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独角犀属的形态特征

独角犀属的形态特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81 更新时间:2024/2/14 6:58:16

犀属(学名:Rhinoceros):是犀科下一个属,仅有爪哇犀印度犀两种动物。与大部分犀牛不同的是,它们只有一个角。体肥笨拙,体2-4米,肩高1.5-1.9米,体重900-3000千克之间。

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列,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喜欢栖息在高草地、芦苇地和沼泽草原地区。要在清晨和傍觅食草、芦苇和细树枝等。身有明显的皮褶,皮上还有许多圆钉头似的鼓包,像披一层厚厚的铠甲,但皮褶之间的皮肤却很细嫩,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因而它们几乎每天都进行泥浴,清除并防止蚊虫叮咬。分布于尼泊尔、印度东北部、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园。

形态特征

爪哇犀

体长2-4米,肩高1.5-1.7米,体重1.5-2吨之间。独角。门齿2对。与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区别在于后者体型更大,且皮肤更粗糙。除了耳边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无毛,很厚的皮肤像盔甲一样。身体肥大,四肢短粗,显得很笨拙。

雄犀有一只角,雌犀没有角。角没有与头骨的骨骼结构连。有细长的上唇,该上唇外延伸并超过下唇。有大的门牙齿。外皮由大皮块连组成,像是披了厚重的盔甲。

印度犀

体长2.1-4.2米,尾长60-75厘米,肩高1.1-2米,体重2-4吨。身上有明显的皮褶,皮上还有许多圆钉头似的小鼓包,好像披着一层厚厚的铠甲,但皮褶之间的皮肤却很细嫩。

生活习性

爪哇犀:喜欢生活在野草密布、有大片芦苇的低地雨林环境中,以小树上的叶、嫩芽为食物,也吃一些果实。清晨和傍晚是采食的主要时间。爪哇犀有泥浴的习惯。身躯庞大的爪哇犀胆子却很小。受惊时,爪哇犀常采取逃避的态度,迫不得己需要防御时,用的也不是角,而是用尖锐的撩牙去对付敌害。

印度犀:喜欢栖息在高草地、芦苇地和沼泽草原地区。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草、芦苇和细树枝等。皮褶之间的皮肤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因而它们几乎每天都进行泥浴,清除并防止蚊虫叮咬。

分布范围

分布于尼泊尔、印度东北部、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

繁殖方式

2-4月是独角犀属的生育高峰。雌犀成熟在3-4岁间,雄性成熟在6-9岁之后,怀孕期间是16-17个月,每次交配间隔达4-5年。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幼犀哺乳为1-2年。幼犀和母亲一起生活2年左右。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爪哇犀寿命最长的可达50多年。

外交赠送

2018年6月,中尼双方签署关于《赠送两对亚洲独角犀牛的谅解备忘录》后,两对亚洲独角犀牛(印度犀)已先后落户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9月26日,尼泊尔首次向中国赠送两对亚洲独角犀牛(印度犀)用于繁育研究和展示教育。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06年8月27日:爱德华·西奥多·盖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爱德华·西奥多·盖因(Edward Theodore Gein,小名艾德Ed)(1906年8月27日-1984年7月26日)是美国最有名的连环杀手之一。虽然他"只"犯了三起谋杀,但他对其受害者的所作所为却震惊了整个世界。他犯了谋杀、毁尸、盗墓、食人和恋尸癖等罪。个人经历奥古斯塔从不给乔治机会来提升自

  • 1928年8月27日:《非战公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非战公约》,全称《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约》,亦称《巴黎非战公约》(Pact of Paris)或《白里安-凯洛格公约》(Kellogg-Briand Pact),是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署一项国际公约,该公约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和只能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 1963年8月27日:杜波依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1868~1963年8月27日),也译为杜波伊斯,拼写方式有DuBois或者Du Bois,英语姓名,来自于法语的树木或者森林bois。名为杜波依斯的,有美国黑人知识分子、加拿大女子网球运动员、美国作曲家、法国数学家等。同时

  • 1963年8月28日:《我有一个梦想》演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是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内容主要关于黑人种族平等。对美国甚至世界影响很大。英文原文I am happy to join with you today in what will go down in his

  • 1645年8月28日:胡果·格劳秀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胡果·格劳秀斯,又译为格劳秀斯、格劳秀士Hugo Grotius荷兰文写法为Hugo de Groot即“许霍·德赫罗特”,(1583年4月10日—1645年8月28日),基督教护教学者,也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和海洋法的鼻祖。同时也是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其《海洋自由论》主张公海

  • 1749年8月28日:德国诗人歌德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

  • 1999年8月28日:和平号空间站停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和平号空间站(俄语:Мир,兼有“和平”与“世界”之意)是苏联建造的一个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俄罗斯。它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停用时间:1999年8月28日。和平号空间站大事记1996年2月20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升空1

  • 430年8月28日:奥古斯丁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公元430年8月28日),又名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译为“圣奥斯定”,出生于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北非努米底亚,是一名摩尼教徒,同时也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家,教会博士,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其思想影响了西方基督教教会和西方哲学的发

  •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 1958年8月29日:迈克尔·杰克逊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迈克尔·杰克逊(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美国流行乐男演唱家、词曲创作人、音乐家、舞蹈家、慈善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慈善机构创办人。杰克逊是家族的第七个孩子,他在1964年作为杰克逊五人组的成员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职业音乐舞台上初次登台,1968年,乐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