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58年6月27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58年6月27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84 更新时间:2024/1/19 2:17:10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约章程》,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朝与法国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和《中英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

签约背景

19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特权。但是西方侵略者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企图清政府索要更多的特权。1856年,为扩大在华权益,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也借广西西林“马神甫事件”派出远征军,与英国共同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

。1858年(咸丰八年)5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口,逼近天津城,扬言进攻北京。5月29日,清政府被迫派桂良花沙纳为全权代表,赴天津谈判。桂良等人与法国专使葛罗的谈判于1858年6月15日正式开始。谈判中,桂良等人在葛罗的胁迫下,被迫同意了法国提出的大部分条款,但对公使驻京及允准法国商人入内地购买物产两项不敢应允。

葛罗假装作出让步,将公使驻京一条改为使节有重务办理时,可以侨居北京,但又规定如清政府给他国使节长驻北京的权利,法国也自然享有。对于法商入内地一条,葛罗也宣布放弃。因为葛罗知道这两项侵略要求必定会被英国所坚持,写入中英条约,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法国同样可以“均沾”。在条约拟定后,葛罗并不急于签字,而是等候中英谈判的结果。6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法国最终如愿以偿,于是《中法天津条约》于1858年6月27日正式签订。

主要内容

《中法天津条约》共42款,另有《和约章程补遗》6款,主要内容有:

1、法国公使若“有本国重务办理,皆准进京侨居”,将来若准别国公使驻北京,法国亦照此办理。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官。

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淡水、登州、江宁六口,法国人及其家眷可在通商口岸居住、贸易、工作,可以自由雇佣中国人,可于各通商口岸租赁房屋或行栈存货,或租地自行建屋建行,也可以建造教堂、医院、周济院、学校、墓地。倘有中国人将法国教堂、墓地触犯、毁坏,清地方官须严拘重惩。

3、法国人可以前往内地游历、传教。入内地传教之人,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

4、法国兵船可以在各通商口岸停泊。

5、法国人与中国人争讼无法调停,应由中、法官员会同办理,秉公完结;法国人与中国人争斗,犯法者系法国人则由法国领事官审明,照法国法律治罪,犯法者系中国人则由中国官员严拿审明,照中国律例治罪;法国人与第三国人的争执事件,中国官员不必过问。

6、“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大法国亦与焉”。

7、将西林县知县鸣凤革职并永不叙用,中国赔偿法国商民损失及军费200万两,赔款缴清,法军退出广州城。

条约影响

《中法天津条约》是清政府在法国侵略者的威逼下签订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是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通过这个条约,中国被迫开放新口岸,允许内江通航通商,使法国殖民者可以进一步进入中国进行掠夺,给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69年6月27日:石墙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石墙事件”(英语:Stonewall riots)在同性恋维权的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引发了美国同性恋群体维权的行动,并扩展到世界范围内。一个强大的同性恋维权组织“同性恋解放阵线”成立。背景1950与1960年代,美国的司法制度仍严重歧视同性恋,其程度甚至更甚于某些华沙公约组织国家。美国早期

  • 1927年6月27日:日本召开东方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召开的东方会议有三次:即1921年5月原敬内阁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6月底至7月初田中义一首相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8月森恪在大连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关于各自的名称,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大本营陆军部》一书的引用资料中,把森恪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

  • 仁川登陆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登陆战(朝鲜语:인천상륙작전)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战役开始于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结束。战役背景在仁川的主要进攻开始前7天,一个联合中央情报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代号楚蒂·积臣,派出一组游击队到仁川,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尤金·克拉克率领在港口入口的永兴一个岛屿登陆,在这里他

  • 仁川登陆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在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第一次是在1950年7月18日在浦项的登陆,但当时行动不是在敌人的占领区内进行及没有遇到抵抗。战役过程在战役中的小舰队由詹姆斯·贝斯特指挥,他是两栖作战的专家,贝斯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很多两栖登陆行

  • 仁川登陆作战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但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开始反攻,向北的进攻停止于鸭绿江。战役结果在仁川的朝鲜军之抵抗被清除后,补给及增援的行动立即开始,海军工程营及水中爆破大队(UDTs)已经到达与海军陆战队一起在绿滩建设了浮筒码头及清除了

  • 米格走廊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中期以后,中国与苏联空军MiG-15多次成功地拦截美军战机,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一般以为“米格走廊”上的驾驶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事实上苏联是作为空军主力秘密参战。斯大林命令国防部长华西列夫

  • 鸭绿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鸭绿江[yā lù jiāng](满语:Yalu ula,韩语:압록강,罗马音:amnokgang),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江中的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

  • 北极熊团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北极熊团是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的1支团级部队。志愿军在此役在无空中火力支援下,运用纵深穿插战术、夜战、伏击等战术,付出了大量伤亡的巨大代价,击溃对手获得胜利。联合国军这1支以2个步兵营为主的团级部队在朝鲜战争的长津湖战役中被击溃前,依赖强大的火力和空中火力支援抵挡志愿军2到3个师达4天之久,否则美国海

  • 骚扰电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骚扰电话是指推销产品或者是一些冒充警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以及故意电话骚扰的行为。手机管家安全专家表示,普通手机用户防范骚扰电话、垃圾短信、诈骗电话的主要方法是保护好个人信息,同时学会使用手机安全软件。此外,有效根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需要产业链携手共同努力,运营商、公安、工商、工信部、手机安全厂商

  • 实尾岛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20世纪60年代末,南北朝鲜之间局势紧张,双方都展开了疯狂的间谍与刺杀行动。1968年,南北朝鲜的紧张对峙达到沸点,北朝鲜在军队里成立了一个31人的敢死队,派他们前往韩国汉城刺杀总统朴正熙。1968年1月21日深夜,31名敢死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重重防御的非军事区,经过五天艰难的山中跋涉,直逼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