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宋高宗的妹妹,最后结局有多惨呢?

她是宋高宗的妹妹,最后结局有多惨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4/1/19 19:34:07

她是宋高宗的妹妹,最后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靖康之变时,宋高宗赵构生母韦氏也被掳去,受尽金人的凌辱,还生下两个孩子。在她回到宋朝后,却发现与她一同被掳的柔福公主早已回来,韦太后大惊:“她是假的,快杀了她。”

公元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皇族、后宫妃嫔、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

到达金朝京师会宁府后,先举行受降仪式“牵羊礼”,让这些皇亲贵族赤裸着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系绳,像羊一样被人牵着,也代表着像羊一样任人宰割。

当时宋钦宗的朱皇后才26岁,路上就经常被金军调戏,因受不了这些侮辱而自尽了。男人们最多是食不果腹,食不饱穿不暖,而这些贵族女子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韦贤妃等美女被带到乾元殿,谒见金太宗,为金太宗侍寝。金太宗玩腻了之后,韦贤妃与三百女眷被安排在洗衣院供其他金人玩乐。由于韦贤妃貌美如花,又风韵十足,非常受金人欢迎。

后来,韦贤妃与赵构的妹妹柔福帝姬一同服侍金朝的盖天大王完颜宗贤。韦贤妃还给完颜宗贤生下了两个孩子。

宋高宗赵构继位后,遥尊母亲韦氏为“宣和皇后”,并声称要接回母亲。 公元1142年,宋高宗赵构向金朝称臣,要求归还母亲韦氏,金人同意。离别时,好姐妹乔贵妃向韦氏敬酒说:“姐姐这下可以回去享福了,而我在这里能不能回去都是个未知数。希望姐姐回去不要忘了我啊”韦氏流着泪说:“不敢忘今日!”

宋钦宗也拉着韦氏说:“如果能让我回去,就让我当个太乙宫主好了。”韦氏说:“我先回去,如果不能迎回你,就让我眼睛瞎掉。” 而韦氏知道高宗的担忧(高宗已绝后,回来必定继承帝位),回去绝口不提对钦宗的承诺,晚年时韦氏果然患了眼疾

回到宋朝后,母子俩抱头痛哭,喜极而泣,韦氏被宋高宗尊封为“显仁太后”。而韦太后回国听说高宗的妹妹柔福帝姬早已经回来了,觉得十分诧异。

原来在公元1130年,宋官军剿匪之时,有一女子自称是柔福帝姬,她自称从金国九死一生逃回来。这可是皇帝的妹妹,于是将她送到临安,先查验身份。

老宫女们见她长得确实像柔福帝姬,用宫中旧事问她,她都可以对答如流。而且她还能一口叫出高宗的乳名。只有一处地方惹人怀疑,公主本是三寸金莲,为何现在是天足(未缠裹之天然足)。

这女子说:“我们被金人当牛羊一样对待,我从金国逃回来,这么远的路,脚怎么可能像原来一样。” 听了这话,高宗也不再怀疑,授予她福国长公主的称号,又为她挑选了驸马。

可韦太后回来后,却一口咬定这是假的柔福,真的柔福早已死在了金国。她对宋高宗说:“你把一个假冒的女子当成你的妹妹,金人都笑话你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让人把柔福抓起来审问,柔福禁不住严刑拷打,只能“如实”招供。 原来,她本是汴京流浪的女子名叫静善,生得颇为美貌。被掠往北方时,在路上遇到一个名叫张喜儿的宫女。

张喜儿曾在懿肃贵妃(柔福帝姬生母)宫中侍奉,她说静善非常像柔福帝姬。后来静善被土匪抢去当老婆,当宋军打来时,她为了活命就说自己是柔福帝姬。

当柔福承认自己是假的公主后,高宗大怒,下令将假公主斩首,驸马也被废了,当时验证柔福身份的太监宫女都受到了处罚。

看起来似乎真相就是这样了,但细想一下,其中疑点重重:相貌行为可以伪装,但公主的气质绝不是一般人能装出来的,在一开始辨认不出公主的真假可以理解,是狐狸总有露出尾巴的一天,为何在与公主的朝夕相处中没有人发现异样呢?

而且皇族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如果一个女子通过道听途说就能像真的公主一般,未免太扯了。高宗作为皇帝自然不傻,一个女子难道能骗她十多年吗?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这个女子就是真的柔福,是韦太后害怕别人知道她在金国的经历(韦太后曾经和柔福帝姬一起服侍过金朝的盖天大王,万一柔福说漏嘴了,堂堂一朝太后的形象就会崩塌)。

宋朝对韦太后改嫁的事一律否认,宋高宗甚至为母亲改了年龄,说韦太后被俘虏时已年近五旬,这样就没有改嫁金人的可能。

而实际呢?韦太后当时才40岁左右,本就貌美,又在宫中养尊处优,看起来还是很年轻的。金人也不嫌弃年龄,只要好看,通通收下。让韦氏改嫁,还能羞辱宋朝。

韦太后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回到宋朝的一天,与金国相比,家乡简直是天堂,连空气都是香的。当听到柔福回来的消息,她的内心是恐惧的,她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因此柔福必须死。

可怜的柔福,正值青春年华被金人掳去受尽凌辱,历经千难万险才回到家乡。好不容易与哥哥相认,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又成了韦太后维护颜面的牺牲品,令人惋惜。

标签: 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结束三国乱世 为何没有千古流芳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司马懿家族终结三国乱世为何没有千古流芳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因为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古代什么职位最危险?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不是位居东宫的太子,也不是六宫之主的皇后,而是独揽大权的辅政托孤大臣,自古以来凡居此位者结局大多只有两个,推翻

  • 她是民国时期的贵族名媛,嫁给有名的近代外交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蕙兰,民国,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些女子,出生在民国时期,但是有良好的家世。她的名字叫黄蕙兰,她是印尼华侨首富的女儿,在她的身上被冠上了很多的头衔,比如:“民国时期最会穿衣的女人”、“时尚女王”等,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人羡慕的千金小姐,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是非常多的,我们只看到它美好的一面,但是他的人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刘禅如果没有贸然投降,邓艾能拿下成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邓艾,历史解密

    自从刘邦杀死白蛇之后,又打败了项羽,并且创立了汉朝,汉朝大概延续了有四百年,建立了汉代帝国。在我们封建主义的历史上,除了周王朝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与之相比的政治力量。但是,古代的大趋势,时间长了必然结合,时间久了会分开。东汉末年,宦官混乱,董卓想要谋反。古代争权的帷幕逐渐打开。一直延续到公元220

  • 为何清军衣服上有的写着“兵”有的写着“勇”?哪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军,历史解密

    不仅中国达到了经济鼎盛,更是开启外交的新纪元。可以名正言顺的说成是中国最繁荣的一个朝代。当然这一切都必须要归功于当时的兵队,如果当时的国力和军队不够强大的话,这一切都没有办法实现。因此可以断定,国力是一个国家昌盛的基础。那么有人会发现清朝军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兵身上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有的兵衣服

  • 包拯为什么能在仕途之路上扶摇直上?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北宋,历史解密

    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他公正廉洁,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包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影视剧中,各式各样版本的包青天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数千年来,廉洁奉公、除暴安良的壮举让世人对其仰慕有佳。所以,包青天的故事也就在民间不断地流传,众多的

  • 曾国藩手握百万雄兵,为什么却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曾国藩的成名离不开湘军,二者相辅相成,但毋庸置疑的是湘军是曾国藩一手调教的,军纪严明勇猛异常在那个走向没落的清朝晚期可谓是独树一帜,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被这样一支军队给打没了,当时的湘军可谓占了半壁江山,明明可以拥兵自立,自己称帝,但出人意料的是曾国藩并没有如此,这是为何呢?曾国藩,1811年

  • 历史上最浪漫的圣旨,一句话诠释了人间真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病已,汉朝,历史解密

    今天是七夕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所以就给大家聊聊帝王的爱情,其实这是一个十分不现实的话题,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实力不允许他拥有真爱。对于很多皇帝来说,的确不存在真爱。但有这么一位皇帝,为了让糟糠之妻当上皇后,他竟然跟满朝大臣叫板,下达了历史上最浪漫的圣旨。此人就是汉宣帝刘病已,他的糟糠之妻叫做许平君,

  • 武将和文官针对戚家军的绞杀:蓟州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二十日,大明九边重镇之一的蓟州发生了一场兵变,史称蓟州兵变。通过《明史·神宗本纪》没有任何相关记载的情况来看,这次兵变似乎并不起眼,《明神宗实录》中虽然记载了这次兵变,但也是一笔带过的说明了兵变的起因“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及兵变的结果“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返”。

  • 陈友谅的实力雄厚,为什么还是敌不过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友谅,元末,历史解密

    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曾多次与朱元璋交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正所谓乱世出枭雄。在元末爆发农民起义后也是如此。在赶跑蒙古人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郭子兴、徐寿辉等红巾军。不过后来,陈友谅、朱元璋等人先后掌握了几支军队的大权,成为了不可忽略的力量。

  • 清朝皇冠上的珍珠是从哪里弄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珍珠,是软体动物珍珠贝、珠母贝体内因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一种珠粒,从古到今一直被视为一种十分名贵的装饰品,被称为“有机宝石”。在古代由于没有人工养殖技术,珍珠全部来自于野外采集,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都对珍珠趋之若鹜。清朝皇帝对于珍珠的爱好尤为强烈,在他们的皇冠上,珍珠是必备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