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宗棠晚年做错事,慈禧反而开除举报他的人

左宗棠晚年做错事,慈禧反而开除举报他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3/12/21 9:37:04

说起晚清时期的历史,始终绕不过这么一个女人——在20几岁时以太后身份临朝,统治晚清朝政数十年之久,凭借政治权术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走慈禧太后。

总览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有人说她在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靠耍阴谋诡计上位。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晚清数十年波云诡谲的政局动荡中,慈禧始终屹立不倒,其把控形势的不可小觑。

尤其在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化氛围中,女子从政存在天然的劣势,更能体现慈禧不同一般的政治能力。而慈禧惯用的一个手段,就是能够恩威并施,拉拢人心。

在晚清中兴名臣中,战功最高的一位,当属湖南人左宗棠。左宗棠晚年抬棺西征,平定回乱,收复新疆,一度是朝廷所仰赖镇守西陲,保一方国土安定的重要将领。

不过,随着左宗棠年纪渐长,对在前线作战一事逐渐力不从心,于是朝廷将他召回京师,入阁为相。

左宗棠一生军旅生涯,戎马倥偬,对京中的繁文缛节不太了解,加之他这个人的性格比较自我,不太适应各种条条框框。结果有一次,就因为“不讲规律”犯了个大错。

光绪十年(1884年),左宗棠在京逢万寿节,也就是慈禧过生日。像这样重要的庆典,左宗棠这种官居一品的大员肯定是要参加的,而且需要带头行礼。然而那天左宗棠却因为身体不舒服,也没有请假,早早就自顾自地离开了。

当时朝中官员都知道左宗棠很有个性,但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有个性。时任礼部尚书的延煦,以此事为由,上奏参劾左宗棠:

“左宗棠职居首列,鸿胪引班时,竟步出乾清门,不胜駴诧!国家优礼大臣,宗棠被恩尤重。纵捐顶踵,未报万一,乃躬履尊严之地,绝无诚敬之心。如曰遘疾,曷弗请假?而必故乱班联,害礼负恩,莫或斯等!”

延煦作为礼部尚书,负责管理宫廷礼仪活动。左宗棠的举动明显违规,所以弹劾左宗棠,也是他的分内之事。而且像缺席万寿节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往严重了说就是目无君上。延煦估计和左宗棠关系也不是太好,所以措辞比较犀利,希望朝廷能够重处左宗棠,给他一个教训。

如果刚好碰到那种小心眼的女领导,会怎么办呢?你左宗棠不肯参加万寿节,明显是不给面子,自然要重重惩处一番,不过慈禧却没有这样做。

延煦对左宗棠的指控并非不实,按法度也应该给予左宗棠惩戒。不过慈禧却知道,对待左宗棠这样的老臣,不能用常规来处理。所以到最后,慈禧不仅驳回了延煦的弹劾,反而指责延煦“肆口妄陈,任情颠倒”,罚了他一年俸禄,并革职留任处理,算是卖给了左宗棠一个天大的面子。

由于左宗棠脾气不好,后来与朝中太多官员不和,慈禧没办法,把他调到两江总督任上养老。左宗棠在两江天天喝酒怠工,被一个江宁将军参劾,慈禧也立马传旨,让左宗棠批评教训这个弹劾他的将军,处处体现了慈禧对左宗棠的包庇。

虽然慈禧这种做法看上去不太合乎常理,然而大家看在眼里,都会认为慈禧善待对社稷有功之臣,不会因为功臣年老无用就弃之如敝屣。这实际上都是为慈禧积累政治声望,吸引更多的人为她效力。这也是晚清时期慈禧太后能够始终牢牢把握权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左宗棠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捻军与太平天国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捻军,清朝,历史解密

    捻军(1853-1868年),与太平天国同时存在的农民起义队伍,近代历史学家把太平天国拔得很高,使后人忽视了和它同期存在,且更晚灭亡的捻军。捻军的活动范围在长江以北,太平天国在长江以南,它俩没有直接关系,都是各自为政,在中后期时偶有合作,仅此而已。捻军也是民间的秘密结社,称为“捻党”,在《湘军志》里

  • 刘邦的哪几个儿子是被吕后带大的?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吕后,历史解密

    说道历史中的第一位皇后,在正史中记载的就是吕雉,但是在历史中,吕雉的名声并不是很好,更何况她死以后吕氏还惨遭灭族!吕雉的恶毒和心狠手辣是公认的,但是吕雉的狠毒和恶毒,都是对着和她为敌的一些人,或者对她有威胁性的一些人,那些对她来说至亲的人, 吕雉还是十分温柔的,这一点可以从刘邦的几个儿子身上得到证实

  • 中书省的下设机构都有哪些?还有哪些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书省,君主制,历史解密

    中书令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史家司马迁中年以后,因曾身受腐刑,并学识过人等原因任此要职。曹魏后,宫内图书的整理逐渐不拘于宦官,也起用士人,从而演化成可以讨论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称中书监,次者称中书令。如西晋

  • 鲁隐公是怎么继位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鲁隐公,春秋,历史解密

    鲁孝公在位二十七年,死后其子弗湟继位,就是鲁惠公。鲁惠公继位后,知道秦国用天子之礼祭祀天帝,鲁惠公于是也向周平王申请,周平王不同意。鲁惠公很生气,就故意用天子之礼祭天,周平王也不敢过问。鲁惠公的正妻无子,而他的妾声子生儿子息。息长大后,鲁惠公为息娶宋国之女。宋女来到鲁国后,惠公见她长得漂亮就将宋女作

  • 为什么说与司马师争权的下场,司马昭会承担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你们知道为什么说与司马师争权的下场,司马昭会承担不起,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曹操的位置谁来坐?于是乎曹丕、曹植这对兄弟,就展开了“光芒万丈”的“竞争”。最终曹丕技高一筹取得了胜利。可惜经此争斗后,曹丕就对曹植忌惮太深,若非老妈出面,他真敢把曹植杀掉。因此许多人都言,曹魏之所以会被司马家取代,祸根就埋在“

  • 戴思恭的传扬丹溪学说是怎么样的?他有着怎样的医学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戴思恭,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戴思恭被朝廷征为正八品御医,授予了“迪功郎”的官职。由于他治病疗效特别好,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看重他。戴思恭曾为晋王治愈了肢瘫的病症。但后来,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因旧病复发而死。朱元璋大怒,逮捕了王府的御医,要将他们治罪杀死。戴思恭上前从容进言道:“我曾经为晋王治过病,

  • 冷兵器时代,步兵是怎么对付骑兵的?只需把握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骑兵,商朝,历史解密

    早在商代,就有持枪的“骑士”出现。骑兵的出现给步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骑兵的战场机动性很强,往往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在西方,亚历山大大帝就利用步兵正面顶,骑兵背后冲击的做法,打下了囊括希腊到印度河的一大片疆土。其次,马镫的出现赋予了骑兵强大的冲击力。训练不佳的步兵面对成千上万的骑兵冲锋,会被吓得丢

  • 陈叔宝下跪宠妃张丽华,是真爱还是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叔宝,南北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的时代,皇帝的地位都是不能够被否认的。在当时,皇帝就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在这个时期就有很多的搞笑的事情。今天我们讲的这件事情,我还是觉得算一件大事了。毕竟作为一个国家最高的领导者,给自己的妾跪下了两次。哎,大家是不是也是一脸懵逼,那么你们好奇这是为什么吗?这

  • 九锡究竟是什么东西 为何得到的人几乎都选择篡位称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九锡,皇帝,历史解密

    西汉末年,王莽被汉平帝刘衎赐九锡,之后便篡位称帝,建立新朝;东汉末年,曹操被汉献帝刘协赐九锡,之后其子曹丕便篡位称帝;曹魏末年,司马懿、司马昭父子都被曹魏皇帝赐九锡,之后他们的子孙司马炎便篡位称帝。后来的很多权臣,也被皇帝赐九锡,然后篡位称帝。那么“九锡”是什么东西?为何多数被赐予九锡的人都篡位称帝

  • 韦昌辉残杀杨秀清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昌辉,杨秀清,历史解密

    天京事变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北王韦昌辉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残杀了东王杨秀清及东王府部属2万多人,血洗南京城。此后又有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被杀,以及翼王石达开出走,和太平天国主力分道扬镳等事件。这一系列的事件,不仅仅让太平天国的军队实力大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太平天国整个神权体系坍塌,政权制度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