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京事变中诸王反目成仇,洪秀全在此之后为何还会封王?

天京事变中诸王反目成仇,洪秀全在此之后为何还会封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67 更新时间:2024/1/16 20:46:10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关键节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产生了分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天京事变”完全可以说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关键节点。所以被称为关键节点,在于经过这场内讧之后,太平天国可以说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以至于,“天京事变”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一块挨着一块接连的倒了下去。即便,后来在林荣、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的苦战下,太平天国一度有了中兴的迹象,但最终也只是勉强维持。1864年的时候,天京最终城破,除却散落在各地的太平军,还在进行零星的抵抗外,往日太平军声势浩大的景象也一去不返。

当我们回顾,这场发生在1856年的内讧时,我们会发现,这场内讧完全将过去“永安建制”时确立的二元制政治格局,完全倾覆。经过,这场内讧之后,洪秀全无论是在教权上,还是在皇权上,洪秀全都占据了绝对的位置上。同时,作为这场内讧的幕后黑手,洪秀全可以说对于封王所造成的权力分化,深恶痛绝,同时诸王之间的互相残杀,也使得洪秀全意识到了权力对人心的影响。那么,知道权力分化的严重性,也曾目睹诸王反目成仇的洪秀全,为何日后还封王,难道不怕重蹈覆辙吗?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一点是,洪秀全在“天京事变”中是吸取了教训的,但是洪秀全吸收的教训,显然是消极的。因为,以洪仁被封为干王为起点,到天京陷落之际,洪秀全总共封了2700个王。当然,这些王中大部分都无法考证,但是有记载的王侯也达到了300多人。由此可见,洪秀全在经历过内讧之后,虽然有感于此前权力分化,以及诸王争权的恶果。但是,洪秀全依然以封王为自己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洪秀全在“天京事变”后,还进行封王,且不怕重蹈覆辙,主要是以下原因。

笼络人心

“天京事变”所造成的两万太平军殒命,实际上只是这场内讧,所展现出来的一方面。这次内讧之后,所带来的则是太平军内部人心的瓦解,尤其是在洪仁无功受封之后,更是寒了一直在前线浴血奋战将士的心。以至于,在洪仁被封为王之后,洪秀全又将李秀成、陈玉成等为天国奋战的将领,也一律分封为王。这就使得王侯的数量,在短期内呈爆发式增长。

在此后的岁月中,洪秀全为了能够更好的笼络人心,更是将这个封王的名单再次扩大。从这一点上来看的话,洪秀全这个人完全不是庸主,相反的是,他十分擅长笼络人心,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的乾纲独断中,可以说是将封王笼络人心的手段,打磨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掣肘能臣

正如,此前所说的,洪秀全在内讧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是消极的。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之所以不怕重蹈此前内乱的悲剧,主要原因在于日后封王的过程中,洪秀全在封王名单中,加入了为数可观的洪姓权贵。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防止臣子存在不臣之心,有着很现实的意义。所以,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洪秀全之所以不怕重蹈覆辙,在于他有信心防止此前如杨秀清那样的权臣出现。

但是,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太平天国后期,呈现出了人才匮乏的情况。并且,因为亲贵对朝政的过多干涉,使得洪秀全的身边一直都缺少一个高效率的智囊团,以至于洪秀全在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犯下一系列致命的错误。

众建诸侯

太平天国自诞生起,便一直同清军进行着鏖战。因此,太平军中在外领军的将领,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尤其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名将陈玉成、李秀成,在立下不世之功的同时,也因为拥有强大的兵权,而受到洪秀全的猜忌。所以,有效的稀释他们手中的兵权,成为了洪秀全必然会去做的事情。

根据史料记载,1862年到1863春的时间内,洪秀全先后封谭绍光、黄文金、刘官芳等90余人为王。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是分割兵权的冰山一角,这种做法使得在外征战的将领,无法对洪秀全形成逼宫的态势。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将太平天国政治上的混乱,蔓延到了军事上面。

由此可见,洪秀全之所以不怕重蹈覆辙,而在于这次封王的举动,同“永安建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永安半载的历史片段,则是太平天国内部的政治建设。而内讧之后的封王,则完全成为了洪秀全为了稳固自己位置,而使用的一种政治手段。但是,洪秀全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举动,最终也成为了太平天国覆灭的一个重要诱因。

更多文章

  •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要知道这个时期,起码在北方地区,曹操已经具备了睥睨群雄的资本,他的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云集。从道理上来说,他这个时候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为何偏偏是在这样一个节点,他要公布这样一道法令呢?其实看看曹操的发迹过程,就不难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很有意思的是,曹操虽然比刘备等人的起点要高,但也没有显赫的身世,他也

  • 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典故有何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气壮山河,宋朝,历史解密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气壮山河”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呢?主人公是谁?有着怎样的故事?“气壮山河”的这个典故,是出自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陆游写的一部笔记,也就是《老学俺笔记》。陆游的《老学俺笔记》中有一句,就是“气壮山河”的出处:“身

  •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什么北伐却屡次失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时期最会运筹帷幄,统兵打仗的人物有哪些,诸葛亮肯定算上一个。在当时,他不仅智谋天下无双,内政抚民也十分在行。更何况其一直奉行忠君为国之道,为人处世皆是君子作风。更有不少史学家直接评价其“乃神人也”。总而言之,诸葛亮无论是在当时的三国,还是后世的历朝历代中,都是位相当厉害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

  • 李自成死后葬在了什么地方 他所建立的政权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明末,历史解密

    自从1644年在“山海关大战”中被清军击败后,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便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清军趁势追击,于1645年年初占领了大顺政权的京师西安。1645年五月,李自成率大顺军余部到达湖北通山县境九宫山下,当时李自成身边还有数万大顺军的精锐,虽然实力跟一年前已是天壤之别,但还不至于到无力回天的程度。

  • 中国人用了3000年的筷子是谁发明的?没想到是这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们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可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诞生的呢?由史书记载,筷子是在商朝末期就开始使用的。 当时,关于服侍纣王吃饭一直都是大家所畏惧的,就连妲己也是害

  • 她是宋高宗的妹妹,最后结局有多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她是宋高宗的妹妹,最后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靖康之变时,宋高宗赵构生母韦氏也被掳去,受尽金人的凌辱,还生下两个孩子。在她回到宋朝后,却发现与她一同被掳的柔福公主早已回来,韦太后大惊:“她是假的,快杀了她。”公元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皇

  • 司马懿结束三国乱世 为何没有千古流芳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司马懿家族终结三国乱世为何没有千古流芳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因为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古代什么职位最危险?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不是位居东宫的太子,也不是六宫之主的皇后,而是独揽大权的辅政托孤大臣,自古以来凡居此位者结局大多只有两个,推翻

  • 她是民国时期的贵族名媛,嫁给有名的近代外交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蕙兰,民国,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些女子,出生在民国时期,但是有良好的家世。她的名字叫黄蕙兰,她是印尼华侨首富的女儿,在她的身上被冠上了很多的头衔,比如:“民国时期最会穿衣的女人”、“时尚女王”等,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人羡慕的千金小姐,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是非常多的,我们只看到它美好的一面,但是他的人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刘禅如果没有贸然投降,邓艾能拿下成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邓艾,历史解密

    自从刘邦杀死白蛇之后,又打败了项羽,并且创立了汉朝,汉朝大概延续了有四百年,建立了汉代帝国。在我们封建主义的历史上,除了周王朝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与之相比的政治力量。但是,古代的大趋势,时间长了必然结合,时间久了会分开。东汉末年,宦官混乱,董卓想要谋反。古代争权的帷幕逐渐打开。一直延续到公元220

  • 为何清军衣服上有的写着“兵”有的写着“勇”?哪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军,历史解密

    不仅中国达到了经济鼎盛,更是开启外交的新纪元。可以名正言顺的说成是中国最繁荣的一个朝代。当然这一切都必须要归功于当时的兵队,如果当时的国力和军队不够强大的话,这一切都没有办法实现。因此可以断定,国力是一个国家昌盛的基础。那么有人会发现清朝军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兵身上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有的兵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