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超强台风海燕的特点

超强台风海燕的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2/14 12:07:34

超强台海燕(英语:Super 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管理局:Yolanda)为2013年平洋台风季30个被命名的风暴。“海燕”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海燕鸟。

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4日9时许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随后亦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热带风暴,11月5日14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11月6日8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超强台风,11月7日间达到其巅峰强度,使其成为2013年全球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和1979年台风Tip以来最强台风之一。

又以近巅峰强度于11月8日7时许在菲律宾莱特岛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75m/s),并于11月11日5时许在越南广宁省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3级(38m/s),最终于当日23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根据2014年4月17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NDRRMC)事后发布的最终报告,“海燕”共造成菲律宾6300人死亡、1062人失踪、28688人受伤,经济损失1813.25亿菲律宾比索(合36.4亿美元)。

截至2013年11月30日,“海燕”共造成中国30人死亡、6人失踪,经济损失45.8亿元人民币(约合7.5亿美元)。

截至2013年11月11日,“海燕”共造成越南14人死亡、4人失踪、81人受伤。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其中“海燕”是中国大陆提供的10个名称之一,指海燕鸟。

2014年2月10日至13日,由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了严重灾情,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ESCAP/WMO)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上,菲律宾提出将“海燕”除名。

2015年2月,在台风委员会第47次届会上,中国提出用“白鹿”(Bailu)一名作为“海燕”的替补名。

此外,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决定把当地名称“Yolanda”除名。

“海燕”具有五大特点:

1、强度之强历史罕见。中央气象台评定“海燕”登陆菲律宾前后最大风力达到17级以上(78m/s),超过了风力等级划分的最高标准(61.2m/s),属超强台风;“海燕”更一度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卫服务部(SSD)、中央气象台(NMC)和日本气象厅(JMA)同时分析达到德沃克分析法中最高的T8.0,这尚属史上首次。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还估计“海燕”的中心最低气压可达858百,如果这一数据得到证实,“海燕”就将成为人类已知的气压最低的台风。同时“海燕”也是历史上11月份进入广西最强的台风,其进入广西陆地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仍达12级(33m/s)。

2、移动速度之快历史罕见。一般来说,自东西行进的台风其移动速度一般为每时15-20里,最快速度为每小时30-35公里。“海燕”多数时间段移速为每小时30-35公里,经过菲律宾前后移速达到每小时35-40公里。

3、路径北翘东折程度历史罕见。从历史资料来看,11月份自东向西移动进入南海的台风,一般登陆越南中南部地区并在南海地区减弱消失,但“海燕”路径明显北翘,最终在越南北部沿海登陆,为1949年以来11月份首个登陆越南北部的台风。“海燕”登陆越南后,仍以台风级强度(12级,33m/s)移入广西境内,并东折向广西东部,为历史罕见。

4、风雨强度之强历史罕见。据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海燕”影响期间,广西出现了大范围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仅11月10日20时至11日20时的24小时里,广西68%的县市(61个县市)出现了暴雨以上的降雨,其中有31个县市出现了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桂南大部地区的单日降水量打破了当地建站以来11月份的历史记录。

同时,桂南部分地区出现6-7级、阵风10-12级的大风。“海燕”是1951年以来11月以后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中风雨影响最强的热带气旋。

5、影响时间偏晚历史罕见。台风“海燕”于11月11日进入广西内陆,是1951年以来11月以后唯一以热带风暴以上强度等级进入广西内陆的台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20年8月4日:著名导演姜树森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姜树森(1930年—2020年8月4日),原名姜鹤琴,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中国内地女导演,毕业于广西教育学院文学系。1960年,担任戏曲电影《刘三姐》的助理导演。1965年,担任助理导演的剧情电影《路考》上映。1971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沙家浜》。1976年,与荆杰共同执导剧情电影《山村新

  • 硝酸铵的发展历史与主要用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硝酸铵(NH4NO3)是一种铵盐,呈无色无臭的透明晶体或呈白色的晶体,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溶解时吸收大量热。受猛烈撞击或受热爆炸性分解,遇碱分解。是氧化剂,用于化肥和化工原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称作氧化剂 ,与此对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作还原剂。狭义地说,氧化剂又可以指可以使另一物质

  • 大泽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

  • 大泽乡起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大泽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失期密谋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

  • 大泽乡起义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假王吴广意见不合,假借陈胜之名杀害了吴广,结果导致这支起义军部队全军覆没,形势就此开始逆转。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陈胜称王后,其思想逐渐发生演变,与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比如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

  • 秦末农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简介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由于秦的

  • 大泽乡起义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大泽乡起义的结果是陈胜吴广被杀,宣告起义失败。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直接导致起义失败。根据总结,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陈胜称王。陈胜吴广起义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起义的,号为“张楚”,可是后来陈胜称王了。人家是跟着你扶苏项燕的名义来的,这当然人心溃散,还有,陈胜在称

  • 汉梁王墓群的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汉梁王墓群,位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是汉朝梁国刘武及其家族的墓葬群,总占地面积约550万平方米。墓群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悠久规模浩大的汉代墓群自然是会有很多谜团。工程浩大之谜芒砀山汉墓皆为崖墓,并按“斩山作廓,穿石为藏”要求,开凿而成,其中李王后墓全长210.5米,共三段甬道,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 建炎南渡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的南渡有三个,一个是西晋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一个是安史之乱后的衣冠南渡,还有一个就是北宋靖康之难后的衣冠南渡。宋朝人提到的“南渡”,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的最后一个南渡。建炎南渡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南渡”,也称“衣冠南渡”,

  • 抑郁症的发展概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