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火星蓝莓的成因

火星蓝莓的成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4 更新时间:2024/1/11 5:44:17

美国宇航局的“机遇”号火星车在“奋进”陨石坑附近发现弹珠形蓝色奇异物体,被形象地称之为“火星蓝莓”。

首次发现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机遇”号火星车首次在“奋进”陨石坑附近发现弹珠形蓝色奇异物体,被形象地称之为“火星蓝莓”。

成因猜测

流水残

科学家一度认为这些“蓝莓”是一个重要证据,证明几十亿年前的火星地表曾出现流水。但根据夏威夷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火星蓝莓”不过是小陨石在穿过火星大气层过程中分裂后留下的残余,无法证明火星古代曾出现流水。

火山岩浆

“机遇”号项目组首席研究员史蒂夫-斯奎尔斯表示:“这些物体的外部似乎易碎,中部则较为柔软。它们的密度、结构构成均存在差异,分布也不同。因此,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有趣的地质学谜团。”一种理论认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了这些小球,而不是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在“火星蓝莓”内,科学家发现大量赤铁矿,说明它们在地下水穿过多孔岩过程中形成。水流能够导致一系列化学反应,促使铁矿变成小球。不过,这一理论无法解释“蓝莓”的尺寸为较小。

夏威夷大学科学家在发表于《行星与空间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论中指出,陨石撞击是一种更令人信服的解释,能够解释“火星蓝莓”的外形和构成。研究领导人努帕姆-米斯拉在接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约瑟夫-本宁顿-卡斯特罗的采访时说:“这些小球的任何一种物理特性都与凝固模型不匹配,但陨石理论能够解释它们的所有特性。”

陨石撞击

夏威夷大学科学家的研究论文将目光聚焦这些火星赤铁矿石的一致性。绝大多数“火星蓝莓”的直径都在0.16英寸(约合4毫米)左右,通常不超过0.24英寸(约合6.2毫米)。米斯拉教授指出“火星蓝莓”的尺寸差异可以用陨石撞击解释。研究人员发现一颗直径1.6英寸(约合4厘米)的陨石能够产生1000颗直径0.16英寸(约合4毫米)的小球,分布在面积广阔的区域内。

然而,这些理论同样引发争议。一些科学家指出这一理论未能参考一些关键因素。纽约石溪大学地球学家蒂莫西-格洛奇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说:“虽然某些物体会在穿过火星大气层过程中熔化,但这些小球并非在一些高温事件中形成。”格洛奇指出“机遇”号对“火星蓝莓”进行的分析显示这些小球在低温过程中形成。

火星

火星是位居太阳系适居带边缘的一颗星球,是太阳系最有可能出现地外生命的星球。而如今,科学家已经通过研究发现火星地表上面存在过几十万年的水但随后干涸了,而科学家估计火星地下水蕴含可能极为丰富,如果有生命可能是居住在火星地底下的。2000年12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一由火星"环球探测者号"卫星拍摄的火星沉积岩照片。有关专家就此判断,数十亿年前,火星上曾有湖泊存在,在这里或许能找到生命遗迹。

不过,想要马上找到火星生命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还没有登上火星,而且凭借科技想要移民火星是不可能的,关于火星到底有没有火星人之内的只有等到人类彻底对火星进行全面探测才知道。

将来人类若对外星殖民,由于火星的友善条件(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最像地球),它的多方面都适合人类居住,是我们外太空殖民的第一站。

已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水,且曾经可能有生命出现。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45年8月11日:藤野严九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藤野严九郎(英文:Fujino Genkuro;1874年7月11日~1945年8月11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毕业于爱知医学校(现名古屋大学),日本医生、教授。藤野严九郎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藤野在读小学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过汉学。18

  • 2011年8月11日:爱沙尼亚国防部大楼枪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爱沙尼亚当地时间2011年8月11日15时30分(北京时间2011年8月11日20时30分)左右,一名54岁的爱沙尼亚国防部办公大楼内一名安保人员当天企图闯入国防部大楼,在入口处同警卫发生冲突,在楼内引爆一枚炸弹后与其他安保人员发生交火,并劫持一名同事作为人质。并用手枪同警卫对射,事发后,警方迅速封

  • 1833年8月11日:木户孝允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木户孝允(木戸孝允きどたかよし;又名きどこういん)(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为幕末到明治时代初期活跃的武士、政治家。赠从一位勋一等。长州藩藩士,所谓“长州阀”的巨头。与萨摩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并称为“维新之三杰”。幕末时期以通称“桂小五郎”,为尊王攘夷派中心人物。维新后分

  • 223年8月11日:著名谋士贾诩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贾诩jiǎ xǔ(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也。凉州系的代表人物,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后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师,死后配享魏文帝庙。董卓原为武威郡守张奂军司马,而贾诩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

  • 白狼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临时持麾的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因此,白狼山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

  • 1919年8月11日:《魏玛宪法》正式生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魏玛宪法》(德语:Weimarer Verfassung)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年—1933年)的宪法,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现今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德国基本法》仍保留着魏玛宪法的少许条文。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

  • 1607年8月11日:傅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傅山(1607.8.11-1684.8.2)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

  • 2000年8月12日:第一个国际青年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设立的节日。第一个国际青年节是在2000年8月12日。联合国在1999年通过了第54/120号决议,将每年的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节。国际青年节的设立为各国政府重视青年问题提供了契机。各地在国际青年日这一天,会举办演唱会、

  • 1759年8月12日:库勒斯道夫战役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库勒斯道夫战役(Battle of Kunersdorf),也有翻译成库涅斯多夫战役的,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在1759年8月12日爆发的一场战役。是腓特烈大帝输的最惨的一仗,4.8万的普鲁士军队第二天能集合起来的没超过3000人,腓特烈二世战后一度绝望的都想自杀。战役损失而俄军方面,

  • 1992年8月12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英语: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是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签署的关于三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该协议由美、加、墨三国组成,经过几年协商,在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18年12月,美国、墨西哥与加拿大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