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20年7月7日:王明健逝世

2020年7月7日:王明健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51 更新时间:2024/1/27 2:00:03

明健,(1933年6月--2020年7月7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国家级劳模,发明了从矿石中提取重铀酸铵的方法,办起了中国第一家水冶厂,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解决了原料问题,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

2020年7月7日上午在广东韶关核工业四一九医院逝世,享年87岁。

发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原料铀的提炼方法

1958年,王明健接到二机部的秘密会议通知,时国防部部长任穷传达了主席的指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不依靠苏联。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能提前爆炸,当务之急便是解决原料问题。

当时我国整个核工业体系还处在初建阶段,没有正规的铀矿和处理铀矿石的工厂,然而制造第一颗原子弹又急需两吨二氧化铀作原料,于是二机部决定在广东翁源下庄(当时检测出有铀矿)建立309大队11分队水冶厂,任王明健为技术负责人,并要求半年内建厂并拿出制取二氧化铀的原料重铀酸铵(黄饼)。然而当时的地质学家四光也说:“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几。”因此,要从矿石里把这千分之几的铀提出来,再浓缩成为原子弹的原料,便成了王明健当时的任务。

王明健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夜以继日研究试验。辛勤的工作很快有了成效,依据当地的条件,王明健自制了一套炼铀的工艺流程,“第一要弄出富矿,第二把富矿破碎,再用硫酸去浸泡它,让产品出来,最后用氨水中和就能得到比较纯的产品。”按照王明健的设计,1958年8月下庄水冶厂正式投入工作,这是全国第一家自办炼铀厂,八一电影厂制作的《土法炼铀的一面旗帜》解密了当年炼铀的程序。

说时易,做时难,炼铀程序实施起来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与失败,“经历了两次巨大的爆炸,我是死里逃生”,而王明健从未退缩,他明白自己肩上的任务是其重大,他的工作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否能提前爆炸。他信念坚定,不断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取得进步。1960年6月发表的《上游》杂志中袁成隆副部长的一篇报告肯定了当时王明健的工作以及他的忘态度与精神:“三局王明健同志在一项重要实验中遇到上百次的失败,每当遇到挫折,他都再三阅读《矛盾论》从中吸取力量……”。

在王明健的带领下,工人们日夜奋战,终于在半年内完成了宋任穷部长交办的任务。而后,又经过两年半的苦战,下庄水冶厂生产了71.3吨的重铀酸铵,占当时全国土法炼铀的总量的67%,时二机部部长刘杰说:“有了这一批重铀酸铵,为进一步的生产核燃料,为提前能够准时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具有重要意义。”

王明健这套从铀矿石中提炼重铀酸铵(黄饼)的方法是简易炼铀法,后来又被人们称为土法炼铀。事实证明,这也是当时最行之有效的办法,王明健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可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炼铀之父。

潜心科研,淡薄名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下庄309大队11分队的队员们也撤离了下庄各赴前程。而因为下庄要筹办更大的铀水冶厂,王明健选择了留下,放弃了回北京的机会。从1964年一直到1995年,王明健一直在下庄默默为中国的核工业继续奋斗,不求名不求利,一心只想为国家做贡献。”我这一生,能为中国人民最需要,最辉煌的事业做出贡献,我觉得太有意义了。“

1995年退休后,王明健居住在韶关市区,潜心研究化学上两道世界级难题,希望有生之年能再为人民作出贡献。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在天坛祈年殿隆重发布。“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者是张武、郭春宁、毛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座奥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它简洁而深刻,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体

  • 古代广告的发展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在我国利用广告传播商品信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年间,山东济南有一刘姓人家开设的针铺就制作了印刷广告。这张广告四寸见方,中心位置绘有商标——白兔捣药图,上方八个大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方是经营项目和质量要求:“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经营方针是:“客转为贩,别有加饶。”左右还

  • 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两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

  • 1946年8月3日:许冠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许冠英(1946年8月3日-2011年11月8日)Ricky Hui,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香港影视演员、歌手。1971年,进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员培训班学习。1972年,出演电影《年轻人》。1974年,与大哥许冠文、弟弟许冠杰创建许氏兄弟影业公司。1976年,因主演喜剧电影《半斤八两》而成名。同年,

  • 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

  • 1977年8月4日:美国能源部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美国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主要负责美国联邦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行业管理,能源相关技术研发、武器研制等。最高领导为能源部长。美国能源部总部设在华盛顿西南的詹姆斯佛瑞斯塔大厦,另外在马里兰州的玛丽兰德(Germant

  • 1980年8月4日:筷子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筷子节:日本的民俗节日,在每年的8月4日。日本人在动用筷子前必先说声“领受了”,餐后放下筷子则说“蒙赐盛馔”,这些充满宗教感情的话语,实为感谢我们从山、海采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赐。筷子节来历据说有位叫本田总一郎的学者,为感谢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为人们效劳,建议将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

  • 1966年8月4日:曹汝霖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曹汝霖(1877年—1966年),字润田,祖籍浙江,民国初年高级官员,新交通系首领。1877年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五四运动时期,被指为卖国贼,住宅惨遭烧毁。抗日战争时期,曹汝霖不与日本人合作,拒绝担任伪职,后被动挂上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

  • 古代防汛抗洪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据史料分析,我国古代从大禹时起就开始重视对水文状况的观测和分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各朝更是注重在各河流要处建站监测水文。有着“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的“白鹤梁”,就是我国古水文站的一处罕世遗迹。白鹤梁是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由于白鹤梁的梁脊仅比长江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几乎常年

  • 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毒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2003年8月4日凌晨4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一起侵华日军遗弃在华的化学毒剂泄漏事件,致多人受伤。截止到8月12日上午十时,齐齐哈尔“8·4”中毒事件的住院人数已增加到36人,曾代理过侵华日军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炮弹受害者跨国诉讼案的中、日双方律师代表团已介入齐齐哈尔“8·4”毒气泄漏中毒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