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牧野之战的评价与考证

牧野之战的评价与考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4/1/19 2:13:55

牧野之战,是武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

简介

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战争评价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牧野之战也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时的记录下,帝辛尚不失为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然而到了后世,“纣王”却成了荒淫无耻、残暴不仁的昏暴之君,被泼上了越来越多的污水。与之相应,牧野之战这场“血流漂杵”的征服战争,也就成了吊民伐罪的反抗暴政的正义之战。

在后世儒家的传说中,周军“前歌后舞”,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朝就自行崩溃,在人民的拥戴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当然,这样的神话,在后世仍然一场又一场地上演,不过再也没有像牧野之战这样成功的了。

年代考证

关于牧野之战发生的年代有44种不同说法,从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都有。

根据《国语》记载:“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可推定为公元前1046年。历史学家何炳棣认为鹑火是东周的洛阳。

《竹书纪年》记载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27年。

《尸子》记载:“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木星)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荀子·儒效篇》说:“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也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根据计算推算出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

《利簋》铭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早晨),岁鼎克昏辰,夙(日出)有商”,“岁鼎克昏”是指岁星、昏星(水星)位于金星的两侧,三星鼎足,可推断牧野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1050年12月28日早晨6、7点钟。

明代黄道周有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53年(戊子岁)之说。

黄宗羲的《历代甲子考》与《答朱康流论历代甲子书》记载武王克商发生在前1122年(己卯岁),并多次与朱朝瑛辩之。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

1998年12月20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上,江晓原结论,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4年1月9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牧野之战为什么会发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因商纣王残暴不仁,周便反商。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战争背景商朝

  • 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辛丑条约》(英: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

  • 2014年9月7日:权梨世车祸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权梨世(1991年8月16日-2014年9月7日),出生于日本福岛县福岛市,日籍韩裔女歌手,女子演唱组合LADIES'CODE成员。2009年,权梨世参加第53届韩国小姐大赛,获得国际冬季竞赛大奖。2011年,权梨世搭档吴世勋出演《我们结婚了》。2013年2月,Polaris Entertainme

  • 牧野之战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周文王逝世后姬发即位,即周武王,继续对商作战。周军势如破竹,商军奋力抵抗抵抗但已无力挽回局面,帝辛于朝歌鹿台自焚,商朝灭亡。孟津之会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位后,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继续利用商朝暂时无暇西顾的良机向东扩张。公元前1048年,牧野之战前两年,周

  • 251年9月7日:司马懿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

  • 牧野之战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帝辛自焚而死,周武王大获全胜,在商都建立祭室,向列祖列宗告捷。牧野之战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商军残余的抵抗仍然持续了一天,但已无力挽回局面。帝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

  • 1958年9月7日:陈百强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陈百强(1958年9月7日—1993年10月25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中国香港男歌手、作曲人、演员。1979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First Love》;同年凭借歌曲《眼泪为你流》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1981年主演剧情片《失业生》。1983年凭借歌曲《今宵多珍重》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

  • 喀罗尼亚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喀罗尼亚战役(希腊语:ΜάχητηςΧαιρώνειας),发生于公元前338年波奥蒂亚境内喀罗尼亚附近,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称霸希腊的决定性的战役。腓力二世领导色萨利、伊庇鲁斯、埃托利亚、北福基斯、罗克里斯联军,击败雅典和底比斯联军,马其顿的大获全胜确定了马其顿崛起,也开始马其顿在希腊的霸权序幕。

  • 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是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美国陆军第六军司令部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此条约不仅构成规定日本从属美国的法律依据,而且使美国可以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条约正文全名:《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英文:Treaty of Security and Safeguard

  • 气象卫星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以及卫星导航系统反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