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人夏天穿短袖吗

古代人夏天穿短袖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80 更新时间:2024/3/7 6:31:42

热风袭来,越吹越热。热到路面滚烫,躲到大树底下也不管用,热到没朋友……还好有空调、电扇!出门呢?能不能来一件自然、舒适、潇洒又不失庄重之感的衣服?你好!我叫半袖、T恤,我们专治酷暑。问题来了。古人是怎么熬过夏天的???

我们都知道汉服有三大特征,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广袖。你确定不是:抽烟、喝酒、烫头。

褒衣广袖由来已久。一直以来,大家都这么穿,无论春秋冬夏。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尝试着穿短袖(半臂又称半袖),但是,半臂不能贴身穿,怎么办?迫于褒衣广袖的压力,谁都不想强出头。

某个夏天,一个特别热的夏天,褒衣广袖似乎舞不起来了,喜欢标新立异的魏明帝曹叡突发奇想,穿半袖(半臂)出来逛逛,不想被多事的大臣教育了一番。

《晋书·五行志》记载,曹叡,经戴着绣帽、披着缥纨半袖,不修边幅地接待臣子。有位叫杨阜的大臣,性格十分耿直。

杨阜实在忍不了,就上奏皇帝:“您穿的半袖,符合哪家子的礼仪?”性格暴烈如魏明帝者,听了杨阜的呛声,也只能默然无语。由此可见,那时半臂还上不得台面。那又是什么样的历史机缘,让半臂异军突起,受到社会追捧,从而占据一席之地呢?

当半臂遇见大唐,开始走融合。大唐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胡服化”,士族与庶族开始流行半臂。大唐的那个夏天,在不夜的长安城逛街,灯火辉煌点缀着路人的脚步,一场不自觉的时装秀惊艳了时空。

文献记载,唐代纺织业发达,有大量的织锦出土,在新唐书里面还出现过“半臂锦”,一种专门用于半臂的织物。虽然从出土实物中可以看出初唐和盛唐时期,半臂在上层社会中流行,《旧唐书.舆服制》有“女史则半臂襦裙”。

唐代半臂主要和长裙一起穿着,一般穿在外衣之上,也有穿在中单上的,唐半臂的初期的半臂窄小贴身,低领口套头的居多,而在武则天统治的末期,半臂变更为使用对领的形式,两襟通过系带系结在一起。

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时,有的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今日的短风衣一样。在唐代,半臂更为普及,此外,冬天也可以当“护身马甲”来御寒,起冬暖夏凉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为大唐感到自豪,或许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中可以找到答案。据考证,唐时半臂实物多已不存,只有日本正仓院留下了一些遗珍。

有人戏称日本正仓院唐锦半臂残件曾是唐人爆款服饰。说有一段时间,潮流引爆了当时的贵妇圈,不在襦、衫外加一件鲜艳华美的半臂,都不好意思出门。日本正仓院藏的彩绘狮子花鸟纹半臂,上面的花纹可见浓重的日本本土特色,但款式与唐无异。

到了代,半臂依然是一种时尚的穿着,但已经不属于常服之列,男女老少没事的时候都可以穿。南宋曾三异《同话录》载:“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裹,或其中用绵者,以紫皂缘之,名日貉袖。”说的就是半臂。

半臂,从汉魏时期走来,流行于大唐,宋元时期开始转型,半袖、T恤算是华丽的转身。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人如何对付蚊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炎炎夏日,暑热难消,除了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方法外,蚊虫的叮咬更烦人。那么,想不想知道古人是如何驱蚊的?庄子曰:"蚊虻豽肤,则通夕不寐矣。"意思是,蚊子咬得庄老先生一晚上都睡不着觉。北宋欧阳修在《憎蚊》中说:"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可见,蚊子给古人带来的困扰着实不小,既然如此,古人对于灭蚊,也是煞

  • 为什么考古学家最怕挖到鸡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考古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小心的事情,毕竟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就是再考古的过程中弄坏东西。但是有这样一种东西,是考古者都非常怕发现的,那就是鸡蛋!为什么考古者都害怕发现鸡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我国在考古的古墓当中发现了不少鸡蛋,一般能发现鸡蛋古墓其实都是规模宏大的古

  • 国本之争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月开始,满朝文武为了使出身低微、不受宠爱的皇长子朱常洛能被立为太子,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廷杖或降处的沉重代价,前后苦争了15年,此后又护卫了19年,朱常洛最终继承了帝位。史称“争国本”。明朝到了万历时,皇权已经萎缩。皇帝的旨意需要由内阁安排人去执行,假如内阁认

  • 国本之争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原为他与宫女王氏在偶然之下所生的,明神宗因为朱常洛为宫女所生,所以不喜欢他。王氏原为慈宁宫宫女,在万历九年(1581年)的某一天,明神宗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当时太后不在,王氏端水让他洗手,他一时兴起,就宠幸了王氏,按规矩,在私幸之后就该赐一物件给王氏,作为临幸的凭证,但由于王

  •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明神宗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政治危机。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

  • 2021年6月13日:杨怀定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杨怀定,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2021年6月13日凌晨,杨怀定去世,享年71岁。杨怀定,祖籍江苏镇江,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市场上炽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

  • 高仙芝远征小勃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世界的屋脊,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的青藏高原了。由于高海拔空气非常的稀薄,一般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到了那里就会出现眩晕、呼吸苦难等一些高原反应。在这种环境下,别说穿着一身盔甲是打仗了,就连走路都是上气不接下气的。可以说高原就是战争的禁区。然而在1300年前的唐朝,安西军大将高仙芝却

  • 古代潼关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潼关是中华十大名关中,排名第二位的关卡,因其地理位置险要,历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潼关这个地方,也有人去游玩过,那么潼关在古代,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你知道吗?函谷关失去自己的功能之后,潼关就做了代替,就有了潼关,历史上第一次记载潼关这个地方,是东汉末年,曹操和马超两人的战争,曹操

  • 中国古代九大禁卫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一个早就名声在外的古代组织“禁军”,也可被称之为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或是御林军等等。禁军是只属于皇帝的军队,职责就是保皇皇宫以及皇帝的军队。禁军的等级相当于如今的【宪兵】或是【保镖部队】这样的组织。禁军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朝时期便设有常备军由周天子直接管辖,号

  • 皇宫有多少禁卫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保卫国家领导人的条例叫皇家禁卫制度。古代皇帝的个人居住与办公地,称为“禁地”,故其警卫人员称为“禁卫”,警卫部队称为“禁军”。后来禁军就成为封建时直辖属于帝王亲军,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