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皇太极逝世

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皇太极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37 更新时间:2024/2/15 2:59:37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蒙古大汗,清朝第二位君主。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猝然长逝

皇太极在五十岁时,因他心爱的宸妃之死,身体立刻变得虚弱了。皇太极一生娶了十五位妻子,而他最喜欢的是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年)娶的博尔济吉特氏,崇德元年封她为关雎宫宸妃。这位妻子贤淑文静,皇太极和她颇恩爱,婚后曾生一子,皇太极高兴至极,为此发布了大清第一道大赦令。这个儿子二岁而殇。

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忽听宸妃病危,急忙赶回盛京,到时宸妃已死。皇太极悲不自胜。从此这位身体一直健壮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常常“圣躬违和”。当年十月初二日,他对诸王及他们的妻子儿女说:“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这流露出皇太极已为他年老体衰而不安了。

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后,皇太极因身体不好,曾发布过大赦令,也减少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甚至做过祈祷。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葬沈阳昭陵(北陵)。

独宠宸妃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刚入宫一年多的海兰珠被正式册封为东宫大福晋,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姑母中宫皇后哲哲,位次比妹妹庄妃高出两个等级。海兰珠入宫,皇太极夙愿得尝,喜形于色。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后,册封五宫后妃。刚入宫一年多的海兰珠被正式册封为东宫大福晋,汉号宸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姑母中宫皇后哲哲,位次比妹妹本布泰(庄妃)高出两个等级。

崇德二年(明崇祯七年,1637年)七月,宸妃诞下皇子,皇太极更是喜不自胜。婴儿出生第八天,皇太极便传命文武群臣聚集皇宫大政殿,颁布诏谕。随后还宣布,除十恶不赦者外,其他罪犯一概赦免。宸妃所生虽为皇八子,但其兄长无一出自皇太极称帝后的崇德五宫后妃,所以他就成了日后最有资格承袭皇位的“嫡长子”。皇太极宣布因他降生大赦天下,也含视其为继承人之意。

宸妃在宠冠后宫的同时又母以子贵,正合皇太极心愿。所以,从孩子降生到次年春节,他与宸妃在精心抚爱小儿子的同时,不断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祝福。甚至有使臣来沈阳参加新春庆典时,在朝贺皇帝、皇后之外,另进了一份给皇八子的贺表贺礼,使皇太极颇感满意。

皇太极亲临松山之战前线指挥作战期间,宸妃患病,得知此事的皇太极安排好一切急忙往回赶。可惜还未赶到时,噩耗已至。海兰珠死后,皇太极哭了七天。当时朝鲜的《沈馆录》对此也有记载:“……汗大悲痛,归路哭泣不止矣。”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核潜艇的分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只有军用潜艇采用这种动力来源。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4年1月24日首次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

  • 1998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1998年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无车日”这天,参与活动的城市将主要通过限制机动车进入城区,

  • 1993年9月22日:国际熊猫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熊猫节是中国发起拯救大熊猫的节日。定于每年的9月22日。节日起源1993年是中国发起拯救大熊猫运动10周年,成都举行了“国际熊猫节”,以后每年9月22日成为国际熊猫节。是属于熊猫的日子。研究中心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63年,是我国建立最早、栖息地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及高山森林生态

  • 1994年9月22日:《老友记》首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老友记》是一部美国电视情景喜剧,由大卫·克莱恩和玛塔·卡芙曼创作,珍妮佛·安妮斯顿、柯特妮·考克斯、丽莎·库卓、马特·勒布朗、马修·派瑞和大卫·史威默主演。故事以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六个老友为中心,描述他们携手走过的十年风雨历程。全剧共10季236集,于1994年9月22日至2004年5月6日在全国

  •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两伊战争(阿拉伯语:الحربالعراقيةالإيرانية‎‎,英语:Iran-Iraq War),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两伊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第一阶段,伊拉克全面进攻,伊朗

  • 1874年9月22日:甲戌风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甲戌风灾发生在1874年9月22日(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农历八月十二日)至24日。当年一连三日,一个强烈台风横过珠江口,先后吹袭香港及澳门,远至广州亦受灾害。港湾内大小船只纷纷沉没,岸上的房屋成片倒塌,花王堂受电击起火,火光冲天,烧毁大量的房屋。在香港,台风造成2,000余人死亡,成为香港有记录至

  • 甲申易枢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甲申易枢是指1884年(光绪十年)4月8日,慈禧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的事件。因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也称“甲申易枢”。甲申易枢是慈禧继1861年辛酉政变以后,发动的第二次宫廷政变(慈禧一生,一共发动了三次政变,第三次就是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易枢背景甲申易枢事件并非偶然

  • 《烟台条约》的签约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中英烟台条约》又称为《滇案条约》、《中英会议条款》,是1876年(光绪二年)9月13日清朝与英国在烟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签订结束了“滇案”,但也使英国得到了入侵中国西南边境“条约权利”。签约背景英、法等国在打开中国沿海及长江门户后,又想打开内陆的“后门”,从19世纪60年代起,便不断寻找从缅

  • 叙任权斗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叙任权斗争(Investiture Controversy)或叙任权争夺(Investiture Contest)是中世纪的欧洲最著名的重大冲突事件,矛盾的双方是教会和世俗君主。在11和12世纪之际,数位教皇挑战和指责西欧君主所握有对圣职的任命和授予权。虽然在此期间,最著名的事件是发生在1075年亨

  • 主教叙任权之争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主教叙任权之争,11世纪中至12世纪初,罗马教皇为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夺取任命和封立主教之权力而引起的争执。概述主教叙任权之争(Investiture Controversy)中世纪西欧各级封建领主皆为其上级宗主的附庸。受封者须向宗主行效忠礼,并接受其所行叙任礼。德意志各地主教则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