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双角犀鸟的外形特点

双角犀鸟的外形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70 更新时间:2024/3/6 9:05:04

双角犀鸟(学名:Buceros bicornis):是大型鸟类,体长119-128厘米,翼展146-160厘米,重量2.15-4千克。雄性较大。后头颈白色,其上体黑色。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翅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初级覆羽白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在黑色的翅上极为醒目。下体胸部黑色,其余下体白色。嘴和盔突均较大,基部黑色,嘴端和盔突顶部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乳白色。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双角犀鸟形态特征

双角犀鸟雄性成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双角犀鸟。上嘴和盔突顶部均为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呈象牙白色。它的颊、颏和喉等部位均为黑色,后头、颈部为乳白色,背、肩、腰、胸和尾上的覆羽都是黑色,腹部及尾下的覆羽为白色。翅膀也是黑色,但翅尖为白色,还有明显的白色翅斑,极为醒目。

尾羽为白色,但靠近端部有黑色的带状斑。腿灰绿色并沾有褐色,爪子几乎为黑色。雌鸟的羽色和雄鸟相似,只是盔突较小。眼睛上生有粗长的睫。虹膜深红色,嘴基黑色,上嘴端部及盔突顶部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象牙白色或乳白色。跗蹠灰绿色沾褐,爪近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1190-1280毫米;嘴峰330-375毫米;翅500-552毫米;尾380-432毫米;跗蹠73-75毫米。

双角犀鸟栖息环境

双角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

双角犀鸟习性

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犀鸟群大多固定在一个地点取食,直到食物吃尽才更换新的取食地点。它们也常常成群飞行,一个接一个地前后鱼前进。飞翔时速度不快,姿态也很奇特,头、颈伸得很直,双翅平展,作几次上下鼓动后,便靠滑翔前进,然后再鼓动几下翅膀,如此反复进行,如同摇撸一般。

于翼下的覆羽未能掩蔽飞羽的基部,所以在飞行时飞羽之间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它在鸣叫时,颈部垂直上,嘴指向天空,发出粗厉、响亮的叫声。日落时,便飞到为密集的叶簇所遮蔽的大树顶上过夜。

双角犀鸟食性

双角犀鸟的食量很大,食性也很杂,主要以各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一般在树上觅食,也有时在地上。犀鸟的大嘴看起来很笨重,实际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来却非常地灵巧,可以轻松自如地采摘浆果,轻而易举地剥开坚果,还能得心应手地捕捉鼠类和昆虫。

主要吃各种野果,也食蛇、蜥蜴、大型昆虫、鼠类和谷物。繁殖习性似冠斑犀鸟。取食和栖息于原始林的顶冠层。

双角犀鸟种群现状

虽然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但它发生的密度低,是块状分布。适度数量少,并有可能在其分布范围内迅速不断下降,因此被列为近危。在中国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食脑虫感染的初期症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食脑虫”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以下简称耐格里变形虫)并不是真的会啃食人脑。耐格里变形虫喜爱潮湿和热,常见于25℃以上的温水环境,在约42℃时繁殖力最旺盛。自然界中存在于江河、池塘、水坑等水体中,甚至在温泉和潮湿的泥土中也可能找到它们的踪迹。耐格里变形虫有三种形态:滋养体、鞭毛体

  •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战争背景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

  • 睡莲的功效与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睡莲(学名:Nymphaea tetragona):睡莲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直立或匍匐。叶二型,浮水叶浮生于水面,圆形、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深裂成马蹄形或心脏形,叶缘波状全缘或有齿;沉水叶薄膜质,柔弱。花单生,花有大小与颜色之分,浮水或挺水开花;萼片4枚,花瓣、雄蕊多。果

  • 2020年7月9日:童秉纲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童秉纲[tóng bǐng gāng](1927年9月28日-2020年7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50年童秉纲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

  • 并蒂莲的形态特征和象征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并蒂莲属莲花科,它一茎产生两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茎上连在一起,也称并头莲、同心芙蓉、合欢莲、瑞莲,是荷花中的珍品,其生成的几率仅约十万分之一。2019年7月,遵义市城郊一片两年多无人管护的荷田里,开出了一支并蒂莲,并已结蓬。2019年7月15日,北京圆明园第二株并蒂莲开花,6月27日,首次发现了今年

  • 1905年8月5日:米高扬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俄语:Микоян,АртёмИванович,英语:Artem Ivanovich Mikoyan)1905年8月5日生于亚美尼亚的萨那茵,亚美尼亚裔,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航空器设计师,苏联现代航空业导师,米格设计局奠基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红旗勋章获

  • 1772年8月5日:第一次瓜分波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瓜分波兰(或称为第一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发生在1772年,造成波兰立陶宛联邦灭亡的三次瓜分波兰之中的第一次。这次瓜分背后的主要目的是扩展俄罗斯帝国势力,以威慑普鲁士王国及奥地利帝国。日渐衰弱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土,包括其中已被俄罗斯统治的部分,遭到比较强盛的邻国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的瓜分,而

  • 1952年8月5日:《重庆日报》创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1952年8月5日,《重庆日报》创刊,由时任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亲题报头并题词祝贺。2001年10月18日,经中宣部批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1998年以来,重庆日报社又先后划转接收了5张报纸,形成了以《重庆日报》为龙头,《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消费导报》、《健康人

  • 1963年8月5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英语:Partial Test Ban Treaty,PTBT),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是一个限制核武器试验的国际条约,英文简称PTBT。该条约禁止了除在地下外的一切核武器试验。其目标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

  • 2002年8月6日:《午夜新闻》开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午夜新闻》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于2002年8月6日开播的一档综合性的新闻节目,前身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原来每天0:00播出的《整点新闻》。节目主要报道国内和国际时政、民生、文体等方面的新闻,节目结束后是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节目于2002年8月6日起每周一至周六0:00在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