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事件

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08 更新时间:2024/1/2 15:49:39

波兹南事件(波兰:Poznański Czerwiec(波兹南六月事件);英文:Poznań1956 protests(波兹南1956年抗议运动)、Poznań1956 uprising(波兹南1956年起义))是波兰人民共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因发生在波兰中西部城市波兹南而得名。

事件爆发于1956年6月28日,于同年6月30日结束。波兰政府的镇压行动导致了至少74人死亡,800人受伤,包括一名13岁的少年罗莫克·斯恰乌科夫斯基(Romek Strzałkowski)遭到波兰政府军的杀害。波兹南事件是波兰逐渐摆脱苏联政治控制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背景

波兹南事件是1948年-1953年间波兰人民共和国模仿苏联模式所造成的恶果。这种模式就是在庞大的官僚机构的指导下,实行一元化领导,同时产生了个人崇拜和种种残暴现象。在经济领域则依靠强迫集体化、加速重工业化、扩大积累比重等手段,来追求物质指标。指标的实现给官僚的事业来了利益,但往往是以损害人民利益为代价的。

在经济指导思想上,波兰政府片面的强调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结果出现了周期性的比例失调,生产下降、倒退。在国民收入的使用和分配上,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方针,造成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市场商品紧缺。因此人民有理由认为,党只对完成指标感兴趣,而不关心他们的生活。

在政治方面,波兰政府对斯大林时期犯下的错误讳莫如深。波兰党内的斯大林主义者意识到改革正在损害他们的自身利益,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削弱了他们的特权和地位,追究历史责任会使他们的不光彩的一面公诸于世,这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斯大林体制所造成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缺乏民主,这些事实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积聚了不满和愤怒。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波兰社会开始解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现象得到了初步纠正,在政治方面也出现了松动。但是改革受到保守派的阻碍,进展缓慢甚至有停顿的危险,因此使人民丧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所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传出,在波兰引起极大反响,使得人民内部长期积聚的不满爆发了。

后续

波兰总理西伦凯维兹于1956年6月29日发表广播讲话,强调波兹南事件是“帝国主义代理人”和“国内地下分子”精心策划的挑衅活动。

1956年6月30日,波兰政府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将原机械工业部部长费德尔斯基降职,将波兹南采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制造厂征收的税款分期返还给该厂工人,为事件中的受难者举行安葬仪式等。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使骚乱终于平息下来。

整个7月,盖莱克领导一个党政委员会,调查波兹南事件的背景和起因,调查的结果不曾公布。1956年9月27日~10月22日,波兹南法院开庭审判罢工事件参与者,22人被判刑。

波兹南事件发生在国际博览会期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哈马尔舍尔德正在波兰访问,许多外国客人目睹了波兹南事件,感触颇深。西方媒体则纷纷谴责波兰政府的粗暴行径。

同年10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二届八中全会,被批评为“有右倾民族主义倾”的哥穆尔卡当选为波兰中央第一书记,新改组的党中央为波兹南事件平反,释放被捕者。

哥穆尔卡说:“把痛心的波兹南悲剧说成是帝国主义特务挑起的,这种笨拙的企图在政治上是非幼稚的”、“波兹南工人抗议的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歪曲”。统一工人党二中全会的召开引起了苏联的强烈不满,为此赫鲁晓夫突然飞抵华沙。波兰统一工人党对苏联的干涉极为愤慨,双方发生激烈争论。在波兰强烈要求下,苏联最终将包围华沙的驻波部队全部撤回基地,并将担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调回苏联。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9年6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开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广州地铁1号线(Guangzhou Metro Line 1)是广州市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于1997年6月28日一期工程观光试运营(西塱站至黄沙站),1999年2月16日开通二期工程运营(黄沙站至广州东站),于1999年6月28日正式运营(西塱站至广州东站),标志色为黄色。广州地铁1号

  •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凡尔赛和约》(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又称:《凡尔赛条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背景:1918年11月11日,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也即巴黎和会,P

  •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所以塞尔维亚从此把6月28日称为“国耻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

  • 1712年6月28日:让·雅各·卢梭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让·雅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

  • 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合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联合国军”(英语:United Nations Command),是1950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美国以朝鲜战争为由提出“建议联合国成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为制止武装进攻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必需的援助。”并且提出以集体安全为理由制裁朝鲜的决议。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防部共同起草一项提案,提出

  • 世界航天奖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航天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置的航天最高奖,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天医学、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航天科技人员。2020年6月,嫦娥四号工程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于登云,嫦娥四号工

  • 艾美奖是什么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艾美奖(Emmy Awards)是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第一届颁奖礼举行于1949年,地位如同奥斯卡奖于电影界和格莱美奖于音乐界一样重要。黄金时段艾美奖(Primetime Emmy Awards)由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ATAS)颁发。日间艾美奖(Daytime Emmy Awards)由国家电视艺

  • 1900年6月29日:诺贝尔基金会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诺贝尔基金会,是根据阿尔弗里德·诺贝尔遗嘱的规定建立起来的。他的这项遗嘱于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在他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日去世前大约一年的时间,于巴黎签署的。管理这个基金会和奖金颁发机构的章程,是由瑞典国王于一九零零年六月二十九日在议会颁布的。因此,这个基金会的出现,是在阿尔弗里德·诺贝尔死

  •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青藏铁路(英文名称:Qinghai-Tibet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

  •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成功着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