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历史上死得最令人惋惜的几个太子,如果他们不死历史会改变吗?

盘点历史上死得最令人惋惜的几个太子,如果他们不死历史会改变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67 更新时间:2023/12/10 6:45:58

在中华历史几千年的演变过程当中,无数个朝代都曾经历了从建立,兴盛,衰败到最终破灭的变化。而一个朝代的经营自然离不开最高统治者的指挥。不过除了皇帝这个身份,储君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的皇帝在坐上宝座之前,都会经历和兄弟互相残杀,明争暗斗的过程。在这期间,很有可能一个不小心命都会丢进去。而在历史上有几个太子他们非常有才华,有谋略,只可惜还没当上皇帝就去世了,着实令人惋惜。

首先第一个太子就是杨勇。当初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后来有了他的第一个儿子杨勇。身为嫡长子的杨勇自然而然也被封为了太子。杨勇从小就喜欢学习,在词赋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为人也十分的宽厚。而且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就装腔作势,故意造作。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率真最后害的他失去了太子之位。因为他的不掩饰,缺点都暴露在隋文帝的眼皮子底下,一而再再而三的,他的形象开始直线下降。

而且隋文帝到了晚年的时候开始多疑,再加上当时支持杨广当太子的人不断陷害杨勇,还捏造事实。隋文帝听信小人的谗言,最终把杨勇二十多年的太子之位废除掉,立了结党营私,用一切手段夺取太子之位的杨广为储君。杨广登上帝位之前就下命处死了杨勇。众所周知,杨广在位期间贪图享乐,好大喜功,大肆修建宫殿和运河,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发动起义,隋朝就此灭亡。倘若是杨勇当上皇帝,隋朝断不会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另外一个人同样也是开国皇帝的第一个儿子朱标,不过是生于明朝,朱元璋和马皇后是他的父母亲。从小朱元璋就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找了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来教导培养朱标。而朱标也没有让他的父亲失望,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生于帝王之家就养成奢靡的习气。另外因为从小就接受儒家经典的教育,所以他宽容仁厚,十分善良。对于他的兄弟们也十分大度,在他们犯错的时候还为他们求情。

朱标在当太子的时候,也会帮助朱元璋一起辅佐他的朝政。他的很多治国理念都十分有远见。只可惜天妒英才,在朱标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因为染上了风寒去世了。在他死后国家储君位置无人,其他人为了这个位置在此展开了斗争,明朝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倘若朱标没有去世的话,很有可能会是一代明君。他的死是在令人惋惜。

还有一个同样令人可惜的太子就是司马遹。“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相信大家都知道。他便是司马遹的父亲。只不过司马遹从小就不和他父亲生活在一起,而是被他的祖父司马炎抚养长大,并且也十分被看重。司马遹也十分有才华,生性聪慧,司马炎还曾经说他是奇才,不管是魄力方面还是政治谋略方面司马遹都完全不差。

只不过司马遹性情太过刚烈,不懂奉承讨好别人,结果得罪了贾后贾南风。最终因为贾后的陷害被他的父亲废除了太子之位,后来被人杀害。之后国家内部混乱不堪,最终导致司马王朝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倘若司马遹没有被处死,那么司马王朝的寿命绝不会就此止步,历史也终将会被改写。

最后一个太子的死更是让人痛惜不已。那就是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皇帝秦始皇的第一个儿子扶苏。扶苏同样也是宽容仁厚的人,信人爱人,而且在政治方面十分有谋略和远见。当初秦始皇要用残忍的手段处置犯人,是扶苏不惧威严,不惜受到惩罚,勇敢的站出来去反对秦始皇。并且谏书当中都是再为百姓着想。倘若将来扶苏当上皇上,一定会考虑百姓的生活,提高农业的发展,国家也会因此更加繁荣昌盛。

只不过秦始皇驾崩以后,扶苏被人陷害,最终被逼的无路可走,选择了自尽。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选择自杀来了结自己生命的人,实在可惜。

标签: 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明明已经选定了继承人,为什么不肯公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九子夺嫡,历史解密

    明明已经确定了继承人,为何雍正选择不公布?今天小编继续和大家聊历史,历朝历代对于继承人的选择都很看重,尤其是清朝,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现过大问题。在雍正时期,雍正想到到一个很好的立储办法,用秘密立储的办法来解决继承人选择的问题。明明已经确定了继承人的选择,为何雍正选择不公布?这主要是九子夺嫡给雍正留下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管理地方军政的?地方军政为何不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晋南北朝,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得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你印象中的魏晋南北朝是怎样的?是风流潇洒的名士,是因战争迁徙的百姓,是层出不穷的战争,是尔虞我诈的朝堂,还是……是不是突然发现

  • 贵为一朝的宰相却娶了六旬的老妇人为妻?能忍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纵观唐朝的历史,朝廷上出了很多的优秀宰相,比如说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当时的皇帝唐太宗的心里,这就是左膀右臂啊,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吗,叫做房谋杜断,说的就是房玄龄善于谋划而杜如晦善于决断。但是在唐中宗李显继位以后,由于唐王朝没有了李世民在位时候的气象,所以在朝廷中出现了一位很荒诞的宰相,他就是窦怀贞,窦怀

  • 长平之战的失败,到底应该怪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之战,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赵括率阵出战秦军,结果却是四十万赵军被坑杀,成就白起杀神之名,自己也落得个“纸上谈兵”的丑化形象,遗臭万年。不过,历史一向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越过那些流传下来的刻板印象,我们用客观角度看,长平之战背景下,真实的赵括又是如何呢?/鹤立鸡群的贵族子弟说赵括,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赵奢。马服君赵奢,

  • 古代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宗人府,明朝,历史解密

    宣统三年(1911年)5月8日,清廷裁撤旧内阁和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新发布的内阁官制章程中,对新内阁的组织结构和职权作了明确规定:内阁由国务大臣组成,国务大臣包括内阁总理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一至二人,各部大臣共十人(外务、民政、度支、学务、陆军、海军、司法、农工商、邮传和理藩院十部)。应该说,这种

  • 天京事变中诸王反目成仇,洪秀全在此之后为何还会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天京事变,洪秀全,历史解密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关键节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产生了分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京事变”完全可以说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关键节点。所以被称为关键节点,在于经过这场内讧之后,太平天国可以说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以至于,“天京事变”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一块挨着一块接

  •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要知道这个时期,起码在北方地区,曹操已经具备了睥睨群雄的资本,他的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云集。从道理上来说,他这个时候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为何偏偏是在这样一个节点,他要公布这样一道法令呢?其实看看曹操的发迹过程,就不难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很有意思的是,曹操虽然比刘备等人的起点要高,但也没有显赫的身世,他也

  • 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典故有何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气壮山河,宋朝,历史解密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气壮山河”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呢?主人公是谁?有着怎样的故事?“气壮山河”的这个典故,是出自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陆游写的一部笔记,也就是《老学俺笔记》。陆游的《老学俺笔记》中有一句,就是“气壮山河”的出处:“身

  •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什么北伐却屡次失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时期最会运筹帷幄,统兵打仗的人物有哪些,诸葛亮肯定算上一个。在当时,他不仅智谋天下无双,内政抚民也十分在行。更何况其一直奉行忠君为国之道,为人处世皆是君子作风。更有不少史学家直接评价其“乃神人也”。总而言之,诸葛亮无论是在当时的三国,还是后世的历朝历代中,都是位相当厉害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

  • 李自成死后葬在了什么地方 他所建立的政权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明末,历史解密

    自从1644年在“山海关大战”中被清军击败后,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便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清军趁势追击,于1645年年初占领了大顺政权的京师西安。1645年五月,李自成率大顺军余部到达湖北通山县境九宫山下,当时李自成身边还有数万大顺军的精锐,虽然实力跟一年前已是天壤之别,但还不至于到无力回天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