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楚争霸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晋楚争霸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4/2/16 15:17:46

晋楚争霸战争,是指在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因两国实力都很强大,谁也制服不了谁,最终晋、楚达成妥协,战争以形势上两强并霸中原而告终,晋国占据优势。

其主要战役有前632年城濮之战晋胜,前597年邲之战楚胜,前575年鄢陵之战晋胜,并称晋楚三大战役。鄢陵之战时晋国俘获了楚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楚国的盟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此后还有前557年的湛阪之战,晋国再次击败楚国,并第三次攻入楚国本土,迫使楚国参加弭兵之会。

虽然晋国在城濮之战、颖北之战、鄢陵之战、湛阪之战等战役中先后击败楚国,并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焦夷之战和湛阪之战多次攻入楚国本土,迫使楚国不断退却,但晋国因国内六卿专权,互相争斗,不得已对外罢兵。同时中原各国连经战火之苦,疲困不堪,公元前546年,由宋国出面促成晋、楚之间的弭兵大会,与会各国(共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四国参加)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形成了表面的平分霸权,实际晋国占优势的形势。

主要战役

城濮之战

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楚之间的发生的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正确的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方针,从而最终击败了骄狂自恃的楚军,“取威定霸”,雄踞中原。

颖北之战

元前599年,晋楚爆发颖北之战。

周定王八年,即前599年,楚庄王伐郑,晋国士会率领晋军救郑,击败了楚庄王率领的楚军。

《左传·宣公十年》“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颖北。诸侯之师戍郑。”

邲之战

前597年,发生在晋楚两国间的邲之战,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由于前627年崤之战后,秦国与楚国结盟对抗晋国。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所以,楚国虽未参加崤之战,但却是崤之战的最大受益者。

在邲之战作战中,楚军利用晋军顾忌秦军背后偷袭、内部分歧、指挥无力发生内讧等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至于楚庄王本人,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无可争辩地挤入史所称道的“春秋五霸”位置。

攻楚破沈之战

前583年,发生了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

在前585年,晋楚绕角之役时,由于楚军连夜溃逃,晋军继续追击。

583年,晋国栾书帅军进攻与楚国结盟的蔡国,进而侵犯楚国本土,作战中俘虏了楚国大夫申骊。楚军败退,晋国乘胜追击,进攻楚国的盟国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揖初。

《左传·成公八年》记载:“晋栾书侵蔡,遂侵楚获申骊。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

鄢陵之战

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六月),晋国和楚郑两国联军在鄢陵地区(今河南鄢陵西南),爆发了鄢陵之战。

是役,晋军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争霸中原的老对手——楚国,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晋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从这层意义上说,鄢陵之战堪称为当时晋楚争霸的最后一场大战。

湛阪之战

前557年,晋楚之间发生湛阪之战,晋军攻掠到楚国国内,攻占了楚国楚方城(方城之内为楚国腹地)外围诸城邑后,转而进攻楚国的盟国许国。

晋将中行偃率晋军攻楚,楚公子格率楚军迎战,两军战于湛阪,楚师大败南逃。晋军追击至楚国方城(方城,一说是山名,今桐柏山;一说是楚长城,今河南方城至泌阳间。方城之内为楚国腹地),侵取方城之外的领土,攻取诸城邑后,然后回军再次讨伐许国,凯旋而归。

《左传》记载的湛阪之战:“晋荀偃、栾□帅师伐楚,以报宋扬梁之役。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复伐许而还。”《左传·襄公十六年》

晋胜楚后,又多次同吴国会盟,使楚腹背受敌,再无力与晋扰争。晋也因国内六卿专权,互相争斗,不得已对外罢兵。

湛阪之战的象征意义绝对不可小视:晋国军队侵入楚国本土,这是公时期也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这也是继前583年的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前573年焦夷之战后,晋国军队第三次侵入楚国本土,可见楚国此时的战略退缩到了何等地步。因此,此后一段时间,晋国基本很少考虑来自楚国的威胁,而主要任务就转变为如何稳定中原局势、维持国家霸业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83年7月13日:运动员刘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以12秒91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

  • 1793年7月13日:马拉被刺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793年7月13日,马拉在寓所被支持吉特伦派的夏洛特·科黛刺杀身亡,终年50岁。马拉之死震动了整个法国。1793年7月16日,巴黎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各地爱国志士铸造纪念章,修筑马拉墓,以寄托对他的哀思。国民公会作出决议,给予马拉进人巴黎先贤词安葬的荣誉。马拉的一生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连。他自

  • 吴越争霸发生在什么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吴越争霸是指历史上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互相征伐的一段时期。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从地缘上看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

  • 1119年7月14日:岳飞长子岳云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岳云(1119年7月14日—1142年1月27日),字应祥,号会卿,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长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历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除夕,跟父亲岳飞,部将张宪一起惨遭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诬陷而死,岳云死时年仅2

  • 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

  • 1916年7月14日:护国运动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护国运动(1915年12月25日—1916年7月14日,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

  •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全面打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战争结果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

  • 1986年7月14日:雷蒙德·洛伊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雷蒙德·洛威(Raymond Fernand Loewy,1893年11月5日-1986年7月14日),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工业设计师之一与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在平面设计与企业识别系统设计上也颇有成就。洛威出生于法国巴黎,大部分的职业生涯在美国度过,对美国文化造成深远的影响。他著名的设计包括壳牌石油

  • 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法国大革命(法文: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文:The French Revolution)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

  •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1919年7月14日,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毛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毛泽东为创刊号撰写创刊宣言及长短文二十余篇,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揭露和抨击。在创刊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