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8年7月1日:《订租威海卫专条》签订

1898年7月1日:《订租威海卫专条》签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57 更新时间:2024/2/10 7:22:02

《订租威海卫专条》是清朝与英国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7月1日在北京签订的有关租借威海卫的不平等条约。该专条签订后,清政府同意将威海卫及附近水面全湾沿岸10英里以内的地方租借给英国,租期二十五年。

签约背景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远东的争夺中,英国和沙皇俄国是主要的对手。1898年,沙俄通过强租旅顺口和大连湾,使东北沦为它的势力范围,在华势力大有扩,引起英国的强烈不满。在中俄就旅大租借问题谈判时,英国就极力反对。看到沙俄租借旅大已势不可免,英国政府决定强占威海卫,作为“补偿”,以此与沙俄抗衡。1898年3月27日,《中俄旅大租地条约》正式签订。

次日,英国政府即电令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并照会清政府,正式提出英国租借威海卫。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英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交易。由于威海卫还在日本的占领之下,英国首先日本试探。双方互换了秘密照会,日本表示支持英国占有威海卫。然后,英、德进行秘密交涉,在得到英国保证“无意侵犯或争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后,德国认可了英国对威海卫的要求。

在争取日、德支持的同时,英国积极与清政府进行交涉。清政府不敢拒绝,只是表示,租借一事须待日军撤出威海卫后才能商议。但英国政府迫不及待,竟扬言要派海军去烟台。在英国的军事恫吓下,总理衙门照会窦纳乐,同意将威海卫租借给英国,租期与俄国租借旅大的期限相同;中国仍可使用威海卫港停泊兵轮;英国以后不得再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窦纳乐对前两点表示同意,对第三点却断然拒绝。

他蛮横地宣称,英国租借威海卫是专为在北方抵制沙俄的势力,如果法国在南方占有口岸,英国还将“另索一处抵之”。这为日后的勒索埋下了伏笔。清政府虽然几次提出异议,但最后还是在英国的讹诈与威胁下屈从。1898年7月1日,由庆亲奕劻和总理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寿恒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

主要内容

《订租威海卫专条》的主要内容有:

1、中国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威海湾内岛屿及海湾沿岸10英里地方)租与英国,租期与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

2、所租之地均归英国管辖,但中国兵轮可在威海湾停泊。

3、英国可在租地范围内沿海一带修筑炮台,驻扎兵丁,或另设应行防护之法。

条约影响

《订租威海卫专条》的这些规定,使英国轻而易举地获取了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威海卫和旅顺曾是北洋水师的根据地,它们分踞渤海湾的南北入口,隔海相望,是保卫北京和华北地区的门户。两地分别落到了俄、英手中,成为两国的海军基地。专条的签订,使华北门户渤海湾的控制权完全落到了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这对北京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少年中国学会,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社团组织。1918年由王光祈、曾琦、陈淯、周太玄、张尚龄、雷宝菁等人筹建,1919年7月1日正式成立。李大钊被邀请参与活动并列为发起人之一。总会在北京。执行部主任王光祈。宗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信条:奋斗、实践、坚忍、俭朴。全国各地及巴黎、东京

  • 台风鹦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热带风暴鹦鹉(英语:Tropical Storm Nuri,国际编号:200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2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Butchoy)为2020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个被命名的风暴。“鹦鹉”一名由马来西亚提供,意为一种蓝色冠羽的鹦鹉。命名由来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

  • 2001年7月1日:龙滩水电站开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龙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全国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广西天峨县城上游15公里处,是“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电站2001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部投产建成。设计蓄水位400米,坝高216.5米,坝顶长度是836米,库容27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年发电量1

  •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青藏铁路(英文名称:Qinghai-Tibet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运营历程2006年7月1日起,青藏铁

  • 1685年7月1日:纳兰性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纳兰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

  • 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

  • 1644年7月2日:马斯顿荒原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马斯顿荒原战役(Battle of Marston Moor),又称约克角围攻(Siege of York),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军同国王军队之间的一次战役。1644年7月2日,克伦威尔率部在此击溃鲁珀特亲王军的左翼,并猛攻王军的中路。王军损失惨重,死亡三四千人。这次战役是国会军从失败走向胜

  • 1995年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7月2日为国际体育记者日。国际体育记者协会1995年在加拿大举行代表大会,确定7月2日为“国际体育记者日”。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于1978年成为国际体育记者协会的正式会员。发展历史1995年在加拿大举行的第58届国际体育记者协会(简称AIPS)代表大会上,并将7月2日定为“国际体育记者日”,号召所有会员

  •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

  •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