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00 更新时间:2024/1/9 20:34:14

1919年7月14日,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毛泽东为创刊号撰写创刊宣言及长短二十篇,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揭露和抨击。

在创刊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

《湘江评论》的历史意义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青年毛泽东1919年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号上发出了以上宣言,他主张以平民主义来打倒强权,实行“呼声革命”。刊物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

《湘江评论》影响了许多进步青年,如任弼时、郭亮、肖劲光等就是在它的感召下走上革命到道路的。但是毛泽东为什么不愿意将发表在《湘江评论》中的文章选入《毛泽东文选》呢?节目的最后,有请军事史专家、国防大学徐焰少将为您送上历史上的今天:

徐焰:今天是7月14日,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这个杂志的创刊号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这个创刊号寄到北京之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令人值得回味的是毛泽东生前一直不允许公开发表自己在《湘江评论》上的文章,也不把这些文章收入毛泽东选集,主要是因为毛泽东认为在1920年的时候他的思想主要还是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1920年那次到了北京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湘江评论》的文章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正式爆发的前一个月,毛泽东已经辞职离开北京大学,刚回长沙不久,5月9日长沙的报纸就冲破湖南军阀的新闻封锁,报道了5月4日北大学生的爱国游行。

5月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北大学生邓中夏回湖南联络,邓中夏和毛泽东在北大的时候同他就很熟了,他们见面之后一起商量应该改组现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说5月28日就是当年在长沙第一师范的时候就很有名气的毛泽东牵头召集起长沙20余名各校学生代表,通过表决成立了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由擅长写作的毛泽东负责宣传,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之后,就于6月3号组织长沙20所学校统一罢课,五四运动中间的学生示威很快转到思考国家的政治问题。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后不久大家就推举毛泽东出面创办一个本会的机关刊物,经过讨论决定取名为《湘江评论》。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号正式出版,毛泽东写的这个创刊宣言中间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力量的最强。接着毛泽东又发表了长篇论文“民众的大联合”连载于《湘江评论》第二、第三、第四期,在这些文章中间他一方面称赞了俄国十月革命,也宣传了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湘江评论》还有什么东方大事评述,西方大事评述,引导民众放眼世界以改造中国为宗旨,1919年8月中旬湘江评论第五期刚刚印出,湖南督军军阀张敬就以宣传过激主义为名把这个杂志查禁了,湖南学联也被强行解散。

《湘江评论》可以说是五四时期进步刊物中间思想性非常突出的一个刊物,许多进步青年像任弼时、郭亮、肖劲光就是在这个刊物的影响下直接走上了革命道路,《湘江评论》对当时的湖南和全国革命运动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客观的讲,五四时期的毛泽东还只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接受的还是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不过在1919年之内他已经开始了重要的思想转变,这就预示着他很快要走接收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湘江评论》的创办也为他随后创造的伟业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田氏代齐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齐威王始称齐王)的事件。《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吕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

  •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李悝(kuī)变法,是指在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便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

  • 胡服骑射是哪位古代君王的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基本解释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

  • 赵灭中山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公元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公元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加强骑兵训练,史称“胡服骑射”,是战国时中原各国建立独立骑兵部队之始,战斗力有所增

  • 洪水的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但是,万古奔腾的长江为什么仅仅在这20世纪短短的100年,清澈的江水就一去不复返?为什么百年一遇的洪水变成了几年一灾?十年一

  • 郑成功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郑成功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然而关于他的死,人们一般很少注意。对于这一点专门作些考察,便会发现郑成功的死因有些蹊跷。郑成功于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在台南去世,年仅38岁,当时正值台湾收复后不久,这使人们深为惋惜。关于郑成功的死,同时代人如李光地、林时对、夏琳等人的笔记都很简单,一

  • 林则徐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850年11月22日,广西道上,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赴任,日夜兼行百余里,至广东潮州普宁,不幸突然死亡。林则徐的死讯传到北京,咸丰皇帝特别颁发了《御祭文》和《御赐碑文》,盛赞林则徐一生的业绩。他的死也引起了封建地主阶级士大夫极大的震动,纷纷以诗文和挽联等形式来悼念这位伟人:痛惜林文忠,将星陨闽漳。天

  • 孔子出生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在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传统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丘,被捧到令人吃惊的高度,加上各种各样的头衔,罩上一层又一层的灵光圈。而关于孔丘的出生情况,也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现今一般通史书上,对孔丘即孔子的出生皆语焉不详。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仅载:“孔子名丘,字仲尼

  • 揭秘香妃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关于香妃,百余年来,民间广泛流传着她的传奇性的故事,野史中也有许多文笔哀艳的记述。大意是说,清乾隆年间,远处祖国边陲的新疆天山南路,有一位回部王妃,长得非常美丽,身上还散发出一种异香,因此被人称为“香妃”。乾隆中叶,清兵入回疆,定边将军兆惠将香妃俘获后,送往京师。乾隆帝弘历有意将她纳入后宫,但这位艳

  • 2020年6月22日:导演乔·舒马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1939年8月29日-2020年6月2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导演、编剧、制片人、服装设计师。1972年10月19日,担任服装设计的剧情片《顺其自然》上映。1976年4月7日,担任编剧的音乐电影《火花》上映。1981年1月30日,执导的奇幻喜剧片《变形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