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644年7月2日:马斯顿荒原战役

1644年7月2日:马斯顿荒原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90 更新时间:2024/1/25 12:06:15

马斯顿荒原战役(Battle of Marston Moor),又称约克角围攻(Siege of York),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军同国军队之间的一次战役。1644年7月2日,克伦威尔率部在此击溃鲁珀特亲王军的左翼,并猛攻王军的中路。王军损失惨重,死亡三四千人。这次战役是国会军从失败走胜利的转折点。开创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战役过程

1644年7月初,两军在马斯顿荒原展开了内战以来首次大规模会战。2日,王军鲁珀特亲王率骑兵迅速占领整个荒原。国会军获悉后立即向荒原挺进。晚上7点左右,国会军左翼骑兵首先冲下高地直扑敌军。接着,中路步兵右翼骑兵也投入战斗。

克伦威尔指挥左翼东部联盟的全部骑兵,还有龙骑兵、苏格兰骑兵共约4000人向王党军的右翼发起攻击。克伦威尔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尽管受到了王党部队的勇敢抵抗,但在议会军其他将领的声援下很快地击溃了荒原上的王党右翼部队第一、第二线骑兵,鲁珀特落荒而逃。一个半小时后,国会军左翼取得胜利。

这是一次惨烈的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战斗中,克伦威尔的颈部被一颗子弹穿透,并从眼睛旁边穿过,使他的眼睛处于半失明状态,可是他仍旧坚持在战场上战斗。骑兵的攻击虽然得手了,但其他方面的议会军却败得一塌糊涂、伤亡过半。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遭到王军步兵和骑兵的猛烈反击,步步后退,处境危急。

费尔法克斯爵士率领攻击王党左翼的骑兵几乎全军覆灭,因为他率领的骑兵在迅速取得胜利时,跟进的部队由于荒原上的荆棘和坎坷的阻碍,不能及时支援,反而被王党军又击垮了。而中军也被王党部队击垮,几位将领无力再组织部队进行第二次战斗,甚至放弃了战斗。议会军的苏格兰步兵则在王党军的围攻下坚守阵地战斗。

克伦威尔毫不迟疑地从战场右翼穿过中部王党军的后方,突向左翼战场去挽救苏格兰的战友。有三个营的步兵也随着克伦威尔的骑兵重新投入战斗。王党部队正在追击议会军败兵的两个将军,见克伦威尔的军队出现于左翼的战场上,便马上率王党骑兵来迎战。两军相遇在议会军将领费尔法克斯的骑兵刚刚被击败的地方,但他们遇到的却是克伦威尔。

约晚上10点会战结束。王党部队被迅速地击溃。克伦威尔挥得胜之师马不停蹄地与苏格兰步兵一同向王党的步兵冲杀过去。王党军的一个仅次于鲁珀特亲王的将领战死,大部分王党军在夜色中逃散、撤走。王军投入1.5万人(骑兵7000人),死亡3000多人,被俘1600余人。

战役影响

马斯顿荒原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国会军同国王军队之间的一次著名战役。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国会军连连失利的局面,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同时,这次会战也是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他对取得会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克伦威尔指挥的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取得胜利后,最终树立了克伦威尔的军威,他的部队从此也以“铁骑军”闻名全国。

不久克伦威尔成立了“新模范军”,克伦威尔的“铁骑军”成了核心。他自己后来也成了统帅。1645年6月14日,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大败王军,战役以胜利告终。以后的军事行动主要是肃清王党守军。1646年5月,国王查理秘密离开牛津投奔苏格兰人,第一次内战结束。

由于马斯顿荒原战役的胜利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内战胜利结束并大大提升了克伦威尔的威望,从而为后续一系列的运动及历史事件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95年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7月2日为国际体育记者日。国际体育记者协会1995年在加拿大举行代表大会,确定7月2日为“国际体育记者日”。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于1978年成为国际体育记者协会的正式会员。发展历史1995年在加拿大举行的第58届国际体育记者协会(简称AIPS)代表大会上,并将7月2日定为“国际体育记者日”,号召所有会员

  •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

  •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 1890年7月2日:美国通过休曼法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休曼法案(英语:Sherman Antitrust Act,经常被称为Sherman Act,1890年7月2日通过),美国联邦的反托拉斯法,要求美国联邦政府有责任去调查并且起诉,有托拉斯行为的公司与组织。它是美国第一个针对独占与卡特尔的法律。由俄亥俄州参议院议员、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约翰·休曼在1

  • 搜救犬能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搜救犬在工作犬的所有类别中,搜索与救援是仅次于警犬的、最受人们尊敬和赞扬的犬的热门职业之一。经过专业培训后,它们成了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犬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听力是人的18倍,视野广阔,有在光线微弱条件下视物的能力,是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设备”。用犬搜索是现场搜索最为行之有效的

  • 《印第安人迁移法》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印第安人迁移法》(Indian Removal Act),是美国政府的印第安人迁移政策的一部分,于1830年5月28日由安德鲁·杰克逊总统签署为法案,法案授予联邦政府权力,将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河以东迁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领地”(Indian Territory),领地位于现今俄克拉何马州内

  • 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英文为“Treaty of peace,amity,and commerce,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Chinese Empire”,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

  • 1914年7月3日:《西姆拉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西姆拉条约》是1914年7月3日,中英两国和西藏地方代表西姆拉会议后,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伦兴夏托拉擅自签订的条约。清朝末年,英国加强侵略西藏。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策动西藏部分反动分子叛乱,企图搞所谓西藏“独立”。在英国要挟下,1913年10月,北洋政府派代表到印度西姆拉参加“中英藏

  • 1898年7月3日:京师大学堂创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统辖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

  • 1978年7月3日:《亚马逊合作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亚马逊合作条约》,是1978年7月3日南美洲八国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签署的条约,以共同加速开发亚马逊地区。于1980年8月3日生效。基本简介1978年7月3日,南美洲八国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签署了《亚马逊合作条约》,以共同加速开发亚马逊地区。巴西、秘鲁、波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和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