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如何对付蚊子

古人如何对付蚊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02 更新时间:2024/3/19 22:35:33

炎炎夏日,暑热难消,除了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方法外,蚊虫的叮咬更烦人。那么,想不想知道古人是如驱蚊的?

庄子曰:"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意思是,蚊子咬得庄老先生一晚上都睡不着觉。北宋欧阳修在《憎蚊》中说:"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可见,蚊子给古人带来的困扰着实不小,既然如此,古人对于灭蚊,也是煞费苦心的。请听蒲松龄的《驱蚊歌》,"炉中苍术杂烟荆,拉杂烘之烟飞腾。安得蝙蝠满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驱蚊歌》中,讲述了古人驱蚊的做法。

起初,人们只是用湿土虚掩点燃的枯枝树叶,用其产生的大量浓烟来熏跑蚊子,可这种方法在院子里乘凉时用一用还可以,若是在屋子里也这么搞,怕是在熏跑了蚊子的同时,自己也无处躲藏了。后来,人们发现用蒿草、艾草等燃烧产生的独特气味来熏蚊子的效果不错,不仅可以驱蚊,产生的烟雾也不多,于是,备受喜爱的"燃火绳"便产生了。

再后来,有了"蚊厨"。所谓"蚊厨",便是蚊帐的雏形。唐代诗人元稹用一句"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为躲避蚊子进入蚊帐,却又不堪闷热而将蚊帐卷起的情景。由此可见,此法虽可与蚊子"保持一定距离",但夏天本就闷热难耐,再弄个纱帐遮起来,那滋味可想而知。

不过在清代的沈复看来,蚊帐中却是乐趣无穷:"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他竟然将蚊子诱入蚊帐内,再用烟喷其取乐,此举虽然不太厚道,但在烦闷的夏夜想到此法解闷儿,倒也有趣。

要说古人最有"技术含量"的,恐怕要数灭蚊缸了。这种"神器"取法自然、环保低碳,甚至还能在家居内室享受到一番野趣,可谓一举多得!如此神奇的灭蚊利器,其制作却是相当简单:在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里养上一些青蛙即可。

蚊子喜水,不仅需要解渴,而且还必须在水里产卵以繁殖后代,如此一来,盛水的大缸便成了最吸引它们的去处。而它们一旦靠近,便会被缸中的青蛙一口吞下,如此水诱、蛙捕,便成就了灭蚊缸的神奇!

古人驱蚊,更注重清理源头。蚊子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繁殖,所以家中要想从根源防蚊,首先清理积水,阳台上花盆的底盘、洗衣机底下的积水、饮水机的水盘、花瓶、卫生间里的肥皂盒等。因此,给家里做个大扫除可有效防止蚊虫滋生。接下来,还可使用驱蚊草、燃艾蒿、挂香囊之类的方法。

先说驱蚊草,为了防止蚊子的骚扰,古人通常会在家里养一些有特殊气味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藿香、紫罗兰、凤仙花、夜来香等,这些花草散发的气味不仅能驱蚊,而且还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再有燃艾蒿,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句中描述了用扇子驱赶蚊子而不能,进而改用艾蒿来熏。用艾蒿燃烧驱蚊在民间很常用,和我们今天使用蚊香同理。还有挂香囊,香囊中的药材有驱赶蚊虫的功效。如藿香、薄荷、茴香、紫苏、菖蒲等。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让人在炎炎夏日倍感舒适,还能驱除蚊蝇。

另外,古人很发现,吃大蒜后,人会分泌一种味道,蚊子就会躲得远远的。而且,吃大蒜前,最好先将其切成薄片,放置15分钟,驱蚊效果更好。还可以将大蒜切片,放在窗口或在纱窗上涂抹,可阻止蚊子进入室内。黑胡椒也具有明显的驱蚊虫功效。平时可以将其撒在窗口、门口或是花盆边缘,防止蚊虫滋生和入侵。

总之,古人驱蚊,虽然不如现今"高科技、上档次",但他们却取材自然、想法奇妙,在有效驱杀了蚊子的同时,还能从中找出几分乐趣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考古学家最怕挖到鸡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考古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小心的事情,毕竟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就是再考古的过程中弄坏东西。但是有这样一种东西,是考古者都非常怕发现的,那就是鸡蛋!为什么考古者都害怕发现鸡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我国在考古的古墓当中发现了不少鸡蛋,一般能发现鸡蛋古墓其实都是规模宏大的古

  • 国本之争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月开始,满朝文武为了使出身低微、不受宠爱的皇长子朱常洛能被立为太子,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廷杖或降处的沉重代价,前后苦争了15年,此后又护卫了19年,朱常洛最终继承了帝位。史称“争国本”。明朝到了万历时,皇权已经萎缩。皇帝的旨意需要由内阁安排人去执行,假如内阁认

  • 国本之争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原为他与宫女王氏在偶然之下所生的,明神宗因为朱常洛为宫女所生,所以不喜欢他。王氏原为慈宁宫宫女,在万历九年(1581年)的某一天,明神宗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当时太后不在,王氏端水让他洗手,他一时兴起,就宠幸了王氏,按规矩,在私幸之后就该赐一物件给王氏,作为临幸的凭证,但由于王

  •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明神宗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政治危机。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

  • 2021年6月13日:杨怀定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杨怀定,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2021年6月13日凌晨,杨怀定去世,享年71岁。杨怀定,祖籍江苏镇江,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

  • 高仙芝远征小勃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世界的屋脊,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的青藏高原了。由于高海拔空气非常的稀薄,一般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到了那里就会出现眩晕、呼吸苦难等一些高原反应。在这种环境下,别说穿着一身盔甲是打仗了,就连走路都是上气不接下气的。可以说高原就是战争的禁区。然而在1300年前的唐朝,安西军大将高仙芝却

  • 古代潼关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潼关是中华十大名关中,排名第二位的关卡,因其地理位置险要,历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潼关这个地方,也有人去游玩过,那么潼关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你知道吗?函谷关失去自己的功能之后,潼关就做了代替,就有了潼关,历史上第一次记载潼关这个地方,是东汉末年,曹操和马超两人的战争,曹操

  • 中国古代九大禁卫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一个早就名声在外的古代组织“禁军”,也可被称之为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或是御林军等等。禁军是只属于皇帝的军队,职责就是保皇皇宫以及皇帝的军队。禁军的等级相当于如今的【宪兵】或是【保镖部队】这样的组织。禁军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朝时期便设有常备军由周天子直接管辖,号

  • 皇宫有多少禁卫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保卫国家领导人的条例叫皇家禁卫制度。古代皇帝的个人居住与办公地,称为“禁地”,故其警卫人员称为“禁卫”,警卫部队称为“禁军”。后来禁军就成为封建时直辖属于帝王亲军,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 轻食热量更低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轻食”并非某些特定的食物,而是一种餐饮方式。主要通过凉拌、水煮、清蒸等方法烹饪,为食用者提供低脂肪、低热量、低糖分,且高纤维、高饱腹感的食物。追求的是简单、均衡、健康的饮食理念。那“轻食”是不是真的比传统食物能量低呢?其实不是。轻食热量更低吗现在,“轻食”进入了很多人的餐桌。各种沙拉,还有水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