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8年7月30日:铁血宰相俾斯麦逝世

1898年7月30日:铁血宰相俾斯麦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32 更新时间:2024/2/29 8:07:52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德语: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称“铁血宰相”(德语:Eiserner Kanzler;“铁”指武器,“血”指战争)、“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俾斯麦担任普鲁士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

他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法》,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力图运用联盟政策,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职。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恩堡公爵。此后他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1898年病逝。

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俾斯麦人物评价

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1862年上任时提出“铁血政策”,并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除奥地利),1870年击败法国使德意志帝国称霸欧洲大陆。俾斯麦结束了德国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这在历史上是进步的。但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受“铁血政策”影响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这是俾斯麦不可推卸的责任。俾斯麦被称为“德国的建筑师”、“德国的领航员”。

时势造英雄,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德国迅速发展的时代。为了冲破封建割据对经济的阻碍,德国的统一提到了历史的议事日程。在当时的情况下,德意志的统一存在着两条道路。一条是“自下而上”,由民众起来革命,推翻封建势力,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另一条是“自上而下”,通过王朝战争把德意志诸邦统一在普鲁士或者奥地利君主的领导之下。但是由于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不成熟,前一条道路没有走通。德国通过第二条道路走了统一,这其中俾斯麦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以“铁血宰相”而闻名于世的俾斯麦在历史上争议颇多,有褒有贬,毁誉兼之。而他本人的一生也确是波澜起伏,极其复杂的。他出身于普鲁士乡村容克贵族,早年属于顽固的保守派。1848年革命爆发时,他曾说:“我是一个容克,我一定要压倒革命。”当他走上政坛,50年代以后,他的思想转变了。他认识到统一德国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他正确地估计了形势,把统一大业的领导权抓在普鲁士容克手里,而又在一定程度上联合新兴的资产阶级。

自此,统一德国成了他奋斗的目标和抱负。他出任普鲁士驻德意志邦联议会代表,驻俄、驻法大使,无对无刻不是紧盯这一目标而施展才干。在德国统一的关键时刻,他出任普鲁士首相这一关键职务,纵横捭阖,排除干扰,坚决实行“铁血政策”,终于达到目的。俾斯麦顺应时势,全力以赴,表现了他的毅力,反映了他的胆识,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列宁评价他说:“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苏联历史学家叶鲁萨里姆斯基说他“不仅仅是1848年不彻底的革命的掘墓人,同时也是这场革命的遗嘱执行人。”这句话可说是精当而形象地概括了俾斯麦复杂而又矛盾的一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63年7月30日:亨利·福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福特(HenryFord,1863年7月30日—1947年4月8日),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他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它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

  • 1996年7月30日:中国决定暂停核试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96年7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一事发表声明,全文如下:1996年7月29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郑重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中国作出这一重要决定,既是为了响应广大无核国家的要求,也是为了推动核裁军而采取的一项实际行动。

  • 1923年7月30日:洛士文一号研制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1923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命名为“洛士文一号”。洛士文一号的历史1923年初,广东革命政府为了加强空军的建设,特别设立了航空局。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任命杨逸仙为航空局长。杨遵照孙中山发展航空必须首先发展飞机制造业的主张,任职后立即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

  • 高考专列的来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高考专列”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出行难、交通成本高的问题,由铁路部门开通运行的专列。2003年,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在高考前开行大杨树站至阿里河站的“高考专列”,运送莘莘学子赶赴考场。2019年6月5日11时30分,大杨树镇的考生乘坐K5117次“高考专列”向阿里河镇驶去。高考专列的开通背

  • 1971年7月30日:全日空58号班机空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全日空58号班机空难(又称雫石空难)发生于1971年7月30日,一架全日空的波音727客机从北海道札幌千岁机场前往东京羽田机场时,与一架航空自卫队的F-86军刀战斗机于岩手县雫石町附近相撞,造成727飞机上162人全部遇难,F-86机上1人生还。空难经过当日,58号班机从札幌起飞,并飞至28,000

  •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9·11事件(September 11 attacks),又称“911”、“9·11恐怖袭击事件”,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起系列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

  • 第六感觉的来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科学实验表明,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个基本感觉外,还具有对机体预知推断的能力,生理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觉”、“机体模糊知觉”,也叫做人体的“第六感觉”,其属于第六感范畴。国外把人的意念力或精神感应称为

  • 1987年7月31日:麦加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1987年,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活动就要进入最后高潮的7月31日,在做完下午祈祷后,几千名伊朗朝觐者突然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大清真寺外发起游行示威,他们高呼“打倒美国”、“打倒苏联”、“打倒以色列”的口号,同时焚烧美国总统里根的画像。沙特警察对此进行了干预,双方发生激烈冲突,造成402人丧生,649人受

  • 莫斯科地铁失踪案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975年某天晚上21点16分,莫斯科一辆满载着乘客的地铁离开白俄罗斯站向前驶去,本来只需14分钟便可到红色布莱斯诺站。然而,此站却始终没有见到这辆列车进站。地铁管理人员急忙将整个地铁的运行中断,并调集有关工作人员,在整个地铁系统内搜索,当时苏联内务部也派人参与搜寻。列车和车上的几百名乘客消失得无影

  • 泰坦尼克号海难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泰坦尼克号是人类的美好梦想达到顶峰时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强大自信心。它的沉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到泰坦尼克号沉没那天为止,西方世界的人们已经享受了100年的安稳和太平。科技稳定地进步,工业迅速地发展,人们对未来信心十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了这一切。这艘“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