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米骚动的意义

日本米骚动的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4/1/17 9:40:54

“米骚动”从抢米而发展到与地主、资本家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与反动军警进行搏斗,而且在群众中公开提出“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因此运动本身乃是革命性的政治斗争。

米骚动简介

在规模声势上,“米骚动”作为伟大十月革命后所掀起的世界革命大风暴的一部分,群众斗争的浪潮冲击了全国3/4地区,日本各阶层的人民约1000万人卷入了这个斗争。

“米骚动”不仅沉重打击了日本的反动统治阶级,而且给日本工人运动以强有力的推动,它在日本革命运动史上占有光荣的一页。

历史意义

1918年的“米骚动”从富山县一个渔村开始,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席卷日本全部领土约3/4的地区,包括了东京、大阪、京都等大都市在内的3府、32县,卷入的人数达到一千万人以上。

日本从中世纪以来,虽有农民抢米暴动,但在封建割据局面之下,不过是局部性、地区性的事件。像这样震动全国的大发动,规模之大和时间之久,“米骚动”还是第一次。

片山潜曾经这样说过:“日本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如此重要性的暴动。这次的米骚动显然是日本民众彻底觉悟的最初的激烈的开端,可以视为现代革命运动的爆发点,这一革命运动从米骚动的刹那间获得了10倍的力量。”

除了一小撮地主、资本家和反动统治者走狗外,日本广大人民群众都参加了斗争,而工人、农民则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就这点说,“米骚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过去日本历史上的农民运动。特别是工人阶级在各地的活动,标志着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

在城市和工矿区,工人阶极显示出自己的威力,成为斗争的核心力量和主导力量。大阪的暴动者中估计有1/3是工人。从东京、神户、大阪等地被官厅逮捕审判的人的职业看,工人也占压倒的多数,各大城市暴动开始时,那些登台演说,进行宣传鼓动的人,也大都是工人。

工人阶级还以大规模的罢工来支援城乡劳动人民的斗争,并把作为阶级斗争形式的“米骚动”提高到高级阶段。部落民、城市贫民、低级职员以至下级官吏等,都参加了“米骚动”。尤其使日本政府震惊的,是在吴港的暴动中,海军士兵也参加进去。其中有数名水兵站在前面指挥群众,怀里带着准备强迫米商承认以每升米2角2分出卖的保证书,袭击了米商和其他商店。海军士兵参加暴动的消息,被海军方面封锁,宪兵、警察都闭口不谈,说明日本反动统治者是如地惊慌失措。

面对着强大的人民革命运动,日本统治阶级一面采取伪善的手段,以天皇名义拨出300万日元“救济细民”,又让三井、三菱等财阀也拿出几百万日元,企图用这点小恩小惠来引诱群众脱离斗争;另一方面则动员一切武装力量,用血腥的手段对群众进行屠杀。日本政府在17个县、60个市镇和乡村出动了军队,逮捕了好几万人,除去现场被杀害者外,单是被加以各种罪名而判处死刑、无期徒期以及其他苦役的就有7813人。日本反动统治者只是靠了军警的力量才勉强把这次暴动镇压下去。

这次暴动由米价高涨而引起,米价虽然是经济问题,但尖锐地反映了日本社会的政治矛盾。因此,人民群众不仅要求降低米价,夺取粮食,而且也把斗争的矛头指反动的天皇制政府。例如大阪的群众在游行示威时就高喊“打倒市政府!”在名古屋的群众大会上,会议的参加者提出了“打倒寺内内阁”的政治斗争口号。

很多地方的工人罢工运动,发展到武装暴动,这就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反动统治。例如吴港3万工人熄灭了市内的街灯,在黑暗中打毁米店和富商住宅,高喊“杀死水兵”,和前来镇压的水兵团进行了数小时的巷战。工人有3人死亡,400人重伤,水兵方面也有不少人负伤。

“米骚动”中群众的血不是白流的,这样的一次运动使日本反动统治阶级受到极大震动。寺内正毅的内阁因此倒台,这是日本人民的大胜利。新上台的原敬内阁慑于革命运动的声势浩大不得不对人民作了一些让步,收敛一点统治者的威风。

“米骚动”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直接影响下爆发的。但是,日本人民在这次革命运动中,并没有取得像俄国革命那样的胜利。原因何在呢?

这是因为这次运动是自发的,没有组织,各地区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尤其重要的是,当时日本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日本共产党尚未成立,还没有一个能够领导人民运动、提出适当政治口号、团结并率领群众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所以尽管轰轰烈烈,震动全国,尽管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并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最后还是被镇压下去。

然而另一方面,还是要看到,“米骚动”对于日本人民的革命斗争是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特别是这次运动的经验、教训,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反动派的仇恨情绪,并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德田球一同志在《狱中18年》这本书里写道:“参加米骚动是我参加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头一次经验。我这时痛切感到警察之可恶。对于政府为了自己方便而毫无忌惮地作出的任何粗暴的事情,也极为愤慨。这种愤慨一直继续下来。”德田球一这几句话,正代表着当时广大日本人民的心情。反动统治者的凶恶镇压,决不能阻挡人民的反抗,而是恰恰相反。

“米骚动”以后,日本工农运动迅速发展。1919年爆发了东京炮兵工厂及其他兵工厂25000人为期20天的总同盟罢工。神户的川崎造船厂以及釜石铁矿、足尾铜矿等处也都发生了2万人左右的大罢工。在这个罢工的浪潮中,川崎造船厂的工人首先争取到八小时工作制。这是日本工人阶级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斗争的重要开端。与此同时,农民运动也进入更高的阶段:斗争开始沿着“土地归农民”的思想方向发展。长期遭受贱视、虐待的部落民,也发起了部落解放运动。

“米骚动”的失败,也使日本人民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必要性,认识到进行革命斗争中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片山潜曾这样写道:“米骚动和巨大的罢工浪潮的经验证明,无产阶级的群众运动如果是自发的,就不能取得胜利。革命斗争的关键在于组织。这就是日本无产阶级从这一斗争中学到的教训。”

“米骚动”前一年即1917年,日本全国只有11个工会,可是到“米骚动”的第二年即1919年,工会一跃而增加6倍,变成71个,这一年成了工会运动大发展的一年。而过去成立的一些改良主义的工会,也在觉悟了的工人的推动下逐渐革命化。例如“友爱会”在1919年的成立7周年大会上,不再悬挂太阳旗和唱“君之代”,而挂上了红旗,合唱了劳动歌,并且废除了铃木会长的独裁制,改称“大日本劳动总同盟友爱会”,随后在1921年连友爱会的字样也被去掉,放弃了历来主的劳资合作的方针和作为互助团体的性质,开始发展为全国性工会组织。

在“米骚动”的强有力的影响下,日本工人阶级斗争的高涨和工会组织的大发展,为日本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22年日本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日本共产党诞生了。这标志着日本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日本共产党把日本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怒火化为有领导、有组织的强大力量,继承了“米骚动”英勇斗争的传统,一步一步地把日本的革命事业推向前进,最后必将领导日本人民获得自己的解放。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20年7月7日:王明健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王明健,(1933年6月--2020年7月7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国家级劳模,发明了从矿石中提取重铀酸铵的方法,办起了中国第一家水冶厂,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解决了原料问题,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2020年7月7日上午在广东韶关核工业四一九医院逝世,享年87岁。发

  •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在天坛祈年殿隆重发布。“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者是张武、郭春宁、毛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座奥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它简洁而深刻,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体

  • 古代广告的发展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在我国利用广告传播商品信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年间,山东济南有一刘姓人家开设的针铺就制作了印刷广告。这张广告四寸见方,中心位置绘有商标——白兔捣药图,上方八个大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方是经营项目和质量要求:“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经营方针是:“客转为贩,别有加饶。”左右还

  • 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两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

  • 1946年8月3日:许冠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许冠英(1946年8月3日-2011年11月8日)Ricky Hui,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香港影视演员、歌手。1971年,进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员培训班学习。1972年,出演电影《年轻人》。1974年,与大哥许冠文、弟弟许冠杰创建许氏兄弟影业公司。1976年,因主演喜剧电影《半斤八两》而成名。同年,

  • 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

  • 1977年8月4日:美国能源部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美国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主要负责美国联邦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行业管理,能源相关技术研发、武器研制等。最高领导为能源部长。美国能源部总部设在华盛顿西南的詹姆斯佛瑞斯塔大厦,另外在马里兰州的玛丽兰德(Germant

  • 1980年8月4日:筷子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筷子节:日本的民俗节日,在每年的8月4日。日本人在动用筷子前必先说声“领受了”,餐后放下筷子则说“蒙赐盛馔”,这些充满宗教感情的话语,实为感谢我们从山、海采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赐。筷子节来历据说有位叫本田总一郎的学者,为感谢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为人们效劳,建议将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

  • 1966年8月4日:曹汝霖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曹汝霖(1877年—1966年),字润田,祖籍浙江,民国初年高级官员,新交通系首领。1877年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五四运动时期,被指为卖国贼,住宅惨遭烧毁。抗日战争时期,曹汝霖不与日本人合作,拒绝担任伪职,后被动挂上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

  • 古代防汛抗洪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据史料分析,我国古代从大禹时起就开始重视对水文状况的观测和分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各朝更是注重在各河流要处建站监测水文。有着“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的“白鹤梁”,就是我国古水文站的一处罕世遗迹。白鹤梁是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由于白鹤梁的梁脊仅比长江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几乎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