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38年6月11日:武汉会战爆发

1938年6月11日:武汉会战爆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26 更新时间:2024/2/13 17:12:21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战争结果

为保卫武汉,国民政府重新划分战区,制定战略防御部署,将重点放在武汉外围,从6月到10月底同日军展开了一系列英勇的防御作战,使敌在推进途中付出重大代价。在长江北岸,日军在田家镇要塞攻防战中“战死287人(内军官7),负伤866人(内军官15人),合计1150人,预料还要增加”。在长江南岸,在江西马头镇要塞,中国守军与敌恶战8昼夜,予敌大量杀伤。

在富池口(今阳新富池镇)要塞同日军血战近10天,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最后,无耻的日寇竟国军施放毒气才占领。在庐山南北,国军与敌展开激战,取得万家岭大捷,毙敌3000人,伤敌更多,俘虏3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50多挺、步枪1000多枝,军马100余匹。在大别山地区,国军在富金山高地顽强阻击日军,予敌重创,歼敌1000余人,使日军每个连平均减员到40人,营长一级的军官也多有伤亡。同时,国军利用大别山的险峻地形,巧妙阻击日军,激战1个多月,致使日军付出了战死1000人,伤约3400人的代价才得以突破。在河南信阳,国军持续阻击日军,歼敌2600人。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和海军也积极参与了作战。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战7次,击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中国海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由于国军各处顽强、持续的阻击,各路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迟至10月底才完成由东、南、北对武汉的三面包围。然而,国军从持久抗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从武汉地区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

战争评价

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阵亡将士人数,军事委员会统计为254628人,加上负伤超过40万),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

中国幅员广大,日军可以回避我们的阵地设施,而日军的惯用战法就是迂回包围,即使从阵地防御的角度来看,在作战指导上也有不足与失误:兵力分散,以连绵不断的一线式阵地进行防御战斗,而且逐次使用兵力,缺乏有力的战略预备兵团;会战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处处追随在敌人行动之后,不少措施类似“挖肉补疮”;在指挥体系上,受人事关系影响过大,许多兵力调配不是以作战需要为依据,而是按派系及资历任官,职务与所属兵力不适应,造成“屋下架屋,床上叠床”的弊病;命令、报告的转达,自军事委员会至基本战略单位的师,要经过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5个层次才能到达,难免贻误战机。

当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陈诚,在其《私人回忆资料》中所写《武汉会战之教训》比较符合实际。

他认为:“①指导计划固应按各时期情况适宜变更,但如变更频繁,有使作战军不能追随之苦。此次会战中之最高指导即有此弊。②指导计划须顾虑部队现状及实力,尤其在持久战之基本原则上,其始终目的在,似应预先计及,否则处处追随敌人,对作战试探性之处置,必难贯彻始终。例如此次武汉撤退时机,原来决定在8月底,后改为9月18日,又改为9月底、双十节。直至10月20日,领袖尚在武汉。于是转战数月之残破部队不能不在金牛、保安线上竭力苦撑,以致以后转移未能按照计划实施,陷于溃退。

③无训练部队绝对不能作战。如此次陵基部见敌即溃,致影响全局战斗之处,实不胜举。④对装备优良之敌,以诱至山地决战有利。因一到山地,则敌之优点即难发挥,结果与我相等,而我再以旺盛的精神临之,必易成功。如万家岭之役是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不婚族的原因剖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不婚主义呢?在没有给婚姻制度找到更好办法的时候,似乎越来越多人选择同居来规避婚姻的“麻烦”,尽量享受简单生活,彼此经济独立,你情我愿,没有法令约束,却更代表自己忠于感情的选择。原因剖析理由1:自由空间我独享“我一个人过得挺好,我享受这样的生活,想不通干嘛要结婚。”1976年出生的

  • 不婚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近年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届于婚龄的都市男女迟迟没有跨入婚姻这道门槛,而这群人中又以“白领”居多。日益增多的“不婚”现象已俨然成为一道都市风景,盛行全国。定义不婚族指那些经济条件较好,有一定学识,终身不婚的一类人。他们大多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提倡自由主义。族群现状国内情况一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中国单

  •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也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最后一次对接任务。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 琼斯镇惨案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1978年11月18日,美国邪教组织“人民圣殿教”的信徒在教主吉姆·琼斯的胁迫下,在南美洲圭亚那琼斯镇(Jonestown)集体自杀。共有913人喝氰化物中毒身亡,其中包括276个儿童,那些拒绝自杀的人被强行灌下氰化物,或枪杀、勒死,吉姆·琼斯开枪自尽。整个营地只有四人幸免于难,其中两人是冒死逃跑的

  • 1983年6月11日:李苦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英杰,改名英,字超三、励公,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出身贫寒,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

  • 2002年6月12日:世界无童工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无童工日,为关注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2002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决定每年的6月12日定为“世界无童工日(the World Day Against Child Labor)”,呼吁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童工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每年世界无童工日都确定一个主题,以

  • 1950年6月12日:巴西情人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巴西情人节始于1950年。那一年,一位名叫若奥·杜里亚的广告商人,为了刺激巴西人在每年6月的商业淡季的消费,就推出了情人节礼品。这一举措很快得到生性浪漫的巴西人的认可,大家都在情人节这天与自己心仪的爱人互换礼物。在整个西文国家,情人节是在每年的2月14日,而巴西选择6月12日为情人节,除了商业促销的

  • 1985年6月12日:数学家华罗庚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华罗庚[gēng](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

  • 1935年6月12日:查科战争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查科战争(英文:The Chaco War,西班牙文:Guerra del Chaco,又译格兰查科战争、大厦谷战争)是1932年—1935年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两国为争夺格兰查科地区北部而进行的战争。战争爆发1932年5月,一位玻军少校乘飞机巡视北查科时,发现一个大湖。由于北查科炎热干旱,玻、巴两国对

  • 1914年6月12日:棋圣吴清源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吴清源(1914—2014年),原名吴泉,是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有“棋圣”之称。1914年6月12日(农历五月十九日)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名门望族,后举家迁居北京。早年即在围棋上表现出过人的天分,有“围棋神童”之誉。11岁时成为北洋军阀段祺瑞门下棋客,时常出入北京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