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核潜艇的分类

核潜艇的分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4/1/8 17:15:57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只有军用潜艇采用这种动力来源。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4年1月24日首次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生。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分别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印度的歼敌者号核潜艇在建)。其中美国俄罗斯拥有核潜艇最多。核潜艇的出现和核战略导弹的运用,使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装有核战略导弹的核潜艇是一支水下威慑的核力量。

主要分类

核潜艇按照任务与武器装备的不同,可分以下几类:

1、攻击型核潜艇,它是一种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核潜艇,用于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船和水下潜艇;

2、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也装备有自卫用的鱼雷,用于攻击战略目标;

3、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实施战役、战术攻击。

4、实验用途核潜艇,作为特殊作战和仪器、装备实验的平台而使用。

研发

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使用经验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潜艇可以在水面下持续航行的时间。潜艇在水面下操作的时间受到电池蓄电量的严重限制,即使以最低的速率航行,也必须在一段时间之后浮出水面进行充电,在充电的过程当中潜艇非容易受到攻击。

另外一个限制是潜艇上的电池能够发挥的最大航速以及持续的时间,尤其是水面下的最大航行速率远低于水面上的速率,若是要追随高速航行的船舰时,潜艇必须浮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输出动力,才能够勉强追上航行速率较慢的快速船舰,可是这样一来,潜艇就失去海水对他的保护以及作战上的优势。因此,为了扩大潜艇的战术价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续操作时间,研发替代动力来源一直是潜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由美国海军研制和建造的。1946年,以海曼·乔治·里科弗(Hyman G.Rickover)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也就是后来潜艇上使用的压水反应堆。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此后,苏联、英国、法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相继制造了本国的核潜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乔治·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也就是后来潜艇上广为使用的“舰载压水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议。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是在1954年1月24日开始首次试航。

首次试航即显示了核潜艇的优越性,人们听不到常规潜艇那种轰隆隆的噪声,艇上操作人员甚至觉察不出与在水面上航行有差别,“鹦鹉螺”号84小时潜航了1300千米,这个航程超过了以前任何一艘常规潜艇的最大航程10倍左右。1955年7~8月,“鹦鹉螺”号和几艘常规潜艇一起参加反潜舰队演习,反潜舰队由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组成。在演习中,常规潜艇常常被发现,而核潜艇则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核潜艇的高速度也可以使之摆脱追击。

由于核潜艇的续航力大,用不着浮出水面,因而能避免空中袭击。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在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持续航行了11万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冰冠,从太平洋驶向大西洋,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无法完成的壮举,此后,美国海军宣布不再制造常规动力潜艇要将所有的潜艇换成核动力潜艇。

早期的核潜艇均以鱼雷作为武器。以后由于导弹的发展,出现携带导弹的核潜艇。核潜艇安上导弹之后,便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类是近程导弹和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另一类是以中远程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又称战略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攻击敌水面舰艇和潜艇,同时还可担负护航及各种侦察任务。弹道导弹核潜艇则是战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转移。在各种侦察手段十分先进的今天,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水下导弹发射场。

弹道导弹潜艇是用艇载核导弹对敌方陆上重要目标进行战备核袭击的潜艇。它大多是核动力的,主要武器是潜对地导弹,并装备有自卫用鱼雷。弹道导弹潜艇与陆基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共同构成核军事国在核威慑与核打击力量的三大支柱,并且是其中隐蔽性最强/打击突然性最大的一种。

潜对地导弹分弹道式和巡航式两类。美国从1947年开始研制“天狮星-I”型潜对地巡航导弹,1951年在潜艇上发射成功,1955年正式装备潜艇部队,第一批战略导弹潜艇由此诞生。苏联于1955年9月首次用潜艇在水面发射一枚由陆基战术导弹改装的弹道导弹。1960年7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首次水下发射“北极星”A1潜地弹道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8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1998年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无车日”这天,参与活动的城市将主要通过限制机动车进入城区,

  • 1993年9月22日:国际熊猫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熊猫节是中国发起拯救大熊猫的节日。定于每年的9月22日。节日起源1993年是中国发起拯救大熊猫运动10周年,成都举行了“国际熊猫节”,以后每年9月22日成为国际熊猫节。是属于熊猫的日子。研究中心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63年,是我国建立最早、栖息地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及高山森林生态

  • 1994年9月22日:《老友记》首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老友记》是一部美国电视情景喜剧,由大卫·克莱恩和玛塔·卡芙曼创作,珍妮佛·安妮斯顿、柯特妮·考克斯、丽莎·库卓、马特·勒布朗、马修·派瑞和大卫·史威默主演。故事以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六个老友为中心,描述他们携手走过的十年风雨历程。全剧共10季236集,于1994年9月22日至2004年5月6日在全国

  •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两伊战争(阿拉伯语:الحربالعراقيةالإيرانية‎‎,英语:Iran-Iraq War),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两伊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第一阶段,伊拉克全面进攻,伊朗

  • 1874年9月22日:甲戌风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甲戌风灾发生在1874年9月22日(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农历八月十二日)至24日。当年一连三日,一个强烈台风横过珠江口,先后吹袭香港及澳门,远至广州亦受灾害。港湾内大小船只纷纷沉没,岸上的房屋成片倒塌,花王堂受电击起火,火光冲天,烧毁大量的房屋。在香港,台风造成2,000余人死亡,成为香港有记录至

  • 甲申易枢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甲申易枢是指1884年(光绪十年)4月8日,慈禧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的事件。因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也称“甲申易枢”。甲申易枢是慈禧继1861年辛酉政变以后,发动的第二次宫廷政变(慈禧一生,一共发动了三次政变,第三次就是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易枢背景甲申易枢事件并非偶然

  • 《烟台条约》的签约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中英烟台条约》又称为《滇案条约》、《中英会议条款》,是1876年(光绪二年)9月13日清朝与英国在烟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签订结束了“滇案”,但也使英国得到了入侵中国西南边境“条约权利”。签约背景英、法等国在打开中国沿海及长江门户后,又想打开内陆的“后门”,从19世纪60年代起,便不断寻找从缅

  • 叙任权斗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叙任权斗争(Investiture Controversy)或叙任权争夺(Investiture Contest)是中世纪的欧洲最著名的重大冲突事件,矛盾的双方是教会和世俗君主。在11和12世纪之际,数位教皇挑战和指责西欧君主所握有对圣职的任命和授予权。虽然在此期间,最著名的事件是发生在1075年亨

  • 主教叙任权之争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主教叙任权之争,11世纪中至12世纪初,罗马教皇为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夺取任命和封立主教之权力而引起的争执。概述主教叙任权之争(Investiture Controversy)中世纪西欧各级封建领主皆为其上级宗主的附庸。受封者须向宗主行效忠礼,并接受其所行叙任礼。德意志各地主教则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附

  • 丰岛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丰岛海战发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清晨,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的一次海战。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也是甲午战争第一战,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战争背景日本明治政府自19世纪70年代起,组建欧洲式军队,侵犯中国台湾,吞并琉球群岛,并伺机侵略朝鲜和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