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加米拉战役的布局

高加米拉战役的布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03 更新时间:2024/1/24 13:53:58

高加米拉战役(The battle of Gaugamela),又译作高加麦拉战役、高加美拉战役,或称高加米拉会战,指的是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

公元前331年9月初,亚历山大在完全平定埃及以后,终于率领大军从叙利亚北部进入两河流域,波斯腹地进军。

亚历山大此行的目的当然是至关重要的巴比伦城,却更希望直接找到波斯主力军决战。因为从过往的交手记录来看,大流士精于战略谋划而不擅长临战指挥。马其顿的新型军队,也胜于波斯的传统模式。因此,没有什么能比决战更显得一劳永逸。

经过两年征战,亚历山大此时控制了孟菲斯(Memphis)、萨迪斯(Sardis)、大马士革等名城,财力已是远超于前。考虑到大流士能筹备不亚于伊苏斯战役时的部队规模,亚历山大也通过各种办法扩充了自己的兵力。

他将大量金银运回马其顿,用来招募更多的部队。大约1万5千增援部队在亚历山大东征途中赶来会师。这样高加米拉战役之前亚历山大的兵力有所增强,总共将近5万人。其中步兵有4万人,包括重装步兵1万8千人;骑兵7千人,包括近卫骑兵2千人。

二百多年以后进军波斯的克拉苏不同,亚历山大选择行军路线时非谨慎,他渡过幼发拉底河以后并没有立刻南进,而是继续向东渡过底格里斯河,然后沿着库尔德山脉南行,这样就避开了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沙漠地区。为了保障自己的后勤补给线,亚历山大在行军路线上筑城3座,并部署了卫戍部队。

马其顿大军一路上都有波斯轻骑远远跟随,不用说那是大流士三世的侦查部队。波斯显然想诱敌深入,马其顿大军安然无恙渡过两河,没有遭遇任抵抗。大流士三世这个策略相当务实,波斯军队有十万众,粮草消耗惊人,离巴比伦越近后勤供给的压力就越小;相反马其顿军队劳师袭远,越深入两河流域腹地,后勤供给的压力就越大。

当远征军逐步接近底格里斯河后,发现已有近20000人的波斯军队在对岸监视着他们。那是叙利亚总督马扎亚斯率领的帝国西部残军,以来自叙利亚和卡帕多西亚的骑兵为主。由于缺乏步兵力量,他们实际上无法阻挡马其顿人渡河,否则将可能重演格拉尼卡斯河的悲剧。而亚历山大麾下部队的渡河速度,也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由于主力士兵大都自己背负武器和给养,没有太过繁杂的辎重负担,仅仅通过充气的皮囊就能完成泅渡。自知无法有所作为的马扎亚斯,就及时离开了渡口,去到亚述平原的基地同主力汇合。

公元前331年9月24日,马其顿军渡过了底格里斯河。之后的数日内,诡异的月食现象让两方都暂停了战争行为。在看重天象与示的古代,月食属于典型的不祥之兆。亚历山大为安抚士兵而宣布全军休整,大流士也胆战心惊地阅读着巴比伦祭祀们的占卜结果。

军事角度而言,月食的突然出现,反而让双方都有了更多准备时间。大流士派人不断整平那片名为高加米拉的荒原战场,以便最大程度的展开部队,并给骑兵和战车的活动提供方便。亚历山大也忙着率领精锐骑兵四处游击,驱逐和抓捕波斯人的小股斥候力量,并进一步确定波斯主力军的所在位置。

作为辅助部队的同盟者和辎重,也在渡河后构筑了坚固营垒,让远征军在陌生的环境内拥有一块自己的“立足之地”。最后,亚历山大还不忘控制了一座可以俯视未来战场的小山,对大流士的军队做了详细的评估。

到这年的9月底,马其顿军队继续向东前进,在离开主要营地后停顿于高加米拉平原的西侧。亚历山大召集了所有大小分队的指挥官,宣布了自己思索多日的部署计划。除了按照常规,依次部署伙伴骑兵、近卫军步兵和各长枪方阵团外,还着重加强了两翼外围的掩护兵力。

同时,将同盟军单独列为第二线预备队,应付波斯人必然施展的包抄策略。这一决策的灵感,其实可能就源自色诺芬笔下的波斯立国者--居鲁士大帝。他在同吕底亚帝国的决战中,使用过类似的布阵方式。如今,亚历山大却要用类似的方法,对抗居鲁士的直系后人。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28年9月9日:列夫·托尔斯泰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创作特点作品主题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

  • 高加米拉战役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高加米拉战役(ThebattleofGaugamela),又译作高加麦拉战役、高加美拉战役、或称高加米拉会战,指的是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在得到马其顿军队步步紧逼的消息后,等候多时的大流士也确定了自己的作战方案。他将用大量的

  • 2001年9月9日:马苏德被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生前是阿富汗抵抗运动军事领导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先后参与了抵抗驻阿苏军、苏联支持的傀儡政权以及塔利班政权的斗争,被誉为“潘杰希尔雄狮”。由于他所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顽强抵抗,塔利班政权始终未能占领阿富汗全境。2001年9月9日,两名伪装成外国记者的塔利班成员在马苏德身边引

  •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渊引兵至长安与诸军会合,兵力达20余万。二十七日命

  • 中国医师奖的份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医师奖是2003年经卫生部批准设立的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其宗旨是通过表彰奖励医师队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代表,展示当代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截至2020年,共成功地举办了十二届“中国医师奖”评选和表彰,有945名优秀医师获得“中国医师奖”殊荣。奖项历程经卫生部同意

  • 旗语的基本动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旗语(英语:Flag semaphore),一种利用手旗或旗帜传递信号的沟通方式,可分单旗和双旗等两种,又称为“手旗信号”或“手旗通信”,距离较长时,借助双筒望远镜或望远镜,以延伸目视距离。历史1684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利用悬挂数种明显的符号来通讯。1793年法国人克噜·夏卜利用十字架左右木臂上下

  • 水母物种的分类及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水母(英文名称:Jelly Fish):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包括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十字水母纲、立方水母纲动物。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水母身体的主要

  • 华西秋雨形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华西秋雨(Autumn rain of West China),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它主要在四川、重庆、渭水流域(甘肃南部和陕西中南部)、汉水流域(陕西南部和湖北中西部)、云南东部、贵州等地。其中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的西部和北部最为常见。华西秋雨可以从9月持续到11月份左

  • 公车上书的内容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公车上书,是指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词语解释公车上书拼音:gōng che shàn

  • 1996年9月10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通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是一项旨在促进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进程,从而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条约。早在1954年印度领导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缔结一项禁止核试验国际协议的要求。1994年3月,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