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卷风简介

龙卷风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42 更新时间:2024/1/23 14:43:18

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cumuliform clouds)底部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包括美洲内陆、澳洲西部、印度半岛东北部等,见的发生时间是春季和季。

按形态和产生环境,龙卷风可以分为多涡旋龙卷、陆龙卷(landspout)、水龙卷(waterspout)等。龙卷风在观测上表现为狭长的漏斗云(funnel cloud)或类似形态的尘土/水柱。龙卷风的风速通常在30至130米每秒,直径小于2公里,活动范围在0至25公里不等,持续时间在10分钟左右,强度按增强的藤田级数(Enhanced Fujita scale,EF)可分为5个等级。

龙卷风的产生条件包括近地面的风切变和显著的垂直运动/不稳定能量,雷暴(thunderstorm)是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理想环境,也是引发龙卷风的主要原因,其中由超级单体(supercell)引发的龙卷被称为超级单体龙卷(supercell tornado),其它情形被称为非超级单体龙卷(nonsupercell tornado)。超级单体龙卷强度的强度和规模通常大于非超级单体龙卷。

龙卷风是一类气象灾害,其经过之处,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现代业务天气预报可以通过高频率的地面台站和遥感观测对龙卷风进行预警,但对预报经验有较高要求。此外一些地区也对龙卷风使用人工观测,此类项目被称为“风暴追踪(storm spotting)”。

简介

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强烈的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

从积雨云中伸下的猛烈旋转的漏斗状云楼。它有时稍伸即隐,有时悬挂空中或触及地面。龙卷风漏斗云的轴一般垂直于地面,在发展的后期,当上下层风速相差较大时,可成倾斜状或弯曲状。

其下部直径最小的只有几米,一般为数百米,最大可达千米以上,上部直径一般为数千米,最大可达10公里。龙卷风的尺度很小,中心气压很低,造成很大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导致强烈的风速,中心风速可达100-200米/秒。

由于气流的旋转力很强,常将地面的水、尘土、泥沙挟卷而起,其破坏力变动范围很大,弱者仅能卷起稻草捆和(或)衣物强者可按树倒屋,至把人、畜也一并升起,经过水面时可吸水上升如柱,(这时称水龙卷),所以龙卷风范围虽小,但造成的灾情却很严重。

龙卷风的移、移速是由其母云(产生龙卷的积雨云)的移动决定的,母云的移速通常为每小时40-50公里,最快可达90-100公里。其移动路径多呈直线,一般只有几公里,个别可达数十公里。龙卷风是强对流天气的产物,常发生于北纬20-50度地带低层大气层结具有很大对流不稳定的地区,往往与锋面、气旋或非热带性雷暴相伴随。

登陆后的热带气旋移到中纬趋向衰亡时,也很易出现龙卷风,有时还可出现在热带地区。根据龙卷风产生的地区可分为陆龙卷(产生在陆地上空)和水龙卷(产生在海面或水面上空)。龙卷风很难预报,测雨雷达也未直接观测到过。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龙卷风的主要类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强烈的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从积雨云中伸下的猛烈旋转的漏斗状云楼。它有时稍伸即隐,有时悬挂空中或触及地面。龙卷风漏斗云的轴一般垂直于地面,在发展的后期,当上下层风速相差较大时,可成倾斜状或弯曲状。其

  • 龙卷风的探测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龙卷风,是一种具有一定破坏力的自然现象。一般情况下,龙卷风是一种气旋。它在接触地面时,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为250米左右,最大为1000米左右。在空中直径可有几千米,最大有10千米。极大风速每小时可达150千米至450千米,龙卷风持续时间,一般仅几分钟,最长不过几小时。所到之处万物遭劫。龙卷风漏

  • 龙卷风的防范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龙卷风是一类气象灾害,其经过之处,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现代业务天气预报可以通过高频率的地面台站和遥感观测对龙卷风进行预警,但对预报经验有较高要求。防范措施(1)龙卷风发生是和强烈发展的积雨云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雷雨云。龙卷风出现时天空往往乌天黑地(云层低而深厚、亮

  • 北斗三号系统的发展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中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

  • 兀鹫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兀鹫属(学名:Gyps):共有8种。体长95-105厘米,尾长24-29厘米,翼展240-280厘米,体重6-11千克。是一属大型的褐色鹫。头和颈部羽毛概退化而裸露。身体和上翼羽毛呈淡棕色至深棕色或褐色。胸腹部羽毛浅色羽轴纹较细。尾呈平形或圆形而非楔形。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具黑色蜡膜;脚暗淡绿黄色。

  • 辛酉政变的背景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辛酉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此次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为赞襄政务大臣(又称顾命八大臣),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其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简介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在今河

  •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又称马戛尔尼来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想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1793年农历八月十三日(乾隆八十大寿),乾隆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马戛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

  • 麦田怪圈的发现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最早的麦田怪圈被认为是来自1678年的一份轶闻小报道。在名为《割麦的魔鬼(全称:The Mowing-Devil: or, Strange News out of Hartford-shire)》的图画中,一个恶魔手持镰刀在麦田里做了一个椭圆形,此图被当作是17世纪就存在怪圈的证据。不过插图显示魔鬼

  • 麦田怪圈的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麦田怪圈是在麦田或其他农田上,通过某种神秘的力量把农作物压平,产生出的几何图案。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人在汉普郡和威斯特一带屡屡发现怪圈,而且大多是在麦田里,所以正式将它命名为“麦田怪圈”。30多年来,科学界对怪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存在争议,关于它的成因,世人也有多种看法。人为形成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 揭秘麦田怪圈的各种图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麦田怪圈(Crop Circle),是指在麦田或其它田地上,透过某种未知力量(大多数怪圈是人类所为)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来的几何图案。草圈草圈一般出现在3~5月,常常是每年最先出现的圈。草圈多现于荷兰。油菜圈油菜圈多现于4~6月。麦田圈出现最多、最精美的地方——英国威尔特郡每年的麦田圈,往往是从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