字,必将同另16位中国代表团成员们的名字一起,永远被载入历史史册。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14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是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

  • 施华洛世奇水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施华洛世奇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光学器材及精确切割仿水晶制造商,为时尚服饰、首饰、灯饰、建筑及室内设计提供仿水晶元素。施华洛世奇有两个主要业务,分别负责制造及销售仿水晶元素,以及设计制造成品。施华洛世奇仿水晶已成为国际设计作品必备的元素。自1965年起,施华洛世奇公司便为高级首饰业提供精确切割的天然及人造

  •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

  • 1958年9月30日:汤飞凡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曾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21年汤飞凡从湘雅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被推荐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929年回国,先后担作上海中央大学副教授、上海医学院教;19

  • 1938年9月30日:唐绍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人,清末民初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校长,还是复旦大学的创办人。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光

  • 鸿蒙系统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华为鸿蒙系统(英文:huaweiHarmonyOS,HongmengOS)。在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鸿蒙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现已适配智慧屏,未来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汽车、可穿戴设

  • 水上公路为什么会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近期,洪水泛滥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渐渐下降,在九江市永修县境内的永吴公路大湖池段,“中国最美水上公路”再现风釆,又成了众多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早在2014年7月26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附近的鄱阳湖水域,入汛以来,鄱阳湖水位迅猛上涨。至7月27日,鄱阳湖水位达到18.67米,持续上涨的水位漫过

  • 中国锦鲤是什么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锦鲤,是2018年9月29日,支付宝推出的一个转发微博活动。2018年10月7日,支付宝“开奖”了,南航毕业生,网名叫“信小呆”的网友,获得由200多家支付宝全球合作伙伴组团提供的“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事后,有网友发现信小呆域名早在阿里云上被注册,质疑获奖者为内定。2018年10月9日晚间

  • 2020年9月7日:陈定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陈定昌(1937年1月-2020年9月7日),男,生于上海,籍贯江苏镇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研究员。从事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2020年9月7日,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人物生平1937年1月,陈定昌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

  • 为什么要给宠物剪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剪耳是一项精准的切除和修剪耳翼(耳朵松弛下垂的部分)以达到让耳朵笔直挺立的目的。剪耳是很常用的一项犬类美容手术,它的准确定义是一项精准的切除和修剪耳翼(耳朵松弛下垂的部分)以达到让耳朵笔直挺立的目的。在手术过后,要通过绑扎和支撑辅助耳朵的痊愈和直立。绑扎和支撑要不时的更换绷带等束缚物,以防止耳朵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