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写《史记》怎么知道几千年前的事情

司马迁写《史记》怎么知道几千年前的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06 更新时间:2024/2/29 8:30:19

司马迁写《史记》,是如何知道几千年前的事情的?这个问题不难解决,那便是参考前代史料。修史不是写小说,不能自由发挥,任何修史者都要参考史料,参考史料是修史的主要方法,比如班固修撰《汉书》,便明显参考了司马迁的《史记》。

可如你所知,司马迁修撰《史记》前,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全国各地的书籍都付之一炬,那些历史资料想必也被焚烧,司马迁从何参考史料?下面,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司马迁修撰《史记》的史料来源。

秦始皇焚书,只烧掉了六国和民间收藏的书籍,秦国官方收藏的书籍并没烧。

据《李斯列传》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这也就意味着,司马迁修撰《史记》时,可以参考秦朝官方收藏的史料。

有人想必会说,项羽攻破咸阳后,在宫廷放了一把大火,把秦朝官方收藏的书籍也付之一炬,司马迁怎么可能参考秦朝的史料?

但大家不要忘了,项羽不是第一位进入咸阳的诸侯王,在项羽之前,刘邦便已攻破关中。刘邦入关后,诸将沉迷享受,而萧何却直奔秦朝皇家图书馆,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项羽所烧的,都是被萧何选剩下的,这些书籍的价值,肯定远不如萧何所搜集的。

而且,从理论上说,六国和民间收藏的书籍,都被秦始皇付之一炬,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书籍没有焚烧。

秦朝毕竟是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当时的统治能力有限,秦始皇的权力,不可能深入到民间的每个犄角旮旯,有胆大的藏书爱好者,逃过秦朝地方政府的眼线,收藏几十本珍贵的图书,这完全可以做到。打个比方,当时地广人稀,书又不是大宗物品,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往深山老林里藏几本书,谁能发现?比如著名学者伏生,便冒着杀身之祸,将《尚书》匿藏于壁中。

民间仍有私藏图书者,这恐怕是公开的秘密,甚至连秦始皇也能猜到,但又能如何?他不可能把全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掘地三尺。正因如此,汉朝建立后,由于朝廷图书馆馆藏有限,多次向民间征集书籍,比如汉武帝即位后,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集图书,广开献书之路。

此外,秦始皇虽然焚了书籍,但并没有杀死撰写书籍以及能背诵书籍的人,这也使得很多被焚烧的书籍,得以在汉朝重新面世

汉朝建立后,曾派出大批官员在民间访问学者,其中有撰写过书籍但书籍被焚烧的,邀请他们重写撰写;或能够背诵某部被焚烧的书籍的,邀请他们默写。比如汉文帝便曾派晁错拜访伏生,向他学习《尚书》。当时,《尚书》虽然躲过了秦始皇焚书,却在战火中受到重创,篇幅不全,晁错此行,也是奉皇帝之命,希望伏生凭记忆把遗失的章节补全。

正因如此,先秦时代的图书虽然经秦始皇焚书和项羽放火之难,但还是保存和复原了不少,这便使得汉代学者修撰先秦历史时,能够找到较为权威的参考史料。顺便说句,司马迁是太史令,能够随意查找官方收藏的书籍,所以,这些劫后余生的珍贵图书,他都可以看到。

司马迁修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不像某些书呆子学者那样,窝在书房里闭门造成,而是将史料和实际调研结合。

比如他撰写《淮阴侯列传》时,便亲自跑到韩信的老家,进行访问调查。韩信的家乡人告诉他,韩信当年穷困潦倒时,便有远大志向,他的母亲去世,没钱安葬,可他是到处四处又高又宽敞的坟地。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并不轻信任何人的一面之词,为了证实韩信家乡人的话,他又亲自跑到韩信母亲墓地观看,发现果然如此。于是他把这段事实记载到了《淮阴侯列传》中。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社会生产能力还比较落后,因而对社会的破坏或改造能力也比较弱,许多古代的遗迹都还能看到。所以,司马迁在参考史料的同时,完全可以根据这些遗迹进行考察、验证,去伪存真。

这些正是司马迁得以创造煌煌巨作《史记》的原因。《史记》虽然不完美,有不少谬误之处,但绝对是最接近真实的记载先秦史料的巨作。《史记》中的不少记载,现在都已通过考古得到证实。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21端午节有什么电影上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由于谦、贾冰、印小天、蒋梦婕领等主演的电影《狗果定理》改档至6月12日端午节期间上映,同期上映的还有胡先煦、邓恩熙主演的《2哥来了怎么办》,张雪迎、辛云来主演的《暗恋》,郑恺、李昀锐主演的《超越》,动画片《你好世界》,爱情、剧情、喜剧、动画片,各种题材都有,你最想看哪一部。《你好世界》导演:伊藤智彦

  • 古代妃子如何争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古代的后宫中,妃子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宠幸是很自然的事,这样怀孕有了自己的孩子才能让自己有地位。很多有心计的女人往往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而那些她们在侍寝过程中使用的办法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在唐朝,有这么一个传说,当时,唐玄宗因为觉得选择妃子侍寝是一件十分麻烦,并且劳神的事情,于是

  • 南大洋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南冰洋也叫南大洋或南极海,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南纬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纬55°-62°间的太平洋的海域。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

  • 日环食如何观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发生日环食时,物体的投影有时会交错重叠。观测日环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眼睛,观测时一定要用减光装置。2021年6月10日,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环食将现身天宇,历

  • 古代犯人为什么要发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古代犯人经常会被发配到边疆,充当苦力或者是士兵,忍受着正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被发配的人不但要劳其筋骨,而且要苦其心智,但这一切并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作为一种惩罚。因为古人的乡土情节是最为浓烈的,讲究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客死异乡是最大的悲哀,尤其是在边疆的荒凉之地,

  • 筋膜黏连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在临床上病人发生筋膜粘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病人的局部筋膜受到外力后导致筋膜出现血肿,没有及时吸收可以形成粘连。慢性劳损也可以导致筋膜出现炎性渗出,有炎性改变,也可以产生粘连,出现无菌性炎症。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采取保守治疗,需要病人减少负重活动,注意局部保暖,可以在筋膜粘连部位给予常规的热敷处理,进行传

  • 锦衣卫都穿飞鱼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飞鱼服至,绣春刀现,血光冲天。”近年来,在各类影视剧的渲染下,作为明朝三大特务机构之一的锦衣卫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而飞鱼服、绣春刀似乎成了锦衣卫的标配。这些锦衣卫成员,不管官职如何,都是飞鱼服、绣春刀,虽然从视觉效应来说,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情趣。其实,这是影视剧带给观众的一种误导。在真正的历史中,飞

  • 锦衣卫在现代是什么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最近迷上了一部电视剧,《锦衣之下》。追剧的时候,我突发奇想,锦衣卫这个岗位,放在现代企业中相当于什么部门,拥有什么职责?要知道这个问题的档案,我们首先要去了解锦衣卫的前身今世。锦衣卫的初身是“拱卫司”,由朱元璋设立。然后经过一系列发展,到了洪武十五年,改置为锦衣卫。在锦衣卫还是拱卫司的时候,它就是个

  • 古代女子守寡后怎么度过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女子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尴尬,而且守着太多的条条框框,特别是宋元以后,程朱理学兴盛,贞节牌坊流行,对女子贞洁的推崇无疑是更加加重了这一风气。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守寡的女子过得尤为难过,他们虽然也有一些选择,但每种都不好过。下面就介绍一下古代女性守寡之后的几种选择。第一种是改嫁。在古时改嫁是很难得,且

  • 刽子手行刑前喷口酒到底有啥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信各位在看古装剧时,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就是死囚被判砍头,押往菜市口执行,边上那个动刀的刽子手在一切安置完毕后,准备刀起头落之前,都会拿上一坛酒,大口喝下含在嘴里,对准行刑的砍刀这么喷上一口。喷完之后,手起刀落,死囚人死灯灭。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古代刽子手在砍头之前,都喜欢含一口酒往刀上喷?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