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荔枝病是什么

荔枝病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13 更新时间:2024/2/16 3:50:09

“荔枝病”指的是大量食用新鲜荔枝之后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是一种低血糖病,严重者会突然昏迷、惊厥、血压下降,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荔枝含糖量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消化道不适、低血糖,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休克。此外,空腹吃荔枝会导致血糖下降。成人一天荔枝摄入量不超过10颗,儿童不超过5-6颗。口腔溃疡、便秘、血糖有问题的人不建议食用。

荔枝是一种高果糖食物,人体在空腹或者短时间大量进食荔枝后,果糖不能及时转化成葡萄糖,同时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分解血糖,从而导致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因此,幼小的儿童以及糖尿病患者要谨慎进食荔枝。

“荔枝病”也叫“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症”,发病人群以4—11岁的男童较为多见,表现为头晕乏力、抽搐、呕吐甚至昏迷,如果不及时救治的话,可在数小时之内危及生命。

“1岁以内小孩子尽量不要食用;1至4岁少量食用荔枝果肉,不要空腹食用,建议餐后半小时才进食;吃的时候不要贪吃,一般建议一次不要超过10粒。”

六月份大概是吃荔枝最合适的月份,主要的品种几乎都会在这段时间里轮番上市,比较晚的品种会一直延续到七月中旬。

很多人都有一个“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艺之心,这不奇怪,谁让这是苏大文豪的作品呢。但是,如果真的这么海量地吃荔枝,有时候会感觉越吃越饿。这就有些奇怪了,荔枝明明很甜,又不是传说中的消食片,怎么能吃不饱呢?

如果你也有过这种情况,那就需要注意了,因为你可能患上了“荔枝病”。所谓的荔枝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就是低血糖,并且是因为吃的荔枝太多导致的。这绕来绕去的,很让人摸不到头脑,我们还是从头捋一下。

荔枝确实很甜,所以才这么好吃,而且这种甜味不是人工添加的什么甜蜜素,而是荔枝中的糖分天然形成的风味。

化学上“糖”的定义是非宽泛的,我们今后再表。但是血糖的糖就很狭义了,它指的是葡萄糖。换句话说,在血液中,只有葡萄糖的浓度高低才会被作为指标,它是身体直接消费的能量物质,影响了很多代谢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

其他的一些糖,在身体中往往也会转化成葡萄糖,然后才能被身体使用。比如淀粉,按照化学定义,它属于一种多糖,可以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所以高淀粉食物,像什么米、馒头之类,往往也是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我们最常吃的糖是蔗糖,蔗糖会在身体里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果糖最终也会转化为葡萄糖,所以蔗糖也会很快提高人体的血糖。

平时吃的很多水果同样也是高升糖食物,因为它们的糖分也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荔枝也位列其中。

荔枝含有非常丰富的果糖。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说,葡萄糖果糖可以说是亲哥俩,它们的元素比例完全一样,结构也大差不差。打个比方来说,葡萄糖在头上包了一条头巾,果糖就是把这条头巾围在了脖子上而已。

所以在酶的催化下,果糖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无非就是把围脖移到脑袋上罢了。对于这样的两兄弟,身体机制早就见怪不怪了。葡萄糖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因为果糖和葡萄糖这关系,当身体突然摄入果糖的时候,胰岛素也会开始分泌,尽管胰岛素并不能消耗果糖,只会消耗葡萄糖。

这当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保护机制,但是问题在于,胰岛素是个闲不住的分子,它会非常勤劳地消耗葡萄糖。所以,吃的荔枝过多,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果糖还没来得及转化为葡萄糖,但是胰岛素却已经把血液里的葡萄糖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也就是荔枝病的简化机理了。当然,实际过程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就没必要越俎代庖去深究了。

所以,荔枝虽好,但不能多吃,这样真的会有危险。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天降陨石有哪些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陨石的坠落,这是一种非常美丽雄伟的自然现象,早在古代就已经非常的吸引人了。根据古代典籍上的记录,这本典籍从中国夏朝的时候就开始记载了,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了,在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陨石雨的记录了。在春季和秋季以及民族时代,都有陨石坠落的记录。《春秋》记录:鲁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

  •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上官婉儿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女子了,她不仅在文学上非常有才,在政治上更是以女子之身掌管宫中制诰,是历史上有名的“巾帼宰相”。其一生可谓是历经波折,大起大落,巾帼不让须眉,但是也受到后人颇多争议,那么唐朝这位有名的奇女子最终结局如何呢?她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所谓女宰相之说

  • 古代十大世家大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门阀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因为种种社会原因而产生的怪胎,一个集知识、权威、名望、人脉、财富甚至兵权于一身的恐怖存在,在中国历史上素有无千年王朝、而有千年世家之说今天我们就来盘

  • 2021年6月20日:王运庆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王运庆,曾担任《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三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一季》《新相亲时代》等节目导演。2021年6月20日晚,王运庆去世。6月20日晚,孟非工作室发文透露,《最强大脑》导演王运庆去世:“音容宛在,王运庆导演一路走好! ”据悉,王运庆是国内著名的综艺节目导演,曾位列中国综艺制作人TOP权

  • 古代门阀世家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在看历史书时,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个词士族,所谓的士族,就是经学传家的世家大族,按照现代的话来说,便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学识是士族的基础,有了知识才可以入朝为官,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士族起源于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士族尤为兴旺,在看相关历史时,也总绕不开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学术风气十分浓厚。而我们所说

  • 中国有没有传承千年的世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世家贵族这个词大概在人类有社会起就慢慢形成了,在我国古代很常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真正能传承到现在的却非常少,周朝姬氏、唐朝李氏、明朝朱氏都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因为朝代的更迭、战乱的频发、世事的变迁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反倒是那些历史比我们短的,比如日本和英国,都有着传承千年的世家。那么这里大家可能会

  • 世家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在普通中国人的认知中,中国帝制时代是被“中央集权”所定义的,而中国历史上的门阀大族,在历史记忆中往往被简约成了“旧时王谢堂前燕”,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插曲而已。如谭凯的绪论所言,《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一书聚焦于唐朝,“中古中国的门阀世族如何在中唐时期重要的政治和制度变迁下,依然维持其影响力;以及为

  • 上官婉儿嫁给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似乎很少听说上官婉儿有丈夫的,上官婉儿一生都在皇家,她虽然不是皇室子女,但是武则天十分欣赏她的才华,将她留在身边,成为了一名女官。但其实,上官婉儿是有丈夫的,也许是因为上官婉儿本身的其他经历已经十分吸引人,很多人的关注点也都落在了上官婉儿的其他方面上,对于上官婉儿的其他方面,也就没怎么关注过了。上官

  •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背叛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咱们中国历史上的唐朝,那是一个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不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武学方面,在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在文化高度发达的唐朝,女权得到了释放,这是一个女权地位至高无上的时代。在这一时期除了我们非常熟知的女皇武则天之外,还有这许许多多走向政坛的女人。例如武则天身边一个比较厉害的女人—上

  • 上官婉儿墓志铭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上官婉儿作为我国古代唐朝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才女,她的一生也算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而上官婉儿身在皇宫之中,是无可避免会参与到皇家之间的各种争斗当中来的,武则天、太平公主、李隆基,这些人都对上官婉儿的人生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在人们发现的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当中,也发现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讯息,而这些内容却是不