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青铜神树为何而造

商青铜神树为何而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53 更新时间:2024/2/29 17:04:22

商青铜神树的含义,目前在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看法,但将铜树界定为“神树”,则是共识。学者们都认同商青铜神树的创造源自祭祀祈祷,是古蜀人民祈求的道具。

但对于青铜神树具体是用来祈祷什么的,目前尚未有明确答案,人们总结了几点:对树的崇拜、对太阳的崇拜、对龙的崇拜。

对树的敬仰,祈祷之用

为了生存,人们希望赖以生存的粮食(庄稼)像大树那样子满果实,获得丰收,于是在春种秋收之时建立神社,施以祭祀,社祭由此产生。

古人称封土祭祀的地方为“社”,而这种祭祀之用的树则被称作是社树。在《史记·孔子世家·索隐》中记载:古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各有社。《尚书》中说,大社要植松,东社植橡,南社植桦,西社植栗,北社植槐。

可见社树在中原大地被赋了如此神圣的意义,人们对其尤为崇敬,甚至不允许随意触动,并将社树视作自己的祖先一般,《淮南子说林训》记载:侮人之鬼者,过社而摇其枝。

此外,树寿命长的特点被人们所认识,在此基础上,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观念,就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关不死树、天梯的神话传说便应运而生。而三星堆神树也极有可能是为祭祀所造,现代学者们还猜测青铜树本身很可能就是一个祭台,是神灵供奉祭拜的场所。

在已经复原的青铜树上,不仅有龙有鸟,还有悬挂其他零件的痕迹,这些物件很有可能就是奉献给神灵的祭品。正如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爱德华·泰勒曾经说的:树木就是祭坛,而丛林就是庙宇……在这种树上,用线悬挂着无数贡品。

此外,还能从二号神树残缺的底座上,找到一些印证:能够看到手部残缺的三个青铜人像(可能是祭司)。按照出土的其他青铜人像推测,这三位“祭司”很可能双臂前伸,手持璋、琮之类的礼器。

这明白地向我们展示了青铜神树作为祭坛的宗教意义,“社树”的含义不言而喻。

对太阳的敬畏,祈祭之用

这其实是一种神崇拜,或者说是自然崇拜。人类最初的宗教是自然发生的自然崇拜,主要是针对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因此世界各地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太阳崇拜。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世界上的太阳崇拜有五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埃及、希腊和南美的印加化。

上古时期的蜀先民同生活于其他地域(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的人们一样,在日生活方面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祭天、祭地、祭自然、祭图腾、祭神灵、祭祖先,以此求得护佑,获得精神上的力量,以维系团结,维系社会。

母系氏族出现之后,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又抽象为“图腾崇拜”,三星堆神树上的铜鸟,或被视作太阳的图腾。

对龙的敬仰,祈神之用

三星堆神树上盘踞的龙同样引人思考,龙的形象在古人心中可谓无比崇高,这其实还是上古时代,龙孕育之初时的意识形态的延续,而龙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

人类产生之初,只会追逐自然生长的蔬果等食物。之后,随着组织和协作的能力逐渐加强,人类于是开始狩猎。进入狩猎时代,可以说“龙”的产生温床也就想成了。狩猎活动经验的积累,让人们对动物认知夹杂着幻想,人类文化此时也进入了“万物有灵”的时代---龙就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意识的展现。动物们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届等等的奇异能力,让人们开始崇拜与向往。

古人对蛇、鳄、鱼、猪、马、牛、鹿等诸多动物超能力的向往,对雷电、云雾、虹霓、龙卷风等多种天象的畏惧,融合交汇,便产生了龙。水利神和农业神,以兴云布雨、司水理水为天职,以天下人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兼而有之,怎能不被崇拜?老百姓敬畏龙,是希求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而古代天子皇帝也以龙作为图腾,以龙袍加身,也怀着国泰民安的希冀。

龙,则是以一种天神的形象出现,古人祭天,除了缅怀先祖外,绝大部分仍是祈求风调雨顺,对“天”和“龙”的崇拜其实是部分重合的。事实上,除了神树和神鸟,三星堆同时也出土了虎、蛇、鱼等造型的考古材料,这说明古蜀先民和许多早期的原始文明一样,有着广泛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对于古蜀先民造树的用意,如今我们大概不能全然了解,但数千年后的今天,当“神树”重新挺立在蜀地,或许也为我们揭开了华夏文明起源探索的新篇章。当然,此话并非无稽之谈,自古至今,中原的汉族对于历史的认知是以自我、以“中原”为中心的,即除我之外,四面皆为蛮夷。

这种自我意识,大大局限了文化流通,现代考古学家花费近百年的研究成果,一次次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认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八重宝函的原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八重宝函一般指唐八重宝函。八重宝函,唐懿宗赐赠金银器,是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也是《盗墓笔记:七星鲁王 》第二十二章八重宝函的原型。简介1987年5月5日发现于宝鸡法门寺地宫,收藏于宝鸡法门寺博物馆。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

  • 八重宝函是哪八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八重宝函由八层构成,故称“八重宝函”,乃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

  • 防空警报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操作设备警报器又分电动警报、电声警报、手摇警报三种。电动警报器是由电动机作为警报器的主

  • 八重宝函有什么设计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八重宝函做工精细、造型优美,世所罕见。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八重宝函的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佛道设计,是唐代佛教文物的珍品。器以载道的设计理念所谓器以载道, 是指一个实体器物蕴藏了抽象的精神文化, 使客观存在的“器”逐渐由实用过渡

  • 永久中立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永久中立国,是指根据国际条约或国际承认,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义务的国家。永久中立国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主权国家,因而也是特殊的国际法主体。其为根据条约或单方发表的宣言,不论在平时或战时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在世界近二百个国家中,已有7个宣布为永久中立,并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分别是瑞士、奥地利、瑞

  • 玉佣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河南、江苏、河北、安徽、山东。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金缕玉衣就是《盗墓笔记》中鲁殇王用来保持肉身千年不坏,在不断的蜕皮中愈发年轻,最终复活的玉佣原型。简介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

  • 金缕玉衣是什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金缕玉衣是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金缕玉衣是用玉片、金丝做成的,一件玉衣至少耗费上千片玉片,在玉片上还要雕刻花纹,奢侈至极。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

  • 2020年9月18日:温斯顿·格鲁姆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温斯顿·格鲁姆(Winston Groom,1944年-2020年9月18日),生前居住在纽约长岛和阿拉巴马州,美国著名编剧、作家。代表作有《阿甘正传》和《As summers die(消逝的夏日)》、《美国西部史:1846-1847》、《在生命之上飞行:王牌飞行员锻造史》等。2020年9月18日,

  • 冀州之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冀州之战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轩辕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猷长,三十七岁登上天子位。轩辕黄帝,一生共历经52战。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

  • 金缕玉衣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世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