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波战争的背景

苏波战争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92 更新时间:2024/2/14 9:13:07

苏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2月——1921年3月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

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国,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目标是控制同样的领土,那些地方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失去。

两国都声称自己获胜。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声称成功的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而苏俄则声称波兰东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击退,认为那是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的一部分。

战争背景

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未加以详细说明,战后1917年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俄国内战;同盟国从东部阵线撤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尝试独立。

波兰的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认为这是波兰向东拓展疆土的有利时机,计划通过联合中东欧其国家建立一个波兰化的联盟海间联邦,作为对付德国和俄国帝国主义再度出现这一潜在威胁的防波堤。弗拉基米尔·列宁则认为红军可以经由波兰支援德国共产党,并在欧洲其他地方制造革命。

在苏联和俄罗斯论述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的著作中,都使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之所以说这个概念模棱两可,就在于它模糊了苏维埃俄国领土当时的实际情况。这个概念涵盖了当时的苏维埃俄国、苏维埃乌克兰、苏维埃白俄罗斯,甚至还囊括了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

而这时,苏维埃俄国的领土并不包括整个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苏维埃俄国只是通过红军的军事行动,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但是,在苏维埃俄国国家领导人的眼中,这些国家和土地应是属于苏维埃俄国管辖范围之内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与苏维埃俄国非一个国家的情况,列宁1920年2月2日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有过阐述。

他说,苏维埃俄国对邻国执行的是“紧密联盟的政策”:“不言而喻,我们对乌克兰共和国执行的也是这样的政策,而且更加完善了。这里问题比较简单,因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之间以前就订立了条约。这个条约意味着两个共和国在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联邦关系。

”一个“联邦关系”揭示了苏维埃俄国与乌克兰的实质性关系——“邻国”。至于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它们在政策和件上是被看成“独立”国家的,而在实际上它们又常被视为苏维埃俄国有权干预的土地。

1919年10月25日,托洛茨基提出为了追击尤登尼奇残部,可以兵发爱沙尼亚:“应该利用爱沙尼亚农民渴望和平的心理使他们明白,如果尤登尼奇撤往爱斯兰而没有遭到他们的反击,战争势必将转入爱斯兰境内。”

苏维埃俄国虽然是十月革命的产物,而在俄波领土问题上却持有顽强的历史观点。尽管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8月29日颁布法令,宣布:“由前俄罗斯帝国与普鲁士和奥匈帝国政府缔结的、涉及瓜分波兰的条约,因其与民族自决的原则、与承认波兰人民的不可剥夺的自主和统一的俄罗斯人民的革命法制意识相违背,由本法令予以彻底废除。”

而在实际上,苏维埃当局却一直把波兰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的边界看成是“俄波边界”,而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皮尔苏茨基政府却试图为夺回波兰在历史进程中被四邻瓜分去的领土而诉诸武力。

苏维埃俄国在这方面也是一刻没有放松准备,波乌、波白边界的争夺在新形势下如地火般运行。国内战争全面爆发期间,苏维埃俄国在波乌、波白边界的战略部署和战术行动方面一直是苏维埃俄国运筹帷幄的重点。

为此而成立的西方面军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这个方面军负责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波兰的军事行动。

总的决策是:为了掌控这些民族的领土,为了在这些领土上设防来维护苏维埃俄国的利益,苏维埃俄国政府决定建立苏维埃民族军。西方面军的建立表明苏维埃俄国政府不会在“俄波”历来的边界问题上作出让步。

但是,皮尔苏茨基政府却偏偏要在边界领土问题上作文章,它想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瓜分过波兰的大国的削弱,向东西方扩大自己的疆土。皮尔苏茨基认为,现有的边界是大国强加于波兰的,到了波兰人回到自己原先的归属地的时候了。

1918年秋天,皮尔苏茨基从东部边界着手,联合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力量,试图将波兰的东部边界向东推移。对于波兰政府和波兰民族来讲,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与迸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社会党左派都怀有重建国家的“故国情结”,而皮尔苏茨基恰恰是波兰社会党左派,他领导的政府也打着“社会主义”、“工农政府”的旗号。

因此,在他身上出现这样的“故国情结”也就有着深厚的社会和政治基础。重建波兰,甚至是“大波兰”,就成了印有皮尔苏茨基符号的“波兰爱国主义”,或许是“波兰沙文主义”。所以,皮尔苏茨基出兵苏维埃俄国在波兰国内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对。

1919年1月28日,托洛茨基在一封致季诺维也夫、抄送列宁的电报中就提出:“最近的情报都表明波兰人极有可能发起全线进攻。您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同一天,苏维埃政府发表了《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告波兰政府和波兰人民书》,其中人民委员会对波兰人民强调,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对波兰政策的依据是民族自决的不可动摇原则,并郑重声明:“红军不会越过现有的白俄罗斯战线的地界”,在乌克兰一线,“苏维埃军队不会向目前所占地界的西部开展任军事行动。”

苏维埃政府还保证,不与第三方缔结反波兰的任何协议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俄波间的一切问题。

2月2日,列宁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波兰问题非常尖锐”,并且给波兰政府和波兰问题定了性:“除资产阶级的、保守的、地主的波兰外,除波兰一切资本主义政党势力外,协约国的各个国家都在拼命挑唆波兰同我们作战。”

列宁还在讲话中再次极力驳斥了红军要打波兰的说法。这次会议通过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告波兰人民书》。

皮尔苏茨基于1920年4月12日下令进攻基辅,开始了向苏维埃俄国索要“被俄国占领的土地”的军事行动。这大大触犯了苏维埃俄国的爱国主义,也同样伤害了苏维埃俄国几乎所有领导人都怀有的“世界革命”的激情和向往。一个被苏维埃俄国领导人视为应是世界革命“红色桥梁”的波兰怎么能成为反对苏维埃俄国的“通途”呢?

于是,波兰的爱国主义就与苏维埃俄国的爱国主义相碰撞了。4月29日,俄共(布)中央发表文告,呼吁工人和农民、“尊敬的俄罗斯公民”起来保卫苏维埃共和国。被列宁批判过的俄国传统的爱国主义和俄国这个概念第一次被苏维埃政权看做是赢得对波战争的武器,而且在俄国爱国主义这面旗子下,所要达到的就不仅仅是对波战争的胜利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苏波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指1920年前后苏维埃俄国与波兰之间的战争。东欧混乱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整个东欧陷入动乱。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

  • 两次掷出窗外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捷克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新教徒上街示威,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信徒。随著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

  • 苏德战争中苏联胜利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

  • 掷出窗外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又称布拉格抛窗事件(捷克语:Pražska defenestrace,德语:PragerFenstersturz,又译布拉格掷窗事件)是发生于布拉格的历史事件,为波希米亚人对罗马教廷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反抗,共有两次,分别发生于1419年与1618年,第一次事件引发了胡斯战争,第二次事件则成

  • 1944年7月3日:白俄罗斯独立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白俄罗斯独立日是每年的7月3日,也是其国庆日。2018年7月3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阅兵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应白俄罗斯国防部邀请,首次参加该阅兵式。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ікаБеларусь,英语:The Republic of Belarus),简称白俄罗斯,是位

  •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它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意志帝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

  • 巨石阵搭建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自从巨石阵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它的出现一直在猜测。这么巨大的石头究竟是怎么搭建起来的呢?这成为长久无法破解的一大谜团。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史前当然没有大型吊车等工具,先人是如何把这些重达数十吨的大石头高高架起来的呢?这样奇怪的阵势引来后人连绵不绝的猜测,这些巨大的石头阵究竟是如何搭建的呢?从普利塞里山脉

  • 揭秘巨石阵石料来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巨石阵的英文名字叫做“Stonehenge”。"Stone"意为“石头”,henge意为“围栏”(王同亿主编的《英汉辞海》:“henge,在英格兰发现的青铜时代的一种圆形构筑物(如木构),周围有埂和沟”)。在英国人(British)的心目中,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而在近日,科学家们已经解决了关于巨石阵

  • 巨石阵作用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几个世纪以来,没有人知道巨石阵的真正用途,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建造了巨石阵,而古老的传说和人们的种种推测,让巨石阵更增加了神秘的氛围。许多年以来,巨石阵吸引了众多的人们对它进行考察,人们对这座巨石阵的用途做出了种种猜测。一些人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土堤内侧有多处墓穴,便据此推测它是古代部落酋长的坟墓。而出土

  • 龙卷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cumuliform clouds)底部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包括美洲内陆、澳洲西部、印度半岛东北部等,常见的发生时间是春季和夏季。按形态和产生环境,龙卷风可以分为多涡旋龙卷、陆龙卷(landsp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