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火卫一是什么

火卫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71 更新时间:2024/2/13 19:44:29

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天体。火卫一是阳系最暗的天体之一。围绕火运动,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9378里。

简介

火卫一(Phobos,英语发音"FOH bus"福博斯)呈土豆形状,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公里。它是火星的两颗卫星中较大也是离火星较近的一颗。火卫一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也是太阳系中所有的卫星与其星的距离中最短的,从火星面算起只有6000千米。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卫星之一,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围绕火星运动,轨道距火星中心约9400km,也就是距离火星表面6000km。

火卫一到其母星的距离比其他已知行星的卫星都要近。火卫一是太阳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体之一火卫一有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叫斯蒂克尼撞击坑。由于轨道离火星很近,火卫一的转动快于火星的自转。因此从火星表面看火卫一从西边升起,在4小时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划过天空在东边落山。由于轨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卫一的轨道半径在逐渐变小,最终它将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环。

火卫一是一颗形状不规则的天体,大致是27公里、22公里宽、18公里高。它在离火星9,235.6~9,518.8公里距离上每0.319天绕火星一周,这比火星自转速率快,所以,如果人类到达火星,也可以看见火星的‘月亮’西升东落,火卫一火卫二大多被认为是捕捉到的小行星,也有一些人认为它们是起源于太阳系外的,而不是来自于小行星带。1971年11~12月,美国的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最早拍摄了火卫一和火卫二的照片。

火卫一的轮廓尺寸为26.6千米×22.2千米×18.6千米,形状有点儿像铃薯(见图)。它围绕距火星平均距离约6000千米的轨道运动,旋转一圈需要7小时39分钟。由于尺寸和重量都很小,火卫一的万有引力比较弱,仅当于地球的1/1600。另外,火卫一的轨道正慢慢衰变(每100年下降9米),再过4000万年将撞火星。火卫一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研究对象,了解火卫一能够让我们获得大量有关太阳系早期历史的信息。

俄罗斯“火卫一-土壤”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亚历山大·扎克哈罗夫表示:“它可能为我们提供有关地球卫星以及其它行星卫星形成的线索,同时了解小行星撞击在影响多岩类地行星方面扮演的色。”火卫一的最长轴总是指向火星,有一面始终朝向火星,使其成为观测火星绝大多数表面的理想场所。在上世纪末,前苏联/俄罗斯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两个使用自主探测器研究火卫一的计划,可惜由于探测器及运载火箭发生故障都没有成功。

一个计划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出于技术和经费方面的考虑,打算制造两个航天器,一个悬停在火卫一上空50米高度,进行电视摄像和科学实验;另一个则执行火卫一采样返回任务。两个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是1988年,故被称为“火卫一-88”计划。除了火卫一外,任务的研究目标也包括火星、太阳和宇宙空间。

争议

火卫一的起源仍有争议,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一颗被火星引力捕获的小行星。火卫一地表下存在丰富的水,这是太空探索和采矿的宝贵资源。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火卫二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火卫二(英语:Deimos,中译:戴摩斯)是火星最小的一颗卫星,平均半径为6.2千米(3.9英里),逃逸速度为5.6 m/s(20 km/h)它是火星较小和较外侧的已知卫星,另一颗是火卫一(弗伯斯)火卫二与火星的距离是23,460千米(14,580英里)以30.3小时的周期环绕火星,轨道速度为每秒1

  • 怀唐伊条约对新西兰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又译《威坦哲条约》,是1840年时英国王室与毛利人之间签署的一项协议。条约的签订,促使新西兰建立了英国法律体系。同时,也确认了毛利人其土地和文化的拥有权。该条约被公认为新西兰的建国文献,该条约目前仍为现行文件。主要内容1、毛利人各酋长让出其领土

  • 中国天眼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

  • 九子夺嫡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

  • 龙吸水现象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水龙卷俗称龙吸水或龙吊水等。水龙卷(waterspout)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龙卷风,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一边旋转,一边移动。饱含水气快速旋转的气柱状水龙卷,危险程度不亚于龙卷风,内部风速可超过每小时二百公里。龙卷成因水龙卷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龙卷风。实质上

  • 唐玄宗的爱妃梅妃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梅花,以其清雅脱俗、孤傲高洁,曾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钟爱和赞赏。吟梅颂梅的诗词也无以数计,但要说到真正的知梅嗜梅,并将梅品溶入自己灵魂的,莫过于唐玄宗宠爱一时的梅妃江采苹了。江采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赋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

  • 乾隆时期的安南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安南之役又称清平安南之战、清越战争,是指乾隆末年(1788年末-1789年初),中国清朝与安南(今越南)西山朝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农历十一月,两广总督孙士毅奉命带兵出镇南关,领兵八千名出征安南。清军师出有名,一路势如破竹,仅用兵20天攻陷安南都城黎城(今越南河内)。黎氏宗族

  • 加里波利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加里波利之战(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土耳其语:Çanakkale Savaşlari)。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岛进行的一场战役。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

  • 乾隆时期的英使访华是为了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又称马戛尔尼来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想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

  • 2004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献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WBDD)是每年的6月14日。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历史来源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