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22年5月28日:澳门捷成事件

1922年5月28日:澳门捷成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4 更新时间:2024/2/11 22:20:03

捷成事件发生于1922年5月28日起,是澳门历史上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取名自事件发生翌日(5月29日)在白眼塘捷成戏院旧址的严重警民冲突,而又称为葡警屠杀华工事件是因为在该次冲突中葡萄牙警察民工乱枪扫射,造成约200人死伤。事件使当时的澳门陷于一片萧条,澳门人口亦一度减少超过七成,澳门工运也受到重大挫折。

背景

20世纪初,葡萄牙和中国相继推翻帝制后,中国与葡萄牙在澳门的地位和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同时中国人民要求收回澳门主权的呼声渐大,不过葡萄牙仍然坚持沿用以往在满清时期立条件时所持的划界,而每次谈判双方均无法达成共识,都使中葡关系陷于低潮。加上在事件发生前澳葡政府单方面在澳门填海造地以及发生葡萄牙海军炮轰中国军队事件,更使中葡关系转趋紧张。

起因

1922年5月28日,一名非洲籍的葡国士兵在新马路街头调戏中国妇女,途人见状大为愤怒,当场殴打该名葡兵,其后不断有群众加入殴斗。后来葡警到场喝停事件,但只指群众扰乱治安,并拘捕了其中三名参与殴斗的工人。消息传出后使澳门市民相当不满。

事件经过

5月28日晚上,澳门联合总工会、六团、工亲爱会等工会社团在江南茶楼商讨保释事宜,议后派代表到瑞安码头第一警区白眼塘警署(即捷成戏院旧址)要求释放该三名工人,不过警方拒绝。同时有近万名市民和工人包围警署,通宵声援,而当局则派出非洲黑人军队支援葡警。至5月29日清晨,警方要求在场民众散开以便警署换班,但遭民众拒绝,致使军警向在场民工开枪镇压,导致70死130多人受伤。其后更有传当局将在场尸体装船运走,并抛进大海。

结果再度挑起了市民的不满情绪,其后澳门工人发动全澳罢工、罢市、罢课以表示抗议,同时有七万多名市民返回中国内地避居,使当时澳门几乎顿成死市。6月1日,澳葡政府下令所有行业必须即日复业,并将牵涉罢工的68个工会解散。

事件传到中国大陆后大为震惊,6月1日广州市有逾万名群众自发举行“国民对葡大会”,要求中国政府尽快把澳门主权收回。其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联同其他九个团体向全国人民发出传单,以号召抗议澳葡政府。传单中则有以下字句:

“葡萄牙官员这种野蛮暴行,简直把中国人看做蝼蚁,……如果认为这仅仅是广乐的事件而不加抗议的话,那么我们国家不久就要灭亡了。……事关国家安危和工人荣誉,大家应团结一致起来奋斗。”

6月2日,澳门工会派出两名代表赴广州与孙中山及时任外交部长伍廷芳会面,要求派出巡洋舰进入澳门支援抗议澳葡政府的行动,并得到接纳。6月4日,葡萄牙驻广州领事接获中国政府提出的三项要求:

将所有非洲军队撤离澳门;

赔偿被害华人的损失;

在澳门实施永久禁烟和禁赌。

不过葡萄牙驻广州领事在三日后回应指是次开枪镇压是澳门内部的事,中国政府无权干涉,澳葡政府并没有任意杀害华人。6月10日,葡萄牙驻广州领事再次接到中国政府的信件,要求澳葡政府道歉,并要求严惩开枪射杀民工的军警和履行之前提出的三项要求。

但几天之后,当时的广东省省长陈炯明发动六一六事变,迫使广东国民政府调整兵力,因此削弱对澳葡政府的压力,而人民对捷成事件的视线也被转移,澳葡政府借此暂时避过了捷成事件的责任。直至同年11月,澳葡政府与工人代表再度对话,并答应向受害民工发抚恤金,且恢复被解散的工会,事件才告一段落。

影响

事件后,澳葡政府曾一度封锁有关事件的舆论,并对公众活动实行管制;而事件期间澳门的市民纷纷返回中国大陆避居,使当时澳门人口由不足十万人一度减少至只有两万人,虽然随后几年大部份居民逐渐回流返澳门,但澳门工运仍然受滞达20年。白眼塘警署于事件后不久亦被拆卸。

而澳葡政府则继续在青洲填海,并将炮竹厂和造船厂迁入青洲,把澳门北面一带成为工业区。直至1950年代再将炮竹厂和造船厂迁移到氹仔和路环。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上海地铁1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于1993年5月28日开始试运营(莘庄站至富锦路站),标志色是红色。上海地铁1号线起于莘庄站,途经宝山区、静安区、黄浦区、徐汇区、闵行区,止于富锦路站。截至2020年3月,上海地铁1号线全长36.89千米,共设28座车

  • 1961年5月28日:国际特赦组织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大赦国际(国际特赦组织)是1961年5月28日在伦敦成立的世界性民间人权组织。其宗旨是动员公众舆论,促使国际机构保障人权宣言中提出的言论与宗教信仰自由;致力于为释放由于信仰而被监禁的人以及给他们的家庭发放救济等方面的工作;制止侵犯联合国宪章中所列举的世界公民的基本权利。目前该组织已在世界上五十五个国

  • 2011年5月28日:全国爱发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5月28日”爱发日最早由科发源植发医院于2010年8月向卫生部门提出的倡议申请,“5月28日”谐音“吾爱发”,故为爱发日,旨在唤起更多人爱护头发。2013年,“爱发日”得到了影星罗嘉良、原卫生部部长孙隆椿、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发源院长等共同倡议和支持。2010年2010年8月,有毛发

  • 鸟羽伏见之战过程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鸟羽、伏见之战是1868年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戊辰战争中,新政府军和幕府军在鸟羽、伏见进行的首次战役。交战双方为支持明治天皇的新政府军和支持德川幕府的军队,发生于1868年1月27日,战役以新政府军的全胜告终,标志着戊辰战争的开始。1868年1月3日,明治政府发布王政复古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

  • 日本北越战争概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北越战争是日本戊辰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868年6月21日,交战双方为明治新政府军和长冈藩。新政府军在苦战之后获得胜利。1868年(和历:庆应4年),以萨摩藩、长州藩为首的明治新政府军取得鸟羽伏见之战的胜利后,组织东征军队并分别向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方向进军。进军北陆道的新政府军由北陆道镇抚总

  • 日本禁门之变的事件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禁门之变是1864年8月20日(元治元年7月19日)发生在日本京都的武力冲突事件,又被称为蛤御门之变、元治之变、元治甲子之变。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所谓的方向或者规划,更没有所谓的设计师。只是不同势力,往各自希望的方向去“拱”,再加上各种“偶然”事件,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

  • 扳指是什么朝代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拉弓时佩带扳指,藉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

  • 什么是单身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单身狗”是一个网络俚语,特指没有恋爱对象的人,与“光棍”是近义词。同时,单身狗在词义上有自贬和自嘲的意味,带有诙谐的网络用语色彩。单身狗一词的流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网络时代的传播特色共同助推形成的。词语起源单身狗一词最早是出自网络社区,起源与大话西游有关。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最后一幕“他好像一条狗”

  • 头盔的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多呈半圆形,主要由外壳、衬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外壳分别用特种钢、玻璃钢、增强塑料、皮革、尼龙等材料制作,以抵御弹头、弹片和其他打击物对头部的伤害。中国古代称为胄、首铠、兜鍪或头鍪。2020年4月,公安交管部门依法查纠

  • 头盔的十大使用误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1、头盔越轻越好相对而言,头盔是越轻越好。但是越轻的骑行头盔,它测试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测试标准的机会就会越小,相对价钱就会越高。所以选头盔的前提是必须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测试标准,大部分200元以上的头盔能做到260G左右,这个重量即使长途也不会让你感到累,所以不必太在意头盔的重量指标。除非你是为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