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濒死体验的研究历程

濒死体验的研究历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10 更新时间:2024/3/19 21:58:19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从死亡状态下被救醒并报告大量的濒死体验。不管体验者来自哪一种化,处于哪个时代,或信仰种宗教,濒死体验的内容对本人的影响都极为相似。有人质疑濒死体验的报告究其本质是主观性的个人经验,到底是否有客观的可验证的依据可循?

康涅狄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这样回答,“最客观的并可证实的数据是濒死体验中的离体经验的部分。人们在离体时会看到一些事物。这些事物是科学家们能调查验证的。”

近二十年来,有关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大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如《柳叶刀》(THE LANCET)和《濒死体验研究》(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不断刊登这一新研究领域的科学论文,但是,大多数濒死体验的研究是回顾性的,且只针对有此体验的患者,往往科学家的调查与病人的实际经历之间间隔五到十年,因此许多可能影响病人濒死体验的医学因素不能精确测量。

针对这一情况,荷兰Rijnstate医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尔医生(Pim VanLommel)及其同事对在1988-1992年间被成功抢救的334位26-92岁的突发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追踪式濒死体验研究。

记载了这些病人发病时的病情,所用药物,当时采取的医疗措施等细节。之后几年,他又对这些病人进行访问、测试,以检验他们是否对发病时的体验,包括濒死体验,有记忆偏差。

拉曼尔医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12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这些患者都一次或多次被宣布临床死亡,后经及时心脏起搏,人工呼吸及药物治疗重新恢复知觉。

其中62人报告经历濒死体验,具体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已经死去,出现愉快的正面情绪,灵魂离体,穿过隧道,与一种光亮交流,观察到各种奇异的色彩和天国景象,与去世的亲友见面,回顾一生,以及洞悉生死界限等经历。通过严格的对比分析及统计检验,拉曼尔医生发现濒死体验发生于病人没有脑电波,心电图的死亡状态之时。

并且濒死体验的有无与药物作用及患者的心理因素无关。濒死体验的深度也与患者的病情无关。经历濒死体验后,患者大都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洞察,不再过分顾虑失去物质利益,也不再恐惧死亡。这种体验也并未随时间流逝,或发生实质性的记忆偏差。

国内外研究表明,尽管不同个人描述的濒死体验内容有差异,但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广泛的超内容。

社会心理、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性格、倾等也对濒死体验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冯志颖等的研究表明,男性较女性思维过程加快的感受多;未婚者比已婚者具有超感官知觉和世界毁灭感的体验多;文化程度越高,思维特别清晰的感受越多,文化程度越底,离体体验、生存于非尘世领域的体验、躯体陌生感和世间非真实感较多;农民和无工作者时间缓慢或停止感和身体感觉异常的体验多,干部和工人有突然醒悟感的多;相信鬼神和命运者多有扮演着另一个人的感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咬尚且如此,接受过死亡而又回到人世间的人其心理又该有多么微妙的变化!冯志颖和他的合作者的研究报告指出,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濒死体验前后性格有改变。濒死体验具有思维特别清晰感的人,性格多变得温顺;而“遇见“非尘世的人或灵魂、思维或行为不受意识控制而被审判感等体验的人,性格多变得盲目乐观或急躁。

在“死而复生”之后,绝大多数人对当时得濒死体验记忆犹新,时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铭心。

对濒死体验的产生机理却有多种学说,总体上可分为二大类。但任何一种学说必须能够解释在濒死状态下,当大脑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停止工作时,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贮存濒死体验的。

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描述: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分为两个,一个躺在床上,那只是空壳;另一个飘在空中,那是自己的身形。

死亡临近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每个人死亡的时候感觉是一样吗?科学家们已经对此作了细致的研究,为人们提供在生与死交界处的微妙感受信息。这就是--濒死体验。

1892年,瑞士地址科学家Heim根据爬山跌落者的报道,首先对濒死体验进行现象学的描述。随后,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调查和研究。

中国对濒死体验的研究也已起步。据率先将国外这项研究介绍到国内的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介绍,临终过程是面临死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时间较长,濒死体验却发生在死亡突降的紧急关头,持续短暂。当前国内外报道的濒死体验现象约有40种。

精神医学理论和实践证实,人在死亡危急关头没有任何恐惧感,感觉特别平静和愉快,有益延长生命;相反,任何激越、恐慌或垂死的悲痛都会迅速消耗体内能量的储备,加速死亡的来临。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89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

  • 赤壁之战的历代评论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

  • 1911年9月20日:罗伯特·赫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罗伯特·赫德(Robert·Hart,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英国政治家;1854年来到中国,1861年起在上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正式接替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1911年死于英国白金汉郡,清廷追授其为太子太保;赫德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

  • 濒死体验的两种理论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解释濒死体验的理论划分为两个基本的类别:科学的解释(包括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的解释)和超自然的解释(包括精神的和宗教解释)。当然,这些解释,缺少证据。对于超自然解释的接纳,是建立在信仰、宗教和文化背景上的。最基本的超自然解释认为,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的确体验过并能回忆起他们的意识脱离肉体之后所发生的事

  • 赤壁之战有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关于赤壁之战,也有一些争议。发生地争议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数百

  • 1878年9月20日:厄普顿·辛克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1878年9月20日-1968年11月25日)美国作家,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社会丑事揭发派”(muckraker)作家。1906年发表《屠宰场》(The Jungle),描写大企业对工人的压榨和芝加哥屠宰场的不卫生情况,引起人们对肉类加工质量的愤怒,导

  • 濒死体验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濒临死亡,是人的脑部神经细胞接近于死亡临界点,此时,心脏也处于暂时的停顿期。但在对此种情况下的人体实施抢救过程后可使其脑神经系统很快恢复于正常的生命征兆,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人的濒临死亡现象。凡是濒临死亡的人或是一种暂时的失去大脑正常功能的人只是一种假死状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体死亡。在这种情况下,

  • 濒死体验的医学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在濒于死亡边缘时,一些人表示曾有过灵魂出窍的经历,其他人则表示好像走在一个充满光或者安宁感的地道内。所有这些感受并不是与死后经历的一次亲密接触。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所说的濒死体验可能不过由垂死大脑内发生的“电暴”所致。这项针对重病患者大脑进行的研究揭示大脑死亡前出现的短暂电活动爆发。研究员、重病特

  • 1865年9月20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2018年1月,入

  • 2008年9月20日:深圳龙岗俱乐部火灾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2008年9月20日23时许,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经龙岗区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很快被扑灭,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88人受伤,其中51人需住院治疗。事件经过据深圳警方初步调查:舞王俱乐部是一家歌舞厅,事发时,俱乐部内有数百人正在喝酒看歌舞表演,火灾是由于23时许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