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歧沟关之战的战争评价

歧沟关之战的战争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2/10 4:50:18

歧沟关之战是宋朝自高梁河之战后为收复幽云失地所做的又一次努力,也是宋朝第二次主动进攻,此次进攻规模之大,是以往数战无法比拟的,可以看作是宋辽双方的一次总决战。宋方的目标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及早为契丹所据的辽西营、平二州。但是尽管宋朝再一次铆足了劲,其最终结果却更甚于高梁河之败,基本上是血本无归,不但没有恢复一寸土地,还耗费了大量物资,损失了大批有生战斗力,折了一个良将,并再次重重地丢了一把脸。分析起来,宋朝这次的惨败实际上是合情合理的。

宋方的战略意图很清楚,以曹彬、米信两路(实际上是一路)为主力,在离幽州最近的地段出兵,持重缓行,吸引契丹主力,给山后方面的田重进、潘美作掩护,创造机会,待田重进、潘美夺取山后之地后,三路合力取幽蓟。平心而论,这个战略思想还是很完美的。因为契丹军在幽云地区驻军的部署以南京析津府(幽州)为中心,并以此中心向其它防地辐射,而西京大同府(云州)是山后地区的中心,但重要性比起南京要差很多。

宋辽开战后宋军未费多大力气就能轻取云州,由此可见一斑。所以针对契丹以燕京为轴心的战略防御态势,宋军采取了左翼回旋,分进合击的外线进攻态势,以己方主力吸引敌方主力,以己方侧翼作为战争初期的主要突破力量,待侧翼力量达成初期目标之后,再与主力会合,来达成最终目标。

乍一看,这种战略构想似乎很高明,甚至无懈可击,然而细分析起来漏洞就出现了。既然是分进合击,最重要的就是计划详细周密、战时协同配合,而宋方这两点都没能做到。其战前计划很笼统,只说西师尽略山后之地后与主力合力取幽州,但是西师什么时候能够达成初期目标是个未知数,又没有规定师期,如何能与东路作好配合?

当然,计划没有变化快,赵光义或许是接受了遥控指挥的教训,并没有在细节上过多要求其将领,但是在三路大军相去百里的条件下,各自情况无法保证及时得知,各路军队几乎就等同于完全没有配合而各自为战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要说侧翼与主力的配合谈不上,就是潘美、田重进两支侧翼部队也一直没有按事先部署会合,最终被斜轸击破。

相比之下,契丹方面的防御及反攻战略比较得当。在宋朝突然进攻的情况下,契丹首先是战略收缩,以燕京为防御轴心,对山后诸州的失陷暂时不理,对宋军曹彬主力采取的不是硬碰硬的死磕,而是坚守要地,寻机袭扰,目的使宋军疲殆,好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之后,契丹全力驰援,主要方向还是在燕京地区,同时以一部赴援山后,主次分明。

等到宋军曹彬部粮尽而退时,契丹的援军也基本上也到位了,待曹彬再来即与之决战时,以新锐克疲老,曹彬部大败后,契丹军队并不盲目扩大战果,而是还军燕京并增援山后,以图各个击破,因为在山后方面的威胁还没有消除的情况下,便以主力贸然南下是比较冒险的。山后方面斜轸趁宋军主动奉命撤退,抓住时机进行反击,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战果。

可以说,歧沟关之战契丹方面的表现为中国战争史上的内线防御又增加了一个经典战例;而宋方在歧沟关的失败同样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外线进攻和分进合击的反面教材。

宋军战术上的失误也非常明显,尤其是曹彬一路,后勤补给都没有保障,竟然被契丹轻易截断了粮道。粮尽而退,又被宋太宗一诏挡回,退而复进。听说萧太后大军已到,又掉头而退,终为休哥所乘。兵家有句话:“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休哥的迟滞战术是相当成功的,在宋军势不可挡时能够遏止其进程,又将之逼退,这是契丹取胜的关键。

狼牙村、陈家谷之战,宋军的任务只是掩护边民撤退,而王侁却大言不惭非要与契丹过过招,最不可思议的是主将潘美竟然也默许此议,却让杨业陪上了性命。杨业在战前的建议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稳妥之举,成功的可能性显然要大出许多,然而没有得到一个人的赞同,殊为可悲。

宋方的用将问题也是失误颇多。曹彬这个人就不适合用来作一路主帅,更别说是主力军的主帅了。熟悉曹彬的人都知道,此人在太祖时期的统一战争中曾两次出现。一次是伐蜀时作为东路刘廷让部的都监,最大的功劳就是维持军纪,不使滥杀。另一次是伐南唐之战,曹彬作为主帅。宋太祖怕他无法约束众将,特授匣剑一柄,当着众将的面委以生杀大权,先把潘美等人吓了个半死,才放心地让他统军出征,看重的无非是他重视军纪、不滥杀的优点,以达到收服江南人心的目的。

而在包围金陵将要攻城时,他还要靠装病来劝说部下将领不要滥杀,可见此人是个儒将,不具威严,没有作为大将的那种霸气,很多时候无法管束自己的部下。歧沟关之战时,诸将欲与西师争功,曹彬作为主帅无法平息众议,直接导致了三军人心不齐。歧沟关被契丹军包围时,又与米信弃军而逃,颇失为将之道。相比之下,曹彬部下的李继隆、李继宣等人在此战中表现上佳,有大将之风。

田重进是个新人,之前没有被委以方面之任,他所领的一路军虽然可以说保持不败,却也遭受了重大损失,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其都监袁继忠在飞狐之战中表现算是合格。荆嗣作为一员猛将,在此战中功劳甚大。

此人曾在从征太原时,靠勇猛果敢击败过骁将杨业,在几次与北汉的战斗中都有他往来冲杀的身影,以勇猛著称。在飞狐城北的战斗中,他以一员偏将,却成了该战役的主角,也可以看出此人并不是简单的一勇之夫,而是能够根据战场形势随即应变的将才。

潘美作为西路军主帅,按其以往战绩与表现,应该说是能够胜任的,从此人在统一战争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琮。伐南汉之战,虚实并用,声东击西,多次以少胜多,战胜攻取如行云流水,可见其指挥艺术;伐南唐之战,师次秦淮河,舟楫未具,麾众涉水,大破南唐兵,又可见其勇猛果敢。

然而,在契丹军反攻的蔚州之战中,潘美为斜轸所破,固然是由于宋军东师已败,西师奉诏撤回,军无战心,无法抗拒斜轸之新锐之故。但是陈家谷之战前竟被王侁怂恿,置杨业于死地,又无法制止王侁擅自行动,撤离谷口。杨业兵败又不救援,这种表现让人不可思议。或许是王侁有都监这一层身份,潘美也是着实惹不起,只能唯唯诺诺,作了一次毫无主见的主帅,也从此成就了千古骂名,成了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中永远的反面角色,背上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黑锅。

意义及影响

歧沟关之战可以说是宋、辽二十五年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主动进攻的宋朝的惨败基本上宣告了宋朝对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努力的彻底失败。从此之后,宋朝一百多年内再也没有主动进攻过契丹(直到公元1120年宋为兑现与金的“海上之盟”,才又一次主动与辽开衅),战略上完全处于守势,并且是极其被动的守势。

宋朝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宋太宗赵炅也由此不敢再言兵,并告戒边将不要妄生边事,并从此在国防上只专注于构筑河北三道防线,又疏浚河道、种植林木,想尽各种办法来阻止契丹铁骑的南下,而不再有锐意反击之举。歧沟关之战直接导致了宋朝在与契丹对峙中军事上的劣势,并使宋人再次产生了畏惧辽人的心理。契丹此战的胜利,不仅打出了国威,歼灭了宋军的有生力量,赢得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并牢牢地掌握了宋辽战争的主动权,且为日后与宋媾和增加了外交砝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隋与突厥之战经历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隋与突厥之战是突厥与隋朝的长期战争。这场战争自581年突厥侵隋开始,到607年东突厥臣服为止,共经历26年的时间。突厥攻隋第一战581年突厥沙钵略可汗联合原北齐守将、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刺史高宝宁入侵隋朝。隋文帝紧急令边防加强戒备,加筑长城,派阴寿率兵驻幽州(今北京市),虞庆则驻并州(今山西太原市)

  •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发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阿波罗11号的发射现场吸引了超过一百万的人群,全世界观看发射现场直播的观众人数也达到了创记录的六亿人。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观看了现场直播。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于美国当地时间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13时32分UTC)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发射12分钟后飞船进

  • 2015年7月16日:日照工厂爆炸事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2015年7月16日上午7时38分,日照岚山虎山潘家村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1000立方米液态烃球罐起火并发生爆炸,消防调集9个消防中队,23辆消防车、138名消防官兵到场全力扑救,当场确认没有伤亡。日照工厂爆炸事故事件背景2015年7月16日7:38分,日照岚山虎山潘家村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1000

  • 1919年7月16日:崔圭夏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崔圭夏(최규하,1919年7月16日—2006年10月22日),号玄石(현석),曾用日本姓氏梅原,韩国江原道原州人,大韩民国第12任总理,第4任(第10届)总统。崔圭夏曾在日本留学,早年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教师。之后他前往伪满洲国。大韩民国独立后,他曾出任农林部粮政课长、外交部通商局长、外务次

  • 2019年7月16日:苏叔阳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苏叔阳(1938年—2019年7月16日),当代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笔名舒扬。河北保定人。现从事文化及历史研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育事业多年,培养了很多学生。他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历史文学视角,创作了诸多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

  • 2020年6月28日: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于蓝(1921年6月3日-2020年6月28日),原名于佩文,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1951年,在剧情电影《翠岗红旗》中饰演红军家属向五儿。1952年,主演剧情电影《龙须沟》。1959年,在剧情电影

  • 1920年7月17日:萨马兰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1920.7.17-2010.4.21)侯爵,西班牙人,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他曾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长达21年,任内成功推动奥运会商业化,让国际奥委会脱离财政危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亲手颁发中国在历史上获得的

  • 1945年7月17日:波茨坦会议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又叫“柏林会议”。波茨坦会议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

  •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

  •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内战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西班牙内战(西班牙语: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的一场内战,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