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京索之战的背景

京索之战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4/3/6 9:06:20

京索之战发生在彭城之战后。当时,联军大败。楚军铁骑威震天下,刘邦被迫率军撤退荥阳,楚军乘胜追击。这时,汉王刘邦率领诸将在京索之战中大败项羽楚军,使得楚军不能再向西追击。楚汉之争进入相持阶段。

历史背景

汉王刘邦在彭城战败后被迫率兵退回荥阳,刘邦父亲刘太公、妻子吕雉被楚军虏获,被拿住做人质,诸侯本来见刘邦势大而投靠见战败纷纷脱离汉军选择中立,本来地盘军队因都让刘邦兼并的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也乘机投靠项羽。

彭城之败后,刘邦为了使汉军主力安然撤退回荥阳,亦采取许多措施来迟滞楚军攻势以使汉军顺利撤退。

主要策略有:

1、首先派遣偏师继续在彭城一带纠缠项氏主力,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祁侯缯贺的战绩,“汉王败走,贺方将军击楚,追骑以故不得进,汉王顾谓贺:‘子留彭城,用执圭东击羽,急绝其近壁。’“这条重要的史料由于较为偏僻,很少为前人所注意。

2、然后在丰、下邑、砀一线布置防线,丰守将为王陵,“以客从起丰,以厩将别定东郡、南阳,从至霸上。入汉,守丰。上东,因从战不利,奉孝惠、鲁元出睢水中,及坚守丰”。

3、砀,刘邦也分兵留守。三城之中,尤以下邑最为重要。驻守下邑的则是吕后兄吕泽,《史记高祖本纪》曰:“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

4、刘邦从虞县西撤时,又安排靳歙等人领兵保雍丘,“(靳歙)从东击楚,至彭城。汉军败还,保雍丘,去击反者王武等”构成了屏障荥阳的第二道防线。

5、而且刘邦还派辨士随何策反英布,以分楚军兵锋。正是由于刘邦在彭城大败后的举措比较得当,因而当五月份项羽率师突破汉军防线攻至荥阳附近时,刘邦已经有了近月的充足时间整顿好军马,得以反击楚军于京、索之间。

刘邦使用这几个策略使汉军安然退回荥阳,刘邦嫡系一百四十多个列侯一个没有损失,包括老弱张良、郦食其、陆贾都安然无恙,其中郦食其这样的七八十岁老头都毫发无损可以看出汉军主力尽数撤回荥阳,武将更是一个没损失,刘邦在汉军主力未损失为接下来反击楚军京索之战的胜利做出了保证。

历史影响

京索之战本身的规模在楚汉战争中并不甚大,但它在战略上却对楚汉战争的全局影响较深。可以说京、索之战标志着楚汉战争试探性序幕战的结束,战争进入双方凭实力艰苦角逐的对峙阶段。京索之役后,项羽军转入休整和击败英布准备;而刘邦则乘机进行稳定后方、清除异己和平定魏国、赵国有了充分时间。

为汉三年开始的楚、汉新一轮大战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关中为刘邦的根本重地,因而在京索之战胜利后不久他即回到关中,“六月,汉王还栎阳。壬午,立太子,赦罪人。令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雍地定,八十余县,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祠之。兴关中卒乘边塞。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汉军后方得以完全巩固。

随后刘邦派韩信、曹参平定魏国,在平定魏国后,汉军继续出兵张耳、韩信翻越太行山东攻赵井陉关,刘邦率领信武侯靳歙、蒯成侯周緤、绛侯周勃、广严侯召欧趁机从成皋北渡黄河攻下赵国都城邯郸、襄国平定赵国,韩信、张耳在井陉大破陈余。平定赵国后刘邦回到荥阳前线随后爆发了楚汉两年多的成皋大战。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双角犀鸟的外形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双角犀鸟(学名:Buceros bicornis):是大型鸟类,体长119-128厘米,翼展146-160厘米,重量2.15-4千克。雄性较大。后头和颈白色,其余上体黑色。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翅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初级覆羽白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在黑色的翅上极为醒目。下体胸部黑色,其余

  • 食脑虫感染的初期症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食脑虫”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以下简称耐格里变形虫)并不是真的会啃食人脑。耐格里变形虫喜爱潮湿和热,常见于25℃以上的温水环境,在约42℃时繁殖力最旺盛。自然界中存在于江河、池塘、水坑等水体中,甚至在温泉和潮湿的泥土中也可能找到它们的踪迹。耐格里变形虫有三种形态:滋养体、鞭毛体

  •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战争背景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

  • 睡莲的功效与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睡莲(学名:Nymphaea tetragona):睡莲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直立或匍匐。叶二型,浮水叶浮生于水面,圆形、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深裂成马蹄形或心脏形,叶缘波状全缘或有齿;沉水叶薄膜质,柔弱。花单生,花有大小与颜色之分,浮水或挺水开花;萼片4枚,花瓣、雄蕊多。果

  • 2020年7月9日:童秉纲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童秉纲[tóng bǐng gāng](1927年9月28日-2020年7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50年童秉纲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

  • 并蒂莲的形态特征和象征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并蒂莲属莲花科,它一茎产生两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茎上连在一起,也称并头莲、同心芙蓉、合欢莲、瑞莲,是荷花中的珍品,其生成的几率仅约十万分之一。2019年7月,遵义市城郊一片两年多无人管护的荷田里,开出了一支并蒂莲,并已结蓬。2019年7月15日,北京圆明园第二株并蒂莲开花,6月27日,首次发现了今年

  • 1905年8月5日:米高扬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俄语:Микоян,АртёмИванович,英语:Artem Ivanovich Mikoyan)1905年8月5日生于亚美尼亚的萨那茵,亚美尼亚裔,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航空器设计师,苏联现代航空业导师,米格设计局奠基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红旗勋章获

  • 1772年8月5日:第一次瓜分波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瓜分波兰(或称为第一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发生在1772年,造成波兰立陶宛联邦灭亡的三次瓜分波兰之中的第一次。这次瓜分背后的主要目的是扩展俄罗斯帝国势力,以威慑普鲁士王国及奥地利帝国。日渐衰弱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土,包括其中已被俄罗斯统治的部分,遭到比较强盛的邻国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的瓜分,而

  • 1952年8月5日:《重庆日报》创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1952年8月5日,《重庆日报》创刊,由时任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亲题报头并题词祝贺。2001年10月18日,经中宣部批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1998年以来,重庆日报社又先后划转接收了5张报纸,形成了以《重庆日报》为龙头,《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消费导报》、《健康人

  • 1963年8月5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英语:Partial Test Ban Treaty,PTBT),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是一个限制核武器试验的国际条约,英文简称PTBT。该条约禁止了除在地下外的一切核武器试验。其目标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