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5年8月11日:藤野严九郎逝世

1945年8月11日:藤野严九郎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84 更新时间:2024/1/11 5:43:35

藤野严九郎(英:Fujino Genkuro;1874年7月11日~1945年8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毕业于爱知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日本医生、教授。藤野严九郎因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

藤野在读小学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过汉学。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896年10月毕业,并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同年7月开始,在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

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现东北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科专门校并入,成立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日本宣布投降的4天前)在福井逝世。

人物生平

藤野先生生于1874年7月1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严九郎排行老三。他在读小学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过汉学。

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896年10月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

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同年7月开始,在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

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员、学生原班未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

藤野因生活关系,认为可以搞一搞耳鼻喉的工作,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就业。

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日本宣布投降的4天前)在福井逝世。

人物简评

藤野严九郎在战后被认为是对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

1961年在福井市建立了纪念碑。

1983年5月18日,鲁迅的故乡绍兴市和藤野的故乡芦原町(现芦原市)结成友好城市。

1984年7月,他的故居被改造成藤野严九郎纪念馆。他生前任教的日本东北大学(原名东北帝国大学)设立了“东北大学藤野先生奖”。《藤野先生》作为中日两国的语文课课文,他的名字也广为人知。

2006年,北京的鲁迅博物馆和藤野的出生地福井县芦原市分别东北大学赠送了鲁迅和藤野的胸像。

结缘鲁迅

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藤野生活朴素,当时教授上课,来回都坐人力车,而藤野则是步行,他住在空堀町,离仙台医专有步行三五分钟的距离。

鲁迅离开仙台前曾到他家去过,他送给鲁迅一照片,背面写上:“惜别藤野谨呈周君。”鲁迅为了安慰藤野,曾故意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是有用的。”据说后来藤野跟侄子藤野恒三郎说过:“周君是个好学生……但不是当医生的人。看来是为研究生物学才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恒三郎说,听藤野先生的口气,他是相信了鲁迅分别时为安慰他而说的想学生物学的话。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11年8月11日:爱沙尼亚国防部大楼枪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爱沙尼亚当地时间2011年8月11日15时30分(北京时间2011年8月11日20时30分)左右,一名54岁的爱沙尼亚国防部办公大楼内一名安保人员当天企图闯入国防部大楼,在入口处同警卫发生冲突,在楼内引爆一枚炸弹后与其他安保人员发生交火,并劫持一名同事作为人质。并用手枪同警卫对射,事发后,警方迅速封

  • 1833年8月11日:木户孝允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木户孝允(木戸孝允きどたかよし;又名きどこういん)(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为幕末到明治时代初期活跃的武士、政治家。赠从一位勋一等。长州藩藩士,所谓“长州阀”的巨头。与萨摩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并称为“维新之三杰”。幕末时期以通称“桂小五郎”,为尊王攘夷派中心人物。维新后分

  • 223年8月11日:著名谋士贾诩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贾诩jiǎ xǔ(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也。凉州系的代表人物,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后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师,死后配享魏文帝庙。董卓原为武威郡守张奂军司马,而贾诩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

  • 白狼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临时持麾的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因此,白狼山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

  • 1919年8月11日:《魏玛宪法》正式生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魏玛宪法》(德语:Weimarer Verfassung)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年—1933年)的宪法,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现今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德国基本法》仍保留着魏玛宪法的少许条文。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

  • 1607年8月11日:傅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傅山(1607.8.11-1684.8.2)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

  • 2000年8月12日:第一个国际青年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设立的节日。第一个国际青年节是在2000年8月12日。联合国在1999年通过了第54/120号决议,将每年的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节。国际青年节的设立为各国政府重视青年问题提供了契机。各地在国际青年日这一天,会举办演唱会、

  • 1759年8月12日:库勒斯道夫战役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库勒斯道夫战役(Battle of Kunersdorf),也有翻译成库涅斯多夫战役的,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在1759年8月12日爆发的一场战役。是腓特烈大帝输的最惨的一仗,4.8万的普鲁士军队第二天能集合起来的没超过3000人,腓特烈二世战后一度绝望的都想自杀。战役损失而俄军方面,

  • 1992年8月12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英语: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是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签署的关于三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该协议由美、加、墨三国组成,经过几年协商,在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18年12月,美国、墨西哥与加拿大领导人

  • 1837年8月12日:慈安太后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孝贞显皇后一般指慈安太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咸丰帝的第二任皇后。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咸丰二年(1852)二月被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进内诏封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六月已拟为皇后,其嫔妃册封典礼均未举行;十月立为皇后,时年十六,少于文宗六岁。她生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