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湿地有什么作用

湿地有什么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4/2/16 3:39:32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物质生产

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七里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生产力来源。据初步调查,七里海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水生、湿生植物群落100多种,其中具有生态价值的约40种。哺乳动物约10种,鱼蟹类30种。

芦苇作为七里海湿地最典型的植物,苇地面积达7186公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仅是重要的造纸工业原料,又是农业、盐业、渔业、养殖业、编织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还能起到防风抗洪、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另外,七里海可利用水面达10000亩,年产河蟹2000吨,是著名的七里海河蟹的产地。

大气组分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湿地生境也会排放出甲烷、氨气等温室气体。

沼泽有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CO2和其他气体,特别是一些有害的气体。沼泽地上的氧气则很少消耗于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沼泽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沼泽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通过沼泽能吸附金属离子和有害成分。

水分调节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七里海湿地是天津滨海平原重要的蓄滞洪区,安全蓄洪深度3.5~4米。

沼泽湿地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发育在负地貌类型中,长期积水,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茎交织,残体堆积。

潜育沼泽一般也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 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发掉7415吨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

净化

沼泽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如氮、磷、钾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质,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被生物体贮存起来,或者通过生物的转移(如收割植物、捕鱼等)等途径,永久的脱离湿地,参与更大范围的循环。

沼泽湿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利用湿地植物的这一生态功能来净化污染物中的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例如,水葫莲、香蒲和芦苇等被广泛地用来处理污水,用来吸收污水中浓度很高的重金属 镉、铜、锌等。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人作了如下试验,将废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让它流经 一片柏树沼泽地,经过测定发现,大约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净化排除了, 湿地惊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印度卡尔库塔市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该城所有的生活污水都被排入东郊的一个经过改造的湿地复合体中。这些污水被用来养鱼,鱼产量每年每公顷可达2.4吨;也可用来灌溉稻田,每公顷年产水稻2吨左右。

另外,还在倾倒固体垃圾的地方种植蔬菜,并用这些污水来浇灌。大量的营养物以食物形式从污水中排除出去。卡尔库塔城东的湿地成为一个如此低费用处理生活污水并能同时获得食物的世界性典范。

动物栖息地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沼泽湿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虽有利于一些植物的生长,却不是哺乳动物种群的理想家园,只是鸟类能在这里获得特殊的享受。因为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

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 燕鸥、苇莺、掠鸟等约200种。而且该湿地是西伯利亚和东北地区鸟类南迁越冬的中途站。

局部小气候

以天津市东北部的宁河县为例: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使宁河县成为天津市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之一。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在野外遇到熊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在野外遇到熊要谨记不要奔跑、不要大叫、不要上树、不能装死。应该面对着熊倒退离开,不能背对着熊。因为背对着熊会被熊当做是猎物。在野外遇到熊该怎么办呢?第一,避免遇到熊,因为熊的战斗力很强,在体重、速度、力量上都有绝对优势。第二,不要喂食,熊有了第一口,就会想要第二口,你手里没食物的时候,危险就来了。第

  • 老虎会捕杀熊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在黑龙江省的太平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发现了老虎捕杀黑熊的证据,这在国内还属首次。工作人员顺着老虎踪迹发现了熊的残骸,然后发现了虎的卧迹,又顺着虎拖拽熊尸的痕迹,找到了熊的冬眠仓。仓口有打斗痕迹,是老虎捕杀黑熊的第一现场。老虎捕杀黑熊,很罕见吗?事实上,老虎捕杀黑熊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熊在老虎

  • 珊瑚礁为什么会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全球著名调查机构卡特琳研究近日表示,近年来加勒比海珊瑚礁大量消失,其主要原因或为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是什么导致了珊瑚礁的消失呢?加勒比海被认为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珊瑚自然保护区,然而据卡特琳研究估计,目前已有大约80%的加勒比海珊瑚礁消失。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具体原因以及影响程度,该研究机构即将展开一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以东,巴布亚湾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东西宽20~240千米,南北长约2000千米,这里有上千个珊瑚岛礁和沙滩,是世界上景色最美、规模最大的珊瑚礁群。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炭性物质和骨骼以及单细胞藻类等残堆积起来、形成礁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礁区不断扩大,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群就成为

  •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那个时代欧洲有许多中国迷,也就是向往和崇拜中国的人。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们传说,中国是以孔子

  • 马戛尔尼访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可能是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一直都是遍地黄金、百姓安居乐业、一个彬彬有礼的和睦大家庭,引得不少欧洲人十分向往和崇拜。马戛尔尼也是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的,他最向往的事情就是前往中国游历一番。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急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在这种

  •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虽然失败了,但是马嘎尔尼使团的访华却给中国和英国乃至欧洲带来不一样的影响。对中国来说,中国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认识世界,改变封闭状态的良好机遇。对此,佩雷菲特先生曾说过:“如果这两个国家能增加它们间的接触,能互相吸取对方最为成功的经验;如果那个早于别国几个世纪发明了印刷与造

  • 中国首个火星车为什么叫祝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发布了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 暹罗鳄形态外形特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暹罗鳄(学名:Crocodylus siamensis):为一种中型鳄鱼,成年鳄鱼最长可达到4米,常见的也有3米长,幼鳄孵出时则约25厘米长。暹罗鳄的吻长度中等,稍凹,长度约为吻基宽度的1.5至1.6倍。两眼眶前边有一对短的尖锐棱嵴,额上介乎于两眼眶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眶,鳞骨突出成一高嵴。上体呈暗橄榄

  • 暹罗鳄是保护动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栖息环境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沼泽地、河流保护地段中水流缓慢的区域、湖泊等淡水水域,以及咸淡水水域等。生活习性具地盘意识。拥有适应高盐度水质的生理结构。位于湿地食物链的最高层次。幼体以捕食昆虫、两栖类、甲壳类、幼小的爬行类及鱼类为主,成体会捕食体形更大的动物,但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两栖动物、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