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忠贞臣子还是隐忍高手?他其实一直在为自己的家族做暗桩?

忠贞臣子还是隐忍高手?他其实一直在为自己的家族做暗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14 更新时间:2024/1/15 20:15:58

曹叡临终前指定的辅政大臣,除了司马懿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曹爽,如果说司马懿是曹丕和曹叡时代功臣阶层的代表,那么曹爽就是非常典型的宗室代表。和后代记载的不同,实际上曹爽在曹叡时代表现出来的行动跟他成为辅政大臣后截然相反,不仅谦虚谨慎而且为人厚重,而曹叡因为自幼跟曹爽关系亲密也对曹爽信任有加,因而会任命一个童年的发小加亲戚托付后事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曹爽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社会经验严重不足,这点直接导致了他在看人上有非常严重的偏差,这也难怪,相比较自幼生活在宫廷斗争中的曹叡,曹爽没有继承人的压力和危险,更遑论跟司马懿一样在死人堆里打磨出来的意志力。这样的曹爽,很容易被一些表面文章做得好,肚子里却都是草包的夸夸其谈之徒迷惑,于是乎,曹爽上台没多久就把曹叡曾经排斥的所谓“浮华党人”,如何晏、邓飏、李胜、丁谧等轻浮文人全部招揽回来。大概是欣赏他们的文笔和所谓名士做派,这些人很快成为了曹爽的知己,开始把持朝政。

而此时的司马懿,在家里伪装生病养老,将所有大权都交给了曹爽,曹爽开始不相信,经过多次试探发现确实如此,而司马孚,虽然没有像哥哥一样彻底隐退,但是也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岗位的分内事,其他的话不多说,不多管,唯恐得罪小人。

很难说这个时候司马懿和司马孚两兄弟到底是不是已经有了共同的计划,但是如果你跟我说司马懿从开始就有篡夺魏朝基业的决心,这个只能说司马懿是个神仙而不是人。须知从曹叡托孤到后来的高平陵事变度过了整整十年,十年时间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也许最开始司马懿想的只是让老弟作为后备军,即使自己真的隐退或者病逝,司马家在魏朝也能有自己相对体面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懿的野心也在一步步滋长,最终他发现曹爽实在是一个蠢货,而解决蠢货,正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爱好。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皇帝曹芳一起前往曹叡的高平陵扫墓,司马懿借助这个机会发动私兵攻占了洛阳,逼迫和欺瞒曹爽放弃手里的权力,而之后更是将曹爽和他的亲信全部解决,彻底取得了魏朝的大权,这次事件历史上被称为高平陵事变,也是司马氏取代晋朝的标志。

值得玩味的是,在这次事件中,司马懿有两个决定性的胜利因素,其一是他其实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支持,因为曹爽重用自己的亲信掌控朝政,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元老重臣,与我们预想不同,高平陵事变在当时那些没有开上帝视角的曹魏重臣眼中,只是被看做旧贵族和新贵族的政治对垒,支持司马懿的人如太尉蒋济和尚书陈泰等人都以为司马懿的目标只是逼迫曹爽交出权力而已,完全没有料想到司马懿会做出杀人全家的丧心病狂之举。

另外,就是好弟弟司马孚,实际上作为司马懿隐退时期司马家族在魏朝的权力代表,司马孚为司马懿的实力保存和收缩起到了关键性的帮助。司马懿手中没有兵权,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手中的几千私兵,而司马孚正是司马懿能够牢牢掌握私兵并且在关键时候进行致命一击的枢纽。试想一下,洛阳乃魏朝首都,在曹爽的眼皮底下,私兵的装备和粮饷要如何供给?再联想一下司马孚的位置是度支尚书主管后勤,那么答案就不言而喻了。而且在高平林事变的关键时刻,正是司马孚与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亲自率领部队控制京师,而司马懿居中指挥,配合默契。脑洞如果再开大一点,可能会想到司马家族之前为了这一刻已经提前预演了多少遍来确定万无一失。

至此,司马孚终于展现出了他过人的一面,除了细致和谨慎,临危不乱也是他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司马家并不是再执行正常权力的更替,在紧张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清醒的思考,魏明帝那句“得到司马兄弟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以一种非常讽刺的方式印证了他的判断。

然而,在高平陵之后的司马孚,又会有那些表现呢?他到底真的是如历史上记载一般的忠贞,还是别有隐情呢?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轼的儿子也是千古奇才,一首名作为何付之东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过,宋朝,历史解密

    在北宋乃至中国历史的文坛之上,苏轼的名字永远是那么光芒四射,震烁古今的。他以词最为出名,却在诗、散文、书、画等多领域都有一流的建树,是不折不扣的顶尖全能选手。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相当成功的文人,在当时就并称为“三苏”。在良好的家教之下,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虽然被父

  • 嘉靖皇帝为什么一开始把矛头指向永乐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靖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说到嘉靖皇帝,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明朝嘉靖皇帝为了能够让自己父亲的牌位进入太庙,为何要把永乐皇帝朱棣的牌位移出太庙呢?换句话说,他哪来的胆量敢于拿朱棣开刀呢?难道当时的嘉靖皇帝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吗?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和尴尬的身份吗?一边是为大明朝立

  • 率军亲征汉中之战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历史解密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5年,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占据益州,于是他向刘备索要荆州,当时刘备称,只要夺得了凉州,就将荆州归还孙权,孙权愤怒,于是派遣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于是率兵五万下公安,让关羽入益阳。与此同时,曹操定汉中,张鲁逃往巴西,刘备听说后,他

  • 明朝国土是“两京十三省”,为什么地图上却有十六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省,现在听到这个名词大家都会认为是行政区划名称,那“省”是什么时候正式作为行政区划的呢?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会答错——是在民国时期!有些人可能会惊讶,“行省制度”不是从元朝开始的吗?没错,但元朝那是叫“行省”,“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这“省”一开始其实是机构名,和现在某某部,某某司是一样的;元朝在

  • 他一生只打过1次仗,却扭转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谡,三国,历史解密

    谋士是三国舞台上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虽然很少亲身参与战斗,却常可以通过战略上谋划改变一场战争的结果,甚至扭转整个历史的走向,比如当年的郭嘉、程昱之流,他们的谋略水平都是一等一的。然而有些谋士纯属半吊子出身,却自负异常,比如马谡,此人一生只献 1计,打过1次仗,却扭转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命运。刘备自公元

  • 天下三分终归晋,早已注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曹操辛辛苦苦统一北方,原本是想让曹氏子孙安富尊荣,能够永远的治国平天下,结果倒好,曹丕享年39岁,曹睿享年35年,都是英年早逝,没能培养出优秀的继承者,导致曹睿最终不得不让司马懿来辅佐年幼的曹芳。不要说继位时才刚刚8岁的曹芳,就连曹氏宗族的曹爽、夏侯霸、夏侯玄,甚至卧龙诸葛亮都折在司马懿的

  • 盗取虎符挽救赵国的是一个女子?此女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深得推崇,他广招天下士人,门下的食客最多可达到三千,信陵君威名远扬,一时间诸侯国不敢轻易招惹,十多年都没有发兵侵犯魏国。公元前262年,赵孝成王接收了上

  • 堂堂一国皇后,为何被起绰号“大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皇后,明朝,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马皇后因为脚的缘故,有个“大脚皇后”的称号。传说元朝、明朝初期妇女均是小脚,女子大脚为当时一大忌讳。而明太祖的马皇后却有未经缠裹的大脚。原因是马皇后在幼时

  • 明武宗朱厚照有哪些特别爱好?他做过什么奇葩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好,说起朱厚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后世对于明朝的评价,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在清朝建立以后,却还是为不少民众缅怀,甚至有一些民族主义者,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口号,希冀重建大明的辉煌。明朝建立于公元1

  • 三国演义中,大意失荆州,这对蜀国有多大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襄樊之战,关羽先威震华夏,而后却大意丢失荆州,这也表明了蜀汉由强盛到衰竭的局面。那么在此次战役中,蜀汉的损失有多大?下面我们一同来深究一番!从地盘上来看:丢失三个郡。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